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同福记接上头,不对,是会面之后,李安然很快得知关于田黄石已经开采出了一些,就是不知道符合不符合要求的消息。于是,在负责这支商队的掌柜安排下,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同福记的仓库之中。
说实话,李安然对田黄的了解也仅限于网络。那什么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乃田黄中最极品的田黄冻,还有色如橘皮、鲜艳通明,其质细嫩凝润,微透明,肌理隐含萝卜纹,且极为罕见的“橘皮红田”,都只是看过图片,连实物都没看到过。所以,在面对那一堆造型各异的石头块时,压根分辨不出这些到底是不是田黄。
好在同福记做事情很到位,在开采到这些石料之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了相关的人手从中挑选了一些比较靠谱的石料进行了小心翼翼的切割与研磨。还别说,真给找到了几块极为类似当初李安然给出的那张照片上田黄冻的料子。
在从同福记的掌柜手上拉那家这几块料子之后,压根就不懂的李安然却是故作很在行地把玩了一番,接着也没说这石头是还是不是,而是说道:“掌柜的,还请安排一下,明日我想去发现这些石料的地头看看。”
对于这样的要求,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得了郑成功再三嘱咐的商队掌柜,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当下就与福州分店这边进行了安排。
至于那几块已经被切割和研磨出来的石料,则被李安然以尝试炼制法器为由,带回到了刺史府安排的庭院之中。除此这外,还挑选了几个疑似的田黄石毛料,也就是没有切割和打磨过的原始石料。
等回到专门为越野开推倒了一段墙,特意开出一道新门的庭院之后,安排好赵二和苏小媚他们三人的李安然,就带着越野车和这次的收获穿越回到了现代时空。
没过多久,这处庭院就被刺吏府手下的精兵给包围,不对,应该是护卫了起来。时不是还有一小队身着甲衣的士兵,手持着武器在庭院的外围进行巡逻。搞得附近几个大户人家,很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却不约而同地吩咐下面人,这段时间都安份点,以免闹出大麻烦来。
回到现代时空之后,李安然先是给这次带回的疑似田黄的石料进行了全方面的拍照,然后上传到了国内专业的田黄石交流论坛和贴吧里。
别看现在加州这边是凌晨三点多,可国内却才是晚上七点多的样子,再加上拍照用的相机是目前最好的那种,照片非常的清晰,而且还有不同角度上的细节图,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那些常年混迹在论坛和贴吧里行家们的注意。(未完待续。。)
第138章 拍卖
今天第三更了,虽然温柔这几天因为搬家很忙,并且也把存稿消耗殆尽,但每天一万字保底却是雷打不动,这种上佳的人品自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一下。
订阅、打赏、月票、评价、收藏、推荐、点击,多少都表示一下啊,谢谢。
……
当第一组照片发到田黄石贴吧和田黄石论坛后,很快就引起了很多爱好者和行家的围观。没办法,谁让李安然拍摄出来的照片,即高清而且还是多角度,即便不看实物也很容易能看出些门道来。当然,最受欢迎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照片里的料子确实好到惊人。
田黄石中最顶极的品种,行内人称之为田黄冻。这类的田黄石通体明透,猛一看上去就好像凝固起来的蜂蜜一般润泽无比。
由于真正的田黄石的出产地也就局限在那么一点大的区域之中,顶极的田黄冻自然是更加的稀少罕见。而李安然所选的这一块石料,按照行家看照片后的说法,很可能是极品中的极品。不过,也正是因为太极品了,反到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
于是乎,关于这照片中的料子到底是不是极品的田黄冻,又或者是人工造假出来的东西,很快就在贴吧和论坛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而李安然则借着正反两方人马争论的机会,利用自己注册的马甲号,趁机问了一些关于田黄石鉴定的知识与窍门。再配合着从网络上找到了专业资料,到是基本可以肯定。自己特意挑出来的这块足有成人脑袋大小的石料,有**成的可能就是极品的田黄冻。
让李安然意外得是,随着贴吧与论坛的争论引来了更多的爱好者和行内人,当初发贴发照片的本尊号居然收到了不少贴吧和论坛的短消息。其中更是有一些人,直接表示出了购买的意向,并且留下了联系电话,以便于面谈。
对于这送上门的交易渠道,李安然只是权衡了一下就给彻底否定掉了。虽然自己找人出售田黄石,可以避免引来更多的注意,但同时也很可能会带来不少的麻烦。于是。对于这些问价的人。只是给出了歉意的答复。不过,也并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表示自己暂时还没有出售的打算。
至于同福记很容易就找到了田黄石的问题,李安然在经过了一番了解之后到是并不意外。除了是因为自己给足了资料。甚至还提供了诸多的高清照片做为依据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田黄石这东西,在寿山当地并非没人知晓,只是没人知道其价值而已。
为了能让自己的鉴定技术更准确。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安然不断地在大唐时空和现代时空来回奔波,同时,也不断将新料子的照片发到了网络上,供那些爱好者和行家们进行初步的鉴定。
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李安然也利用大唐时空的地图和现代时空的地图,再加上各种定位的手段,终于确认了福州寿山乡寿山溪两边出产田黄石的区域。接着,就在同福记和当地官员的配合之下,开始对寿山石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考虑到通过拍卖这种手段搞钱的渠道,用的越多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了能够一次性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李安然甚至不惜从现代时空搞了一台小型的挖掘机,并且亲自上阵大挖特挖起来。
有了挖掘机的帮助,哪怕只是小型的挖掘机,再加上大量人手的配合,以及贞观元年期间,田黄石还根本没能流传开来,开采效率自然是让李安然非常得满意。短短一旬,也就是十天的时间,存放在同福记仓库里的田黄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田黄冻、银裹金、白田石、金裹银、鸡油黄、桔皮黄、黑皮田、硬田石、橘皮红田等等品种,每一种都弄到了不少。
对于那些被指派到工地上帮忙挖掘的人手,李安然也没有亏待。一日三餐虽然还不至于顿顿大鱼大肉,但每餐都能见到荤腥,最关键得是饭管饱。
而且,每天还会有一份在当时很不错的酬劳可拿。除了挖掘需要壮劳力之外,捡取和运输小石料的工作,不论女人、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做。只要完成定好的量,哪怕酬劳比不上那此劳力,但最起码一天三顿饭同样能吃得饱而且好。
李安然对田黄石的大力开采,自然引起了福州刺史等一应当地官员的注意。不过,对于这些石头,让人私底下也送了一批到刺史府上之后,以福州刺史为首的这批官老爷们,私底下议论了几次,除了觉得这田黄石的质地确实挺不错之外,也没看出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这位观察使如此的卖力。
相对于这些田黄石来说,到是那辆小型挖掘机的出现,反到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最起码,在当地这些官老爷的眼里,这种与众不同的“木牛流马”,价值可比那些石头高多了。
可惜得是,随着同福记商队一同前来的,还有几名受了密旨的内卫。所以,对于那辆小型挖掘机的来历和其它方面的事情,也只敢在私底下说说,没人敢放到台面上去议论。
对于这些家伙私底下的小动作还有平时旁敲侧击的询问,李安然并非不知道。对于这样的询问,也并没有隐瞒,而是很坦白地表示,这种田黄石质地不错,如果能加工出来得话,不管是做印,还是雕刻成佛像、神像或者其它的摆件,其价值并不低于极品好玉。可惜,这样的解释,相信得人真心不多。
十天的功夫,李安然不只是将几种最为极品也邮为典型的田黄石品种收集齐全,而且数量方面也非常得惊人。
眼瞅着这一次的收获用满载而归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之后,这才回到现代时空,让“律政俏佳人”安妮,正式与拍卖行取得了联系。
身为律师的安妮,直接与世界级三大拍卖行同行取得了联系。按照李安然当初的意思,既然要送拍自然是找最好的拍卖行才是。在世界级三大拍卖行中拥有无可动摇地位的,自然非索斯比莫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