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乱军之中分出来阻截自己的一支千人规模的敌军骑兵队,既不曾取下得胜狗上的方天画戟,更不曾抽出腰间的横刀,就这么空着手打马向前飞奔,宛若闲庭信步般轻松。

五百步,三百步,两百五十步,近了,差不多到时候了!薛仁贵冷静地算着与放马杀奔而来的敌军骑兵大队的距离,待得到了二百五十步的距离上,但见薛仁贵始终没有表情的脸上露出了丝微笑,左手一抬,悬于马鞍上的大铁弓已然到了手中,右手一伸,三支羽箭已在握,手腕一翻,箭已搭在了弦上,但听弓弦一声震响,三支羽箭竟连成一线地激射而出,整个动作干净利落,如同行云流水般流畅。

三支羽箭灿顷刻间便若流星般地划破空间,带着死神的呼啸,瞬间将呼啸迎击过来的高句丽前锋三骑射落于马下,原本正冲刺得起劲的高句丽骑兵队登时就是一阵大乱,尚不等余者重整队列,就见薛仁贵手持着方天画戟已冲到了近前,但听薛仁贵大吼一声:杀!手中的方天画戟左劈右挑,如同杀神般地撞进了高句丽这支骑兵大队的阵列之中,搅起阵阵血雨腥风,手下竟无一合之敌,所过之处,挡着披靡,不过片刻便已将乱了军心的这千余高句丽骑兵杀得四散而逃,竟无人敢回头再战,而薛仁贵根本没管那些四散而逃的高句丽骑兵,率领着手下这一百铁骑,就这么直截了当地向着混战中的战团杀了过去,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高句丽左翼主将高坤龙乃是高惠真之次子,高句丽军中赫赫有名的后起之秀,无论勇力与军略都属上上之选,其先前便已经注意到薛仁贵这支小部队的不同反响,不等薛仁贵杀将过来,便即派出了壹千骑兵前去迎战,按说以十比一的重兵出击,不可谓不重视了,却不曾想壹千骑兵竟然无力阻挡住薛仁贵所部分毫,甚至连阻碍一下薛仁贵所部的攻击势头都办不到,这令高坤龙生生被吓了一大跳,待得见到薛仁贵气势如虹地杀将过来之际,高坤龙登时就急了,大吼一声,率领着身边亲卫四将便迎着薛仁贵冲了过去。

杀!高坤龙飞马拦住了薛仁贵的去路,手中的马槊猛地一个挺刺,如蛟龙出海般直取薛仁贵的咽喉要穴,与此同时,高坤龙座下两员大将也一左一右地同时枪,两把马槊交叉着封死了薛仁贵躲闪的线路。

贼子敢尔!薛仁贵丝毫不惧高坤龙等人的围攻,大吼了一声,手中的方天画戟一撩,准确地格挡在高坤龙的枪柄上,但听咔哒一声脆响之后,高坤龙手中的马槊竟已被震上了半空,不等其回过神来,就见薛仁贵右手单手持枪,手腕一振,方天画戟一个横扫,挡开了左右刺杀而来的两把马槊,空着的左手一捞,已将被震得麻木了的高坤龙提溜了起来,往空中一抛,手中的方天画戟顺势一劈,已将高坤龙生生断成了两截,污血与内脏四下狂溅不已,那等惨烈之状,令紧跟在高坤龙身后的高句丽骑兵全都吓呆了,竟无人敢再上前阻挡薛仁贵的去路。

挡我者死,杀!薛仁贵根本没去理会那帮子吓傻了的高句丽兵将,手中的方天画戟一摆,率部冲进了乱军丛中,一阵狂野的冲杀之后,已然杀进了战场的核心,却见唐军左翼主将刘君邛正被三员敌将团团围住,顾不得许多,暴喝了一声,手持着方天画戟便横冲直闯地杀了过去,手起戟落,片刻间连杀三将,将浑身浴血的刘君邛解救了出来…

刘将军,跟末将来!薛仁贵救出了刘君邛之后,并没有即刻返身杀出重围,而是率部在乱军丛中疯狂地冲杀着,将已被分割成数块的大唐骑军再次凝集在了一起,而后一鼓作气地在高句丽军阵中大肆冲杀了起来,原本形势占优的高句丽右翼战场被薛仁贵这么一闹,顷刻间竟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该死!屹立在中军阵列之中的高惠真眼瞅着自己的次子惨死于薛仁贵之手,双眼登时就红了起来,愤怒地骂了一声,也不跟高延寿请示,领着手下数十员战将便冲出了中军,向着右翼战场赶了去,试图稳住已岌岌可危的右翼之局势。

二弟,唉!高延寿自也没想到薛仁贵所部这么支小队伍竟然搅乱了整个右翼战局,正懵间,突然现高惠真已率人杀了过去,登时就急了,紧赶着喊了一声,却没能叫住高惠真,无奈之下,只好长叹了口气,不再多言,心中却有一股不祥的预感悄然涌了起来。

好啊,好一员白马小将,此为何人?亲率主力隐藏在南山顶上的李世民见薛仁贵于万军丛中纵横来去,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登时大为欣喜,兴奋地一击掌,高叫了一声。

陛下,此人姓薛,叫薛仁贵,乃山西绛州人氏。侍立在李世民身后的程咬金与薛仁贵倒是熟识得很,此时见李世民问起,忙上前半步,笑着解说了一番。

此人勇悍至极,真勇将也。李世民对薛仁贵越看越爱,忍不住再次出言夸奖了一番之后,这才一挥手道:传令:让长孙无忌即刻出击!

是。侍立在一旁的一名传令兵高声地应答了一声,猫着腰跑出了树林,在山崖边上来回挥舞着两面小旗子,将出击的命令向藏身于数里外密林中的长孙无忌所部传达了出去。

司徒大人,快看,命令到了!此际的战场打得惨烈无比,双方将士合计五、六万人马杀得天昏地暗,长孙无忌虽也曾经历过隋末的战乱,然则其一生大多是在后方筹谋,甚少有在前线参战的时候,此时见战场如此凶恶,竟看得痴了,甚至不曾注意到南山顶上的信号已然出,直到站在其身边的副将苏定方觉不对了,这才忙不迭出言提醒了一声。

啊,哦,好,出击!长孙无忌回过了神来,抬起头,看了看南山顶上的信号,口中漫应了一声。

是。苏定方没好气地白了长孙无忌一眼,应答了一声,对着身后的众将比了个手势之后,率部沿着密林中一条事先开辟好的小道一路向北急行,穿过一条狭窄的山谷,绕到了依山列阵的高句丽大军的背后。

唐军,是唐军,敌袭!敌袭!唐军的穿插行动虽然隐蔽,可一出了密林之后,还是被高句丽后军留守的士兵现了,霎那间凄厉的喊叫声、号角声响成了一片。

杀贼!苏定方眼瞅着己方的隐蔽行动已经被撞破,自是不敢怠慢,高呼一声,徒步便向着高句丽的后军杀了过去,可怜这支高句丽后军不过是辎重营罢了,战斗力本就有限得紧,哪可能是大唐强军的对手,更何况人数也不过仅仅三千出头,被两万余唐军一个照面的工夫便即屠戮一空。

糟了!原本正观察着战场动态的高延寿听到后头响动不对,登时就急了,环视了下身边诸将,眼光落到了安市城守杨万春的身上,皱着眉头道:杨城守,我军背后已现敌踪,今番恐难胜矣,尔可敢为本帅扼守后路么?

杨万春乃是安市本地人,久任安市城守之职,但其却从不向盖苏文低头,甚至拒绝承认盖苏文的摄政之名号,为此,盖苏文曾下令捉拿杨万春,不料安市百姓却联合了起来,将前来捉拿杨万春的钦差赶出了城去,后头盖苏文又曾令高延寿兄弟出兵讨伐杨万春,却不曾想一向唯盖苏文之命是从德高家兄弟不但不肯出兵攻打安市,反倒直言杨万春乃是国士,深得百姓之心,不可妄动,盖苏文无奈之下,也就只能默认杨万春安市城守之职,此番唐军大举攻辽,杨万春也率部会同高氏兄弟一道起兵反击,前番高家兄弟强要进军云岗时,杨万春就曾极力反对,认为唐军迁延不进,其中必定有诈,建议高家兄弟撤军固守安市、乌骨一线,静候唐军来攻,怎奈高氏兄弟不听,执意要进军,此时既已遭前后夹击,形势已是危在旦夕,杨万春自是清楚此战大败已不可免,原本正准备出言劝谏高延寿率主力即刻挥军击穿后路的唐军,争取能多挽救些精锐士卒,却没想到他尚未来得及开口,高延寿反倒先话了,这令杨万春心头不由地一沉,已知大势去矣,无奈之下,只好躬身应答道:请高帅予末将一万兵马,末将愿尽力而为之!

那好,左右骑营都交给你统领好了,快去罢。高延寿并没有注意到杨万春眼中闪过的一道精光,随口 交待了一句,便将调兵的虎符递给了杨万春,自己却紧赶着扭过了头去,面带忧虑地看着形势渐已窘迫的正面战场。

是时,因着有薛仁贵这个杀神在,高句丽军左翼已然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尽管高惠真数次努力着想要将散乱的己方骑兵重新整理成阵,可每一回的努力都被薛仁贵率部冲乱,死伤惨重之际,原本出战的两万精锐骑兵到了如今已损失了六、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