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遂一起举杯,然后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结束了这顿尚算丰盛的晚餐。林恩原本有意单独找冯·梅恩男爵谈谈,谈话足够顺利的话,他甚至打算旁敲侧击地了解一下这位老贵族是否能接受第三帝国的“复活”,但晚餐时的一席话让他觉得这样的谈话应该在两人有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之后再酌情提出。参观荷兰海军基地的信息自是无须向德国临时政府提交报告,冯·巴本和他那些忙碌的政要们就算看到了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倒是可以向帝国大本营提交一份简明扼要的报告——荷兰人不会凭白向昔日的对手交出他们的武器装备,但再一次利用这个国家发展潜艇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应当是可行且具有积极意义的。
荷兰的春天是美丽的,相对于从前那些战斗拼杀的岁月,德国临时政府驻荷兰代办处的日子也足够的轻松。年轻的林恩试着让自己静下心来从身边这些职业或临危受命的外交官们身上学习一名职业军人通常缺乏的眼界和思维。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当年由自己主持收购并扩大了生产规模的工厂和造船厂去,那里不仅作为帝国的海外产业存在,还是洗钱、漂白以及掩护情报工作的据点,而在施佩尔的全权调度下,它们正陆续转产与现代化军队联系更加密切的军工或准军工产品。不久,以冯·巴本和沙赫特为首的德国临时政府同荷兰王国恢复了正常外交关系,代办处也随之升格为大使馆,冯·梅恩男爵被正式任命为德国驻荷兰大使,更多的工作人员陆续到来,小小的大使馆也变得热闹起来,而林恩这二等政治秘书还没从事多少具体工作就获得升迁,成为德国驻荷兰大使馆的二等政务参赞。
有前第三帝国的黑暗势力在幕后操作,林恩的这条外交道路就此走下去用不了多久便能够成为德国政坛一颗闪耀的新星,然而外部的局势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变化。在人们的关注和揣测下,鏖战一年的东西方阵营终于在昔日的国际自由市、位于波兰西北部的但泽坐下来展开停战谈判。和平尚未达成,外界就已经为双方表现出的停战意图产生了强烈反响,这其中不愿再看到战火肆虐、死伤横行的占据了多数,但双方的支持群体中都有反对的声音,而谈判从4月下旬一直持续到了5月中旬,双方两度中止谈判并在对峙战线上重启战端,经由外部协商又坐回到了谈判桌前,有关双方谈判分歧和进展的消息几乎是漫天飞舞。在这种气氛紧张窒息、结局扑朔迷离的背景下,林恩突然接到了来自帝国大本营的诏令,要求他尽速启程赶赴挪威特隆姆瑟,一份批准休假的书面文件也从柏林送来,使得这位二等政务参赞得以顺理成章地离开工作岗位——时间长达四个星期。
第60章 代理人
淡薄的晨曦中,悬挂荷兰国旗的快速货轮“阿尔梅卡”号带着明快的机械隆响行驶于两岸峭壁险峻的峡湾之中。温和的浪涛轻拍着船体,清凉的海风吹拂着甲板上每个人的脸庞,包括一身文职行头的林恩。看来两大阵营于东欧展开的重量级搏杀吸引了各国各界的注意力,以至于战略位置并不那么重要的北欧受到了本不应有的轻视。此时站在甲板上凭栏远眺,太阳升起的方向有一大片灰黑色的烟云飘荡,它看起来像是刚刚遭受了猛烈炮击侵袭的阵地,又像是燃煤锅炉时代的庞大舰队在海上行驶,随着货轮继续前行,汇成烟云的根根烟柱渐渐明晰可辨。大规模重工业,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破坏自然平衡的元凶。时隔三个多月重回特隆姆瑟,看着周边工业区烟囱高耸、烟气缭绕,林恩的复杂感触有骄傲、有忧虑,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黯然。他当然知道,这些变化与那位天才的建筑师和生产组织者阿尔伯特·施佩尔有着莫大的关系。为了如今这般景象,林恩和他的特战精英们经历了堪比刀山火海的考验,他们前前后后总共失去了71名同伴,这些忠于信仰的勇士大都被埋葬在了没有墓碑的坟地里,默默期待着那面光荣的旗帜重新飘扬在属于他们的那片天空。
呜……
长长的汽笛声提醒着船上已醒或者未醒的乘客们,挪威北部最美丽的海湾近在眼前,而特隆姆瑟,一座古朴整洁而又欣欣向荣的挪威海港正张开双臂迎接各种目的、各种身份的来访者。
看着洁白的驳船“突突突”地从港口驶来,林恩忽的怦然心动,他多么希望一刻不等地看到黛娜和小米娅,把所有的职责公务统统抛到一旁,就只是单纯地享受天伦之乐。眼看距离码头越来越近了,他试着从人群中找到熟悉的身影,就在这时候,一阵不同于船舶动力的嗡鸣声传入耳中,循着声音的方向抬头看去,转眼之间,两架漂亮的青绿色飞机略过教堂尖顶低空飞过海港。在林恩这样的空军外行眼中,它们的外观跟梅塞施密特、福克伍尔夫虽不完全相同却也有几分相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它们的飞行姿势是那样的轻盈优雅,船上的人们未必知晓内情,他们一个个好奇抑或兴致勃勃地抬头仰望,尽管它们的机身和机翼没有涂刷任何醒目的标志,林恩心中仍然小小地吃了一惊:此举无异于将帝国势力盘踞于此的秘密置于半公开状态,当下的时局允许么?
稍稍出乎林恩的意料,特隆姆瑟占领军司令奥特尔·斯蒂伦芬亲自带着两排士兵在码头上列队迎接。光天化日之下,这些帝国军人穿着仿挪威陆军制服,配饰等细节足以瞧出“问题”,可看他们镇定自若的神态,林恩也给自己免去了不必要的担心,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同僚官兵们的注目礼。码头上除了穿制服的家伙,平民装束的人并不多,其中也没有林恩妻女的身影。专车接上林恩就直奔北区而去,途中他向斯蒂伦芬大致打听了一番,隆美尔已于两个月前被任命为特隆姆瑟郡的最高军事长官,全权执掌帝国派驻于此的武装力量,而在四个星期之前,元首和大本营的主要人员也从地理位置相对隐秘的“避难所”基地来到了特隆姆瑟,目前在北区一个庞大的地下工事里常驻办公。
一路上林恩不断将目光投向车窗外,两旁的建筑布局变化不大,只是所有的房屋都刷上了统一的颜色,以至于看起来像是军事区而非普通的居民生活区,路边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军人,警戒密度不逊于盟军占领下的德国本土区域。进入城北工业区之后,远处看到的烟云在这里实际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烟雾,俨然成了一个微缩版的“雾都伦敦”。看着工厂之间频繁往来而又井井有条的运载工具,听着斯蒂伦芬的介绍,林恩对施佩尔只能是由衷的佩服。且不论盟军的监禁生活以及战后的反思令这位建筑和生产组织天才对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看法存在什么样的变化,他在临阵受命的情况下又一次施展了自己的无限才华,以高效的整合把前人铺垫的工业体系变成了一部全速运转的大机器。就工业的规模和产量而言,这块位于北欧的寒冷荒芜之地已经超过了不少欧洲小国,而陆上军事装备的自主制造能力更是超过了丹麦、荷兰,而随着初夏的到来,它也进入了一年之中最好的生产季节。
以斯蒂伦芬的理解,特隆姆瑟照此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扮演克虏伯企业昔日的军工角色。
穿过了繁忙的城北工业区,汽车减速驶入一片让林恩觉得非常陌生区域,他记得自己离开之前这里被划为军事区域,山峦南面是露天训练场和简易飞行跑道,而兵营和仓库设于山峦北面,如今天然山峦变“矮”了,山谷的地势也变得更为平缓,从山坡上看去仿佛是一大片茂盛的草甸,驶近之后才发现这里整个山谷都被巨大的伪装网所覆盖。驻扎在这里的军队规模远比昔日的北方特遣营庞大,横平竖直的道路将这片区域划成了一个个小方格,往来其间的官兵们穿着正统的帝国近卫军制服,坦克、装甲车以及各种军用汽车不间断地发出轰鸣声,隐约之间还能够听到训练场上传来的稀落枪声。相较于在“避难所”基地里展不开手脚的军事训练,这里才充斥着真正的备战气氛。
专车行将抵达大本营的地堡入口处,斯蒂伦芬有口无心的说:“对了,您的老上司劳伦茨·巴赫将军大约两个星期之前抵达特隆姆瑟,他已经被元首任命为大本营直属卫队和特战部队总司令,直属卫队配置在北部军事区,特战部队则屯驻在西北方的‘不莱梅’兵营,与之毗邻的‘梅塞施密特’谷地划定建立一座新工厂,听说是专门制造V型火箭。”
林恩眼一瞪,转瞬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