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辋川记(gl)-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辋川记(GL)
  作者:叶小叶

  太史令

  公元11849年大周世宗承平十年
  竹里馆
  叶知秋一直不明白,自家大人府第的匾额上明明写着“竹里馆”三个乌黑鎏金的大字,可为何,府里种的全是柳树。虽说是春季来了,纤柳轻拂,嫩枝碧叶的,让人顿感神怡心旷。但怎么着,也与宅邸的命名不符不,难免有时被些死读书、酸腐气的朝臣取笑。大人是无所谓,可知秋很不服。太史令大人,虽不敢说是大周学识最渊博的人,但至少,大周士子们所学的四书五经,处世为人奉行的三纲五常,风雅吟诵着的宋词唐诗,都是历任太史令大人从一种已经失落的唐文明中一点一点翻译过来的。据大人说,那种字叫方块字。
  太史令,即是记录本朝历史,整理古书轶册,随行帝王身边的人。太史令一职,世袭罔替。正五品,却不受礼律:“官员一、二品着紫衣,三—五品着红衣,六—九品着青衣”这一规定的限制。太史令的官服有黑白两色,知秋只看见叶辋川穿黑衣。即使大人她常常说自己不算倾国倾城,但尚可迷晕自己;不够才华绝世,但绝对引人注目;黑衣不飘飘,衣袂不飞举,也可以每天对着铜镜说:“镜中人啊!你的样子,真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目似点漆,眉若翠羽,我看好你。”其实知秋很清楚,自家大人只是懒,懒得洗那些穿上很帅,却很容易弄脏的白衣服,除了那次。
  那次,是知秋第一次看见叶辋川。
  一见钟情
  她一袭白衣,立于屋顶。头顶一轮朗月,手中一个酒壶。边喝酒边大声念着她新翻出来的,一个叫苏轼写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知秋闯荡江湖数年,第一次,听见那么美的词,看见一个貌似柔弱,气质却是如此洒脱的女子。再加上月光、夜风、美酒的烘托,知秋听见了自己干涩的声音。
  “你是谁?”
  “叶辋川”
  “可曾婚配?”
  “哈哈”,叶辋川仰头大笑,“这位女侠,别冲动,你我皆是女子。”
  女子!
  大周是一个以女子为尊的国家,这除了与大周开国皇帝卫景平的国策有关外,也与这一世界男子和女子的生理结构有关。男子虽比女子更有力气,但女子在习武的天分上却比男子要高。叶辋川引用一本叫做《红楼梦》的书来解释,就是:“女子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上善若水。通俗地理解,便是:一块大石,男子能轻松举起,女子不能。但若两人作生死搏杀,女子胜。因为武学更多的是一种技巧而非蛮力,而在掌握技巧这一方面,在这个世上,似乎女子一出生便比男子懂得更多。因此在大周的军中,兵士与下级官员多是男子,中、上级官员多是女子。而朝廷与民间,更是一贯盛行着重女轻男的思想。这体现在取名上,女子(除了青楼女子)皆为三字,而男子仅为两字。仰慕同性,一生不与男子有任何来往的女子(特别是贵族女子)更是比比皆是。此种风气带来的结果便是:大周人口的急剧下降,男子的女性化日趋严重,两女子组成的家庭感情敏感,易生波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家不稳,国何以稳。国不稳,何以平天下。故大周第三任皇帝卫朝辞召集大臣,修改礼律。
  礼律:帝王、公侯必嫁男子以延子嗣。若女子欲与女子成亲,官员者连降三级,且三年内不得升迁,平民服兵役三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美丽的誓言更需要实际的行动来证明。如应允以上条件,则各地衙门可为两人登记造册,受到官方认可。
  “你我皆是女子”,叶辋川笑,嘴角微微上扬。
  知秋点头,手,用力地握住剑。
  “我愿意”
  “可我不愿意”
  “为什么”
  “因为,我是大周的太史令”
  太史令,皇帝的近臣,世袭罔替的职务,与钦天监监正一职同样特殊,但不比其神秘。太史令必须与男子成亲,以生下女子来继承自己的太史令一职。
  知秋低头,“那,请让我长伴大人左右。”
  “可以,但你要帮我洗衣服”
  那一天,是七月初九。从此,知秋改掉了自己的名字,而叫了叶知秋这个叶辋川喜欢的名字。从此,叶知秋发现自家大人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至初九这三天才着白衣,而随后,知秋也了解到,上一任太史令,叶辋川的母亲叶轻萍,正是死于七月初九。据传是认为先皇去世,身为臣子的应当随行服侍而自刎于先皇病榻前。
  太史令,皇帝的近臣,记录本朝历史,翻译古老文字,传承千古文明的人。太史令一职,世袭罔替。

  礼物

  “大人”
  知秋走到后院,只见叶辋川依旧一身黑衣,倚着棵柳树,一手拨弄着垂柳的枝条,仿佛若有所思。
  “大人,昨晚中丞大人来过了”。
  “嗯?”叶辋川转过身。一张秀气的娃娃脸,从树隙间漏下的日光映在她脸上,越发显得皮肤很白,很细腻。
  “她怎么说?”
  “江大人问大人去了哪里”。
  知秋偷偷地瞄了自家大人一眼,发现叶辋川还是微微带笑,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说大人去了‘红袖招’”。
  “什么?”叶辋川愣了愣,“她一问你就老老实实地说了?你不知道说我出去散步、访友,哪怕是买东西!”
  “因为”,知秋低着头,“江大人坐在流水亭等了大人您整整三个时辰,我实在想不出搪塞的理由了。”
  “三个时辰啊!”叶辋川想了想,“你可以告诉她我是去‘红袖招’欣赏琴艺、舞技,顺带将新翻译出来的一首词送去,怎么说,也是风雅事嘛!”
  知秋的头更低了,“这我也说了。”
  “哦!那她怎么说?”
  “江大人说,要送大人你一份礼物。”
  “礼物?”
  “那个,礼物就在前院”。
  “那你拿过来吧”
  “是”
  这就是,所谓的礼物?
  有些头疼地看着眼前这五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叶辋川道:“知秋,到底怎么回事?你可别告诉我若清她就是送了这五个人过来。”
  “大人”,其中一名女子上前一步,对叶辋川施了一礼,“中丞大人已为我等赎身,命我们前来服侍大人。”
  “服侍?”叶辋川皱着眉头,“她当真这么说?”
  “是,中丞大人说大人你为了与我等切磋技艺,不仅白日里茶饭不思,办公无心,晚上还牺牲休息,夜宿‘红袖招’。她体恤您为国事如此辛苦,特地为我等赎身,命我们前来服侍您。”
  汗,瀑布汗。
  问题似乎有些严重。
  “那江大人还说什么没?”
  “大人还为我等取好了名字”。
  “名字?”叶辋川微感诧异,“说来听听”。
  “是。我等五人,一叫非少,一叫耕田,一叫食之,一叫不老,一叫小草”。
  “非少、耕田、食之、不老、小草,这都是什么啊!难道……”
  叶辋川微微一笑,真是有意思得很啊!
  “知秋,送五位美人回去吧,她们愿回‘红袖招’就回‘红袖招’,愿回御史中丞府就回御史中丞府,我竹里馆可留不得。”
  “是,大人”
  知秋挺高兴,看来在大人的心中,江大人还是最重要的。
  “太史令大人!我等愿意追随大人,大人难道真的如此狠心?”五女子面露哀切之情。
  “唉!”叶辋川大大地叹了一口气,“无福消受啊!知秋,我进宫一趟,你处理好。”
  “是,大人”
  叶知秋挥了挥衣袖,一道无形的劲力压得五女子说不出话来,“大人是在宫中用饭,还是回来吃?”
  “嗯!我一会去江大人府,你呆会帮我找点荆条来。”
  “大人你要负荆请罪?荆条绑在身上很痛的,不然我先把上面的小刺去掉?”
  “不用了”叶辋川摆了摆手,“做做样子,难不成我家若清还真的那么狠心,我这么可爱,她哪里舍得!”
  “大人!”知秋挫败地望着叶辋川的背影。或许,江大人您真的要挫挫大人的锐气了。

  皇帝与太史令

  皇宫
  南书房
  南书房是大周世宗卫长风平时处理国事的地方,本是间书房,皇帝正经的寝宫在皇极殿,而上朝理政则在大明宫。只是南书房是卫长风做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