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冯翊今日的辖区,就在同洲,合阳一带。
李重九大军前锋抵达同洲,同洲城已是一座空城,城中居民尽去,连粮秣也不见分毫。而左近的合阳也是一般,赵军前锋抵达后,发觉也是一座空城。李世民连合阳和同洲都不守,显然是要放弃二城了。
“这是要坚壁清野啊!”
赵军众将也是久经沙场,一下认出了李唐的套路。
“李世民难道真的是要坚守在长安,等我们决战?”
这时候赵军不少大将也是动摇了,向李重九劝诫,要等候西路军的行踪,再作决定,否则就真是孤军深入了。当然更多的大将却认为,李世民根本没有余力击败西路军,若是畏惧不前,反而失去了夺取长安的机会。
李重九当下没有停止进军,而是亲自率人马继续前进。
一日之后,赵军兵马前锋抵达泾阳,而泾阳距长安仅四十里。
沿途村庄皆无,但见地里的禾苗都放在那,却无人耕种,李世民竟是将黄河以南十数县百姓尽数搬空,这是真正坚壁清野,断绝了赵军渡过黄河后,任何补给来援。
大将单雄信提议,再派一军守同洲,加强对粮道的保护,否则一旦粮道被切断,十五万赵军不需五日,就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李重九听了答允派单雄信率两万五千人马,镇守同洲,三原县,以策后路安全。
不过大军抵达泾阳后,终于看见了唐军驻守的兵马。前方探马回报,泾阳城防守严密,无法查探。
李重九得知后,又派大将柯木伦率两千人马,从渭河上的中渭桥通过,往长安城下查探。
不过半日后,风尘仆仆地的柯木伦返回大帐。
李重九见柯木伦如此问道“你与唐军接战了吗?”
柯木伦抱拳道“是的,陛下。”
原来柯木伦的两千骑兵,从渭水之上,渡过中渭桥,绕来到长安西面的横门。
刚抵达城下,就遭到唐军骑兵伏击。唐军骑兵有三千之众,不过一场厮杀,柯木伦反而击退了唐军骑兵,全身而退。同时柯木伦回报长安城头,旗帜无数,城头上满是士卒披甲守护。
听到柯木伦回报的消息,赵军众将顿时都是心安了,原来唐军主力哪也没去,就镇守在长安。
“好个李世民,真的要固守长安与我们一战吗?”
“不可能,长安城池虽然高大坚厚,但是周长三十几里,唐军士卒就是一里上驻守个三千人马,也是守不过来。”
“什么话,唐军或许只要守皇城就好了。王世充当年守洛阳也不是这样,李唐围攻了半年都没有拿下来。”
“那么你说,唐军要坚守长安,与我们一战吗?”
“是啊,不过也不怕,我军粮道虽长,但若是分兵攻破了潼关,从洛阳那运粮就方便多了。”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长安唐军军情道了个七七八八的。
李世民会学王世充,固守长安?李重九是一万个不信,自古以来,没有外援,就没有必守之城。当年王世充死守洛阳,是相信李重九会从河北率军去洛阳救他,这才咬牙坚持了半年。
而今日李世民困守长安,又去指望哪里的人马来救他呢。
至于军粮消耗,围困长安城二十万大军足够了,以赵国现在的粮草储备,从洛阳运粮,围困长安城个一年绝对没有问题。
李重九道“不必争论了,朕要亲临城下,一探长安虚实。”
众将听了都是诧异,然后一并道“末将愿率部与陛下一并。”
李重九摆了摆手道“不必这么人多势众的,只要朕的廷卫军与朕一道就可以了。”
“这怎么可以?”
“陛下人马太少了,若是长安唐军主力出击如何是好。”
李重九摇了摇头,拒绝了部下建议。
次日,李重九率五千廷卫军,亲至长安城下。
雄伟的长安城城墙竖立于面前,历史记载长安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周长36。7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池。与之相比,东罗马帝国引以为傲的君士坦丁堡,只配作长安城的卫城。
在国内这长安也远胜过王世充驻守的洛阳城,那时洛阳城城周也不过十几公里。
所以要李重九相信,李世民是准备固守长安城,与赵军在城下决战,是根本不可能的。三十六公里的城墙,怎么守得过来。
不过李重九今日一来,就是一探长安城虚实。
李重九先率兵马从中渭桥渡过渭河,在长安北面一带徘徊。自己与姬川,张玄素,虞世南在马上对着长安城城墙指指点点,一派指点江山的模样。而李重九身后明黄色的龙旗,早令长安城上的唐军士卒知道是赵国皇帝亲自驾到。
顿时城头上旗帜舞动,大批披着铠甲的唐军士卒,在城墙上行动,并架起弓弩严阵以待。
李重九初时见城上唐军人多,不由惊讶,仅仅一处城墙上就有这么多人马,若是长安城各处都是这样,那么李世民的主力,真是屯驻于在长安城城内。
李重九心底虽是怀疑,但面上却是谈笑自如,随即与部下一并骑马绕城而走。李重九从长安城北,纵骑至长安城城东而去。
城东之处,乃是灞水,泾水和渭水交横之地。前方横跨灞水的就是传闻中的灞桥。
李重九策马与张玄素等人一并临于灞桥之上,以马鞭指着城头上谈笑,同时观察着城上唐军动向。但见不久城墙上,一队队的唐军士卒,从远方调来。
兵马竟也有好几千士卒。
见之一幕,李重九一旁的姬川和虞世南,皆是低声道“陛下,看来唐军主力就在长安城城内,否则不可能调动如此迅速,这倒是令我们虚惊一场。”
李重九听了摇了摇头,随即突然策马朝城墙下前奔。
“陛下!”
“陛下!”
姬川,虞世南等人都是惊呼。李重九亲自策马逼近城下,万一中了什么流矢如何是好。
但见李重九轻骑往前,至城下两百步之处,从马鞍旁掏出一弓,勒马半停。然后李重九张弓拉箭,朝城头上一箭射去。城头上唐军不由惊讶一呼,纷纷举盾或者是弯身闪避。
但却听见城下赵军突然一并欢呼。
唐军放下盾牌看去,但见悬挂在城楼一面绘着唐字的旗帜,缓缓从城头上,显然是被李重九一箭射落。
赵国三军尽数欢呼!
城头上的唐军不由气恼,纷纷拔箭还击。
李重九这时候策马已回,转头看向唐军,但见唐军士卒还击,弓力疲软,多是射到半途坠落。但是士卒犹自不知仍是拼命朝城下射箭,直到一人喝停,众士卒这才停手。
李重九见此点点头,心底有数,当下勒马返回。
虞世南,姬川,张玄素三人都是率领廷卫军人马赶上。
虞世南道“陛下,一箭射落唐军旗帜,足以摄破唐军之胆,一箭之后,长安今夜百姓无人敢安枕矣。”
听了虞世南的夸赞,李重九将弓一放,不由哈哈大笑道“当年朕千军万马,一箭射伤始毕可汗,今日这不算什么。”
李重九话音刚落,一旁姬川道“陛下,不可再如此轻身犯险了,阵前斩将夺旗,此不过是匹夫将勇,如何是赵国的皇帝呢。”
听姬川直言,李重九笑而不语,这时候一旁张玄素才缓缓道“陛下英明,这一箭已试得长安城下虚实了!”
张玄素一眼,姬川,虞世南都是大惑不解。
这时候长安城头,一名穿着直袍的书生走到城楼上道“城下莫非是赵国天子吗?在下房玄龄在这里有礼了!”
李重九听了不由抬起头看去,但见对方四十余岁,手持折扇,气度从容。
李重九道“朕在幽京时,久闻秦王幕僚之中,房谋杜断。今日一见先生,实不虚此行,只是不知另一位杜先生在哪里?”
房玄龄听了李重九这么说,脸上浮出笑容,显然是因为堂堂赵国皇帝,都听过自己名声而感到高兴。不过房玄龄笑着道“陛下好心机,莫非是借着问杜先生,揣测吾主身在何处吗?”
李重九哈哈大笑道“房先生这么说,就太小看朕的气量了,朕早已确定,此刻李世民并不在城中,那么杜如晦必是随驾而去,对吗?”
房玄龄脸上皮笑肉不笑道“陛下不用再故意试探了,房某不是三岁小孩,不会被陛下套出话来的。此来城上不过是为了一睹陛下风采,同时有言劝之,陛下兵多将勇,横扫天下本再反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