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茜点头,“别人看到肯定不敢打劫我们。最好你顺便打劫个什么人,把单买了。”
郑秀晶摇摇头,“你真是一点正经都没有。”
宋茜哈哈一笑,“所以人家都叫我流氓兔。”
西门外的小巷子里烟雾缭绕,飘荡着鸡翅、羊肉串等肉类的香味。
小巷子两边距离不等的分布着露天烧烤摊。
每个摊子的必备物品是一个长条炭炉和很多把小凳子。
不少人三三两两的围成圈,喝着啤酒或果汁,吃着烤串。
如果到了冬天,老板还会提供小型炭炉,客人可以一边暖手一边自己热烤串。
小巷子偶尔有车开过,扬起一片尘土。
大家照吃不误。
没有什么能阻挡汴大学生对食物的向往。
四个人顺着走过去,一路不停的有人招呼,“到我家坐吧。”
走到某一家,停下脚步,老板很熟络,“来啦。”
曹圭贤点头,“老规矩。”
“行,坐着去吧。”
自己动手拿了凳子,找好地方放下,沈昌珉跑去买啤酒。宋茜拉着小学妹去隔壁家买羊肉串。
学生们都有自己认定的口味。
不时有车停在远处,有人下车走过来。
那些是已经离校多年的毕业生,为了吃鸡翅专门开车跑半个城过来。
某种意义上,汴大学生对食物的感情要超过对母校的感情。
李秀满校长偶尔会为此感到很惆怅。
吃饱喝足,沈昌珉拎着啤酒,曹圭贤提着装有烤串的袋子,冲宋茜挥挥手,“走了。”
郑秀晶把手塞进学姐的外套口袋,“回宿舍?”
宋茜摇头,“吃饱就睡容易长胖,去湖边走走。”
走到西门,保安很严肃,“学生证。”
宋茜摸摸兜,忘带了,嬉皮笑脸,“历史系的,学号XXXXXXX。”
郑秀晶掏出自己的学生证递过去。
保安看了看,递回来,“注意安全。”
宋茜摸摸鼻子,“你怎么什么都带在身上。”
“以防万一。”
两个人经过西门的华表和办公楼,走进未名湖的区域。
路两边是成片的草地,塔形的松树在其中敦敦实实的立着。
脚下是小碎石子铺成的路。
走到一个位置,宋茜拉着小学妹站定,转过身。
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
面前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尊铜像。
那是汴京大学老校长的半身铜像。
汴大的学生们有一些在外人看来很奇怪的传统。
比如,嘘人。
不论来演讲或讲课的人是谁,如果汴大的学生觉得烂,都会发出很大的嘘声。
有倒霉的来宾曾经在台上被气哭过。
所以到汴大演讲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需要带够纸巾。
又比如,对老校长的铜像鞠躬。
汴大的学生不一定能认出现任校长,但对老校长绝对充满敬意。
铜像前常年有人献花。
有时是一大束很华丽的花。
有时是一束很简朴的野花。
毕业时也一定要拍一张向铜像鞠躬的照片,喊一句“谢谢老校长”,再蹦蹦跳跳的跑开。
再比如,下车。
汴大有一些国宝级的老教授,有时会在校园里散步。
骑着车横冲直撞的学生们远远的看到,会跳下车,推着快步走过老人家身边,走远了再重新骑上,继续横冲直撞。
有时很难说清楚,汴大的学生们到底是有礼还是无礼。
宋茜牵着小学妹走进湖畔的小树林。
小石子路的两边是高高的杨树。
梅树的树枝旁若无人的伸展着,有些伸到了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刮到脸。
路边有湖石堆砌的假山,假山上是四角飞檐的红亭子。
右边过去是一大片竹林,鬼气森森。
国政系的人经常窝在里面开会。
不知道是开会对付人还是开会对付鬼。
走出树林,眼前是一大片沉静的水面。
从石舫的方向飘来清亮的歌声。
“半个月亮爬上来,咿啦啦,爬上来,
为什么我的姑娘不出来,
咿啦啦,不出来……”
是合唱团的人。
宋茜笑嘻嘻的靠着刻有“未名湖”三个字的石碑看着小学妹。
郑秀晶听得很认真。
今天的月亮还没有爬上来。
合唱团的人唱得很开心,不断有人加入和声,有人用手打着拍子。
一首歌唱完,合唱团的人嘻嘻哈哈哈的给自己鼓掌。
宋茜搂住小学妹的腰,“月亮不打算爬上来了,我的姑娘,回去吧。”
背后响起另一首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眉,
你的眉毛细又长,好像那树梢的弯月亮……”
歌颂和召唤姑娘是汴大合唱团的永恒主题之一。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回
宋茜搂着小学妹走回宿舍楼下,“把衣服换了。”
郑秀晶左右看看,“我没有当众换衣服的爱好。”
宋茜也左右看看,“你说的‘众’在哪里?这里只有我一个人。”
郑秀晶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径直走上台阶,正好有人从楼里出来,按住门,“我去一层的浴室换,你进来等。”
宋茜笑嘻嘻的走进小学妹宿舍楼的门厅,打量墙边的一排排信箱。
郑秀晶换好衣服,拿着道服出来,宋茜接过,“早点睡吧。晚安。”
“晚安。”
郑秀晶在自家学姐宿舍的门上敲了两下。
屋里传来懒洋洋的一声,“进。”
打开门,看见自家学姐正在阳台上晾衣服。
“你的道服在床上。”
调转视线,自己的白色道服被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她的床边,勾起嘴角,“你还真的帮我洗了。”
宋茜关上阳台的门,“反正我也要洗练功服,都是白色,正好凑一桶丢到洗衣房。”想了想又说:“你以后要洗衣服就拿过来,我有一堆洗衣房的卡。”
郑秀晶嘴角的弧度变得更大,“难怪人家说谈恋爱有助于节约生活成本。”
宋茜搂住小学妹的腰,“学姐我贤惠吧。”
郑秀晶点头,亲了学姐的脸一下。
朴善怜同学站在石舫的船头,极目远眺。
先看到了造型很活泼的石鱼。
朴同学摇头晃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然后看到了湖岸上的一座红色山门,是前朝皇帝建的寺庙的遗存物。淡黄色的柳枝在山门附近飘拂得很自得其乐。
朴同学继续摇头晃脑,“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然后看到了深青色的博雅塔。
刚要摇头晃脑,博雅塔后方的汴大方正的高楼突兀的闯入视线,朴同学翻了个白眼,视线向左移。
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青瓦的体育馆,线条很古朴。
余光不小心瞥到体育馆旁边的巨型飘柔瓶,朴同学瞬间破功,“啊啊啊,为什么要建那个东西?!”
巨型飘柔瓶当然不是真的洗发水。
那是汴大登山社的训练场,由西域的某日化品公司赞助,常年有巨幅的飘柔广告贴在上面。
登山社的训练项目之一就是奋勇的爬洗发水瓶子,爬到顶再滑下来,然后继续爬。
此刻,权侑莉正在洗发水瓶子的顶端给金孝渊加油。
两位美女飘扬的长发很好的展示了洗发水的功效。
在一片古风建筑和湖光山色之中,巨型飘柔瓶格外抢镜。
飘柔,就是这么自信。
雪莉看了眼郑秀晶和宋茜握在一起的手,很深沉的摇了摇头,“你们两个落伍了。”
郑秀晶莫名其妙,“什么落伍了?”
雪莉继续深沉的摇头,“一夫一妻制是落后的制度,终将被废除。哦,不对,你们不是一夫一妻。嗯,总之,一对一的婚姻制度是人类迫不得已的选择,不符合社会进步的潮流。”
宋茜来了兴趣,“那什么才是先进的制度?”
雪莉背起手,显得很权威,“多夫多妻制。”
郑秀晶刚好喝了一口水,一下喷到地上,“什么?”
“多夫多妻制,或者说,索性不要结婚,大家喜欢跟谁在一起就跟谁在一起,随意配最好,这样既能彻底解决结婚和离婚的烦恼,又符合人类的本性。”
宋茜轻拍小学妹的后背,“这是你们婚姻法的教授教的?”
雪莉点头,“她今天慷慨激昂的讲了两节课,一直在批判一夫一妻制。”
宋茜笑着摆摆手,“我还是继续落伍吧。我有这一个就够了。”
雪莉挠挠头,“其实我也觉得有一个就够了,不过期末考试如果考到,我还是得赞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