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将已死,又陷入隋军四面合围之中,而且,隋军还承诺投降不杀,于是,有那些立场不是很坚定之辈略一犹豫,便扔下了手中的菜刀,匍匐在地高呼投降。
有了领头羊示范,其余民夫也纷纷效仿,扔下刀叉跪地请降。
眨眼之间,十万民夫便跪下七八万,只剩下疑似顽固造反派的寥寥数千人,有些茫然地僵立当场,似乎很是有些不知所措。
而这个时候,正面的一万隋军精骑已经距离叛军不过十余丈远,而其它三方的隋军也已经距离叛军不足二里远,顷刻之间便可赶至。
意识到已经回天乏力,在死亡的威胁下,原本叛军之中的那些个中坚分子官二代什么的,也开始纷纷扔下兵刃,不打算再做徒劳的反抗!
“不要相信隋狗的话!我等既已造反,杨广那老贼是不会放过我等的,与其将来……”
乱军之中,一员身着明光铠的大将刚刚开始振臂高呼,便第一时间被宇文小麻杆儿捕捉到行迹,离着还有百余丈远呢,宇文小麻杆儿就悍然张弓发箭!
可连那叛将眼中刚刚闪过一丝嘲弄之色,便被一道乌光贯穿前胸,一百多斤的身躯硬是被那乌光带着自马上飞出了近三丈远,这才扑通一声掉进了人堆里!
面对宇文小麻杆儿如此凶残的一箭,那些原本还存着一点儿不甘之心的叛将们也纷纷压下了自己的那点侥幸心里,老老实实地扔下兵刃,翻身下马,跪在地上等候被捉俘虏!
眼见大势已定,宇文小麻杆儿小爪子一挥,数千军士已经如狼似虎地冲进跪了一地的叛军阵营之中。先将已经濒死的杨玄感挖了出来捆好,然后又把那些个穿的人模狗样的将领级人物全都拖了出来,一个个全都五花大绑捉了俘虏,接下来再捆那些最后下跪的顽固分子。
最后,剩下的那七八万的民夫则赶羊一般地十几个人穿成一串!
而这个时候,其它三方面的骑兵才堪堪赶至。
待到尘埃落定之后,众叛军这才发现,其它三面,根本就没什么千军万马,不过三四千人而已只不过。每人都是三匹战马,而且马尾巴上还都拴着树枝,奔跑起来,确是烟尘滚滚声势浩大!
虽然明知道上当了,可这个时候,军中的那些个将领和顽固分子都已经死的死,被俘的被俘,群龙无首之下,自然也翻不起啥浪花来!
况且,这个时候,弘谷城内,蔡王杨智积也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来接应了!
接下来,收编战俘的工作没再出任何的意外!至此,杨玄感折腾出来的这场叛乱算是彻底被平!可这场叛乱带来的动荡,却远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三百三十四章叛乱四起
重伤兵败,杨玄感终于没能撑住,当天晚上就死翘翘了!
至此,杨玄感的叛乱算是被基本扫平了,可那些光荣地当了宇文小麻杆儿俘虏的官二代们,却是个相当大的麻烦!
这里面,牵扯到杨广的杨广的叔伯兄弟观德王杨雄、杨广最倚为亲信的内史侍郎虞世基、闻喜裴氏的一大领军人物选曹七贵之一的御史大夫裴蕴、荥阳郑氏的代表人物大理寺卿郑善果、大隋水军都督左骁卫大将光禄大夫军来护儿等等一众大隋高官四十余人!
按照大隋律例,造反是要灭九族的!
如果真的把这些个官二代的九族全都按律治罪的话,不但满朝文武剩不下几个,就连杨广自己都跑不了!
问题很麻烦!
不过这些却不需要宇文小麻杆儿担心,自有杨广这猪头皇帝去头痛!
这个时候,宇文小麻杆儿的目光已经被另一宗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吸引了,那就是,江南刘元进造反了!
而这刘元进造反的地方,就在紧挨着宇文小麻杆儿的老巢余杭郡的宣城郡。
这几年来,苏杭两郡在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在这些造反派的眼中俨然成了一块大肥肉,恨不得谁都上来咬一口!
于是,这刘元进在宣城拉起了数万兵马后,便浩浩荡荡地直扑余杭郡而来!
收到这一情况的时候,宇文小麻杆儿正在弘谷城里,和那为蔡王杨智积老头吹牛打屁侃大山玩!
杨智积老头说宇文小麻杆儿少年英雄、有勇有谋,百年难遇的一代帅才!
而宇文小麻杆儿呢,也很是恭敬地回捧说杨智积老头运筹帷幄、智谋高深,管仲乐毅也不过如此,云云!
俩人你捧我一句,我捧你一句,一时之间,倒是宾主尽欢!
就在这个时候,一身姽婳卫装扮的宇文嫤挑帘而入,俯身在宇文小麻杆儿的耳畔嘀嘀咕咕了几句!
闻言皱了皱眉头,宇文小麻杆儿连忙起身向杨智积老头讲明了原委,言道江南有人造反,在攻打自己治下的余杭郡,所以不能陪杨老头吹牛了!
一听这话,杨智积老头一愣,旋即很是大度地一挥手道,“贤侄只管调兵平叛去便是,有什么事,老夫在这里帮你担着!贤侄放心,禀功请赏之时,定然少不了你那一份儿!”
于是,仅仅休息了半日的功夫,宇文小麻杆儿便再次带着两万精骑,风风火火地离开弘农,南下而去!
和宇文小麻杆儿一同离开的,还有右卫大将军宇文成都、左卫将军张须陀和李靖。
直到宇文小麻杆儿离开两日后,杨广派来平叛的另一路大军杨义臣所部,这才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洛阳城外。
而宇文述老头所部的主力大军,也和杨义臣老头前后脚赶到了洛阳城下!
可惜的是,这二位都来晚了一步,连喝汤都没赶上!
半个多月后,猪头皇帝杨广也领着大军不疾不徐地折腾回了洛阳城!
第二次征伐高丽无果而终,杨广那是非常的恼火!
而最让杨广恼火的,则既不是伐高丽失败,也不是杨玄感叛乱,而是那四五十个跟着杨玄感造反的官二代!
杨广是个很感性的人,联想能力比较丰富!
见到这么多的官二代俘虏,杨广就想了,是不是,这些小王八蛋的老爹们,也要跟着造朕的反丫?
如此一想,杨广就彻底的不蛋定了!
牛弘老头一死,“选曹七贵”如今便只剩下六个了,其中有两个参与到叛乱之中,另外一个黄门侍郎裴矩,还是和裴蕴同族!天知道这俩家伙有没有串联丫!
就在杨广怒火三千丈的时候,浇油的人又来了!
上大将军杨义臣小老头向杨广禀报,各地叛军已经多如牛毛,而且动辄上十万,已经严重动摇了大隋的统治基础,请陛下立马发兵平叛!
杨广一听这话就懵了,就问杨义臣道,“我大隋不是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么,咋就忽然冒出这么多的造反派了捏?你不是在忽悠朕呢吧?”
这杨义臣,虽然姓杨,可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皇亲,也不是弘农杨氏出身。
其实,杨义臣本姓尉迟,是根正苗红的鲜卑人!和当初造杨坚反的尉迟迥是同宗。不过杨义臣的老爹尉迟崇原本就是杨坚的部下,和杨坚非常亲厚,也就没跟随尉迟迥造反。
后来,尉迟崇战死在突厥战场上,还没成年的杨义臣便被杨坚收养在宫中。
再后来,杨坚想起当初自己和尉迟崇的情谊,就赐尉迟义臣姓杨,还编入了杨家族谱,是为皇从孙!
对于这个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杨义臣,杨广还是比较信任滴!
听了杨义臣的话后,杨广就连忙询问缘由。
杨义臣也不含糊,就从头到尾地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全都给杨广讲了出来,并最后下厨结论,言道这都是陛下身边的奸佞小人作祟,蒙蔽圣听,欺君犯上,请陛下降旨,把这些歌挖大隋墙角的混账一个一个全都拉到菜市场上去,剁碎了包饺子!
听完了杨义臣的话,杨广非常的恼火!
杨广倒不为了有人叛乱恼火,也不是为了自己被蒙蔽而恼火,而是恼火于这杨义臣咋就这么没眼力见捏?没看朕正烦着呢么?居然还给朕来添堵!实在是,太不是东西了!
不过,这么大的事儿,杨广也不好当作耳旁风,毕竟,这大隋的江山,还是自己的嘛!
可杨广也不愿意相信杨义臣的话是真的,于是就把内史侍郎虞世基又叫来询问情况!
虞世基这会儿正为自家儿子的事儿急得嘴角直冒火泡呢,此刻一见杨广脸色不善,连忙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罪,言道自己教子无方,给陛下添麻烦了!请陛下不要念在臣以往功劳的份上绕过我那不孝儿子!该杀就杀!虽然那樊子盖办事儿不咋厚道,胡乱杀人立威,可我那瓜娃子既然是大隋子民,就要有为陛下赴死的觉悟,就该像老臣我这样,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时候,杨广暂时还没心情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