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之抗日梦--特战铁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9年,日本国内发生罕见旱灾,粮食普遍欠收。为此,日本政府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实行居民限量购买粮食政策。另外又从国际市场购大量面粉,以补充物资短缺。日本国内。为扩大军工生产,将不少民用工厂转为军用,重要资源被统一控制,限制了近百种商品地购买。电力不足,金融不稳定,通货膨胀加剧,引起了日本国民的不满。对外关系上。日本在1939年也很不顺利,先是与苏在诺门坎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反又与英美发生摩擦,美国宣布废除“日美通商条约”,使日本更觉得通过“南进”获取资源的重要性。

在第二次近卫内阁上台前夕,德军于1940年4月占领丹麦和挪威,5月侵占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攻入法国。6月。法国向德国投降,英军撤出欧洲大陆,英国本也面临着入侵的威胁。希特勒的胜利愈加刺激了日本的南进侵略欲望,他们看到资源富饶的南洋一带已成为英、法、荷等国无力防御地“真空地带”,是千载难遇地南进良机,叫嚷“不要误了公共汽车”。准备乘英法之危,在南洋趁火打劫。当时,日本军部估计,德国很快会进攻英国本士,欧洲战争会在短期内结束。因此,军部不少上层决策者都倾向于认为,即使在“中国事变”未得到解决之前,也应当不失时机地断然南进。日本要积极准备力量南进,就不得不对指导中国战场地政略、战略进行一些调整。一方面要确保蒙疆、华北地重要地区和汉口附近到长江下游的重要地区、广东的一部分和华南沿海重要地区,经常保持用兵的机动性。另一方面要彻底整顿这些占领地区的治安状况。由于准备南进和将侵华战争转入所谓“长期作战体制”的战略需要。当时在华日军地整个部署和作战重心。已开始向华北、华中地区的“治安战”转移。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在对付八路军方面并不成功。冈村宁次继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时候。就分析多田骏的失误:华北方面军历来高度分散部署兵力,由于缺乏确切定期的肃正目标,常常变成静止的防御。日军如不主动讨伐、扫荡和剔抉,则中共方面也不进犯。乍看起来,相安无事,宛如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在双方共存期间,中共却在民众中秘密进行工作,充实其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即可一举转向进攻。

但是1940年6月的时候,还是多田骏任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除了报复性地进攻外,基本是处于静止防御状态,杨颉他们不主动地出击,日军就不会过来招惹他们。两处相安无事。杨颉抓住这段时间,大量做了宣传工作,同时派出大量的山东籍战士,分散到各地,进行前期地发动和搜集情报工作,沿莒县到德州一线,他分布了十三个小分队活动,准备着一切的反攻计划。

李保国等人一去三个月,音讯皆无,上海方面的钢筋材料都已经准备好。木材也准备完毕,石料也都开凿出来,只等着水泥了。

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杨颉的新兵都被整训成老兵了。炮兵部队把弄来训练的步兵炮和山炮都快弄烂了,还不见李保国等人的消息。

眼看着就要到40年地春节了。李保国还是没有消息。

在这段时间里,57军缪流在莒城仅仅呆了半个月就被五连沂水来的鬼子赶出了莒城,从日照登陆的200多名日军海军陆战队,企图从东面袭击莒城的57军,被杨颉他们诱杀,全部阵亡。西面从临沂出发的日军,被115师迟滞10多天,当到达莒城的时候,57军已经主动撤离了莒城,日军夺去了一座空城。

杨颉的民选县长黎加厚带着县政府一干人等都找到了杨颉这里,被安顿在厉家寨办公。

在担忧和期盼中杨颉李影朱龙哲等人度过了40年的春节。听着喜庆地爆竹声,杨颉感到连年夜里的饺子都没有了滋味。不由得独自踱出门外,举目眺望远处,黑夜之下山峦起伏,隐隐如同怪兽地脊背。夜风从东面吹来,带着大海特有地咸腥之气。杨颉坚信李保国不会出事,至于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肯定是水泥的事情不好办。日本本来就是物资匮乏地国家,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内又闹了饥荒,这水泥有是战略物资,不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杨颉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攻打日照,控制石臼所港口地准备了。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各项情报工作已经结束,部队的攻击演练也预演了几次,就等李保国地消息了。美国那边。王学华已经将货物装船,随时等候杨颉的消息出发。物资多得超乎你们所有人的想象。这是王学华在电报里的原话,他当然不知道杨颉和李影是从那里来的,见过什么东西,所以兴奋地夸口说。

直升机倒是已经成功地实验出来,是王学华将杨颉的图纸带过去,请了一个叫扎里斯·金的博士研制地,后来又花重金请了人前往德国。盗取了福克·沃尔夫博士的资料,花费了14个月的时间,才做出一个样机,首飞成功。正在进一步赶进,按照王学华的要求要有不同类型用途的飞机才行。

实际上历史上的直升机确实是在德国诞生的。

福克·沃尔夫为了研制真正能够服役的直升机,邀请了德国国内所有地航空科学家。包括杰克尔博士、加斯特博士等。从1931年开始,历时6年,世界上首架真正进入部队服役的直升机Fw-61诞生了。该机采用西门子公司经过特殊改进的Sh14b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至165马力;采用Fw-44教练机的机身,机身两侧焊接了大型金属三角架,架顶安装两个旋翼,每个旋翼采用三片式桨叶,桨叶直径15米。1940年7月,弗莱特研制的新型舰载直升机Fi-282原型机下线。1941年初该机开始进行试飞,表现优良。

杨颉不知道直升机的历史。但是他看王学华地电报。知道了直升机的研制只不过是按照德国科学家的图纸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是按照杨颉他们提供的图纸改进的。就是说这个飞机造出来后。可能和杨颉他们看到的直升机差不多,实际上应该差很多。但是美国军方并没有参与这项工作,完全是王学华独资研制的,因此也耗费了大量的金钱。杨颉回电说,只要能够成功,就不愁美军不购买,你就等着赚钱吧。当然也告诉王学华,坦克也要加紧时间搞到手,这对于反攻是至关重要的。

杨颉的思路一下子飘忽万里,竟至失神,连李影走到他的身边都不自觉。李影在他身后慢慢的搂住他,将下巴颏顶在他的后背说:“又担心李保国他们了?应该没有什么事的。”

“没事。我只是想我们可能还需要扩充兵力。这点人不能够打大战役的。”杨颉轻轻地说,他现在已经扩充兵力达到了2万人了。周边几个县的土匪杂团教门组织等等都被他用各种手段收复,并在军队里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大练兵,再一个就是整风运动,他的整风是高度统一思想,破除一切旧的思想,坏的习气,并严惩了一些恶习不改的士兵。江苏的一些地方游击队也被他收编,整编为10个野战团,武器严重不足。只是每天都在进行着严格的军事训练,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师长。师长。”朱龙哲的声音传来,语气里带着喜庆,杨颉一怔,和李影一起走向山下。朱龙哲笑着跑了上来,“好消息,好消息,保国有电报来了。”

李保国的电报简短的只有四个字:初三接货。

杨颉看着朱龙哲,笑道:“朱大哥,通知部队,准备行动。”

原来他们都做好一切的准备,作战方案都研究并下发到了参战部队,各部队都做了针对性训练。就等李保国的消息了。

正月初二,日照城里。海风侵蚀了古老地岩石,在城墙的根部印留下斑斑驳驳的岁月啮啃的痕迹。过年的安详让驻守的日军也得到了难得的修整,不要说入乡随俗,深受大陆文化影响地日本,对于年的概念也是相当在乎地。日照城外,一杆酒旗飘扬,三间草屋。几张方桌,一个勤劳的老汉。两壶浊酒,四碟小菜,五六个粗大的莽汉,正围拢了一个泥炉边烤火边喝酒谈天。门的对面就是石臼所码头,有一条石板马路直通日照城里,看惯了风月的老人,对门前的繁华似乎已经毫不动心了。码头前的铁丝网以及用铁丝网拉起来地警戒区。对老人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喝酒的一个大汉猛然站起来,举头看看门外,门外除了海风,什么也没有。

海风吹打着酒旗子,啪啦啪啦作响。刮过铁丝网,发出凄厉的呜呜鸣叫声。

正月初二,老人因为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