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观与武英于姚家川同样被袭,但他们运气比较好,西夏军队正在全力对付任福,正好渭州都监赵秉奉韩琦的急令率领两千两百名骑兵从这里经过,增加了他们实力。但激战两个多时辰后,寡不敌众,宋军阵地摇摇欲坠,武英劝通判耿傅逃跑,我是武人,兵败当死,君是文吏,无军责,为什么要与英同死。耿傅没有答话,继续指挥手下与西夏军队继续击杀,最后壮烈牺牲。
当天好水川没有生还者,姚家川却逃出来一千多士兵,幸运的找到一段当地居民房屋残墙,倚墙放箭,坚持到宋朝援军王仲宝到来,才得生还。这一战任福、王珪、武英、桑怿、赵律、耿傅、李简、王庆等两百余将校无一生还,一万多名将士壮烈牺牲,比三川口还要惨烈。战斗结束,张元在一个寺庙里留下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大夏国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题。
战后,韩琦将责任一起揽在自己身上,但夏竦派人清理战场上,从任福身上搜到韩琦的手令,又从姚家川生还的士兵嘴中得知战斗真相,替韩琦说了公道话,与韩琦无关,是任福擅自行动,导致大败。
接着孙全彬便来杭州宣旨。
“好惨。”江杏儿说道。
崔娴却气愤的说:“难怪朝廷让官人为副相,原来是想让官人顶替韩琦。”
“娴儿,休得胡说。”郑朗摆手道。
当年郑朗说三年的时间,不是考虑好水川,也不是三川口,两战虽败,败而犹荣。没有这个失败,朝中的群臣就无法清醒。
可是接下来一败不能再发生。
定川砦。
前两战虽输,可圈可点,这一战败得太耻辱了。
所以有这三年之约。但战争需要钱帛支持的,没有庞大的财富,朝廷更缺少开战的勇气。
他去西北,也未必比韩琦做得更好,但有一些先进的理念,最少将定川砦之败阻止。
既然朝廷想让自己去西北,也到了离开杭州的时候。
消息迅速传了出去。
第二天城中几十名商户联手而来,对郑朗说道:“府尹七月而来,应七月而离,不当三年之期未满,便要离开杭州。”
有些人舍不得。
也是关系到他们切身的利益。
杭州眼下一片大好,好到他们无法想像的地步。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地方官员也是如此,换了一个知府来会带来什么变化?他们不相信,会有其他的官员比郑朗做得更好。
“难道你们还不满足吗?”
“我们很满足,可是舍不得府尹就此离开。”
“当今西北危机重重,皇上召我回京,我怎能不回京呢?杭州事务,我早就布置好了,朝廷也有意选一名能干的宰相前来出知杭州,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郑朗说了一半,看自己奏折会不会起作用,让陈执中来杭州,不会出问题。如果让张观来杭州,未必能顺利将杭州接手好。
几十个商户相对无言。
就算学习太平州,发起百姓对郑朗挽留,一次会起作用,两次还能起作用么?
相比于杭州,如今西北对国家更重要。
从私人感情来说,郑朗此次是枢密副使,不能为了自己这些人,不让人家做宰相。
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宰相其实接得有点儿烫手。
消息扩散,许多百姓请求郑朗留下。不过给他们的时间不多,朝廷的第二道诏书飞快地下到杭州。
先是尹洙听说任福兵败,西夏人寇刘Пの赐耍苫非炻范技嗔跽始盖Ь⒆渫粗粒飨娜送巳ァO鸟档酪ㄉ米杂帽低ㄅ绣┲荨�
应当来说,此时夏竦还没有那么腹黑。
知情不明,尹洙调兵擅动,弄不好,又让西夏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吃下去。一败罢,再罢,夏竦也不好向朝廷交待。
朝廷又诏诸路明示招纳,使贼骄怠,暗中布兵深入讨击。让范仲淹看士气是勇是怯,如不畏懦,即可驱策前去,乘西夏主力军队在天都山,还没有返回国内,出兵横山,乘机立功。
范仲淹说,任福勇于战斗,贼退便追,不依韩琦指踪,因致陷败。此皆边上有名之将,尚不能料贼。今之所选,往往不及,更令深入,祸未可量。以臣所见,延州路乞依前奏且修南安等处三两废寨,安存熟户并弓箭手以固籓篱,俯彼巢穴。它日贼大至则守,小至则击,有间则攻,方可就近以扰之,出奇以讨之耳。
似乎也有理,于是兵不复出。
但朝廷为难了,战不得,和不得,怎么办?
郑朗受职,赵祯大喜,立即让陈执中代替郑朗知杭州府,至于用陈执中还是张观,无所谓了。
然后诏郑朗率领那几百个番兵,速来京城赴职,不用等陈执中交接。
四儿这一回终于知道枢密副使不是那么好当的,抱怨道:“为什么要这么快?”
“四儿,官人快点就快点,是陛下下的诏书,做为臣子,要依诏行事。”崔娴说道。
“大娘子……”
“你难道让官人离开时,百姓又空城夹道相送?”
“为什么不能?”
“官人资历浅,虽有政绩声望,然而声望与政绩越高,又入主东府,忌惮的人越多。何必非得百姓夹道相送?”
“唉,你越来越……”郑朗看着妻子,很无语。
“官人,我不反对你去西北了,但这次听我的话,立即带着那几百番兵离开杭州,越快越好,不让百姓听到风声。”
“我们怎么办?”环儿问。
“官人离开后,我们收拾行李,乘船在后面赶往京城。”崔娴说道。这几年她一直想郑朗回京担任京官,终于担任京官,还是枢密副使,可这个京官让她十分不爽快。
“依你吧。”郑朗说。
反正要离开杭州,于是下令将那七百几十个女真人带到杭州城。又与李颜做了交接,虽诏书里让他急速回京,好水川之战,让赵祯心寒了,此时是战是和,朝廷久而不决,所以赵祯很急切的让回京城去,看自己能不能替他出一个主意。
但交接是一道程序,必须做一个样子,先与李颜交接,再从李颜手中交接到陈执中手中。
李颜也惊讶地问:“这么快就走啊。”
“好水川我军又败了,死了一万多名将士。”
“又败了?”宋朝为了让官员了解吏治,时常将一些大事印成邸报,发往各地官员手中。不过此时好水川之战的邸报还没有下来,李颜并不知道。
“又败了。”
“怎么总是失败?”
“也有胜利。”
“胜少败多。”
“不得乱说,国家承平已久,初战皆不懂,以后就会变好。杭州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陈相公不日就来杭州,这段时间我还是能看住杭州的,大不了萧规曹随。”
郑朗心里想,你可不是什么曹参,不过杭州经过去年的规划,大模样已经有了,只要不是太昏庸,杭州此时也不会出大问题。
交接完,骑上小青,来到城外的军营。
此时军营里好奇的围着一些百姓,在观看王直带领这些蕃兵操练。
郑朗说道:“王直,走吧。”
王直与这些蕃兵十分熟悉,于是郑朗让杨八望去了倭奴国,让王直跟随自己去京城。
百姓还不知道,以为郑朗率领这支军队去做什么呢。
直到郑朗离开第二天,才听到郑朗已经离开杭州的消息。先是莫名,后是追悔莫及。
一路马不停蹄,到达东京。
前面将这群蕃兵安扎到军营里,后面就让赵祯召到宫中。
还是设了一个小型的餐宴,席间坐着两个女人,都认识,一个是曹皇后,一个是苗贵妃。
行礼后,赵祯说道:“朕听说你第二个孩子也是一个女孩?”
“是,陛下节哀顺便。”
赵祯的儿子赵昕前些天病死了,两人有些同病相怜,郑朗两个孩子全是女儿,赵祯生孩子的能力超过郑朗,可不得久活。
郑朗说完,看了看赵祯又看了看苗贵妃,赵祯面容憔悴,苗贵妃更憔悴,怀着抱着福康公主,眼泪汪汪。
“郑卿,你相信有天道吗?”
“陛下,臣不知道。”
“难道朕上世……”
“陛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真要有报应之说,陛下上一世也是好人,否则怎么可能成为九五之尊?”
但两人没有在子女事上多说,赵祯转换话题,说:“好水川又败了。”
“陛下,虽败犹荣。”
“就不能胜?”
郑朗一阵沉默,此一战,范仲淹有错,上了元昊的当,好水川之败后,范仲淹还没有清醒,继续与元昊议和。全然不知道自己被元昊耍了。
韩琦也有错,虽说他的安排看似没错,然而骄傲自大,妄图以一路之力,击败西夏。这种自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