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不要这么说,真正受教的是我啊,你的诸多认识,令我是真正的受教了。对了,这次江宁营招募军士,我听说,孙大人和鹿大人很是支持啊。”
  “确实如此,要不是二位大人的鼎力支持,招募的事情,也没有如此顺利的,两位大人的嫡孙,都进入江宁营了。”
  回到官驿,孙承宗已经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
  “大人一定有好消息了。”
  “呵呵,这一次,老夫不辱使命啊,见到了户部尚书侯大人,侯大人听说是江宁营的事情,表示支持啊,只不过这借银子的事情,有一定的数额,若是五万两白银一下的,侯大人直接就可以决定了,但十万两白银,需要内阁批准啊。”
  “晚辈也想过了,直接去找温大人,这十万两白银,一定要借到的。”
  “嗯,老夫觉得,借到银子,没有多大的问题,其实这府库里存留的白银,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江宁县来的,就是拨付给江宁营十万两白银,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啊,对了,老夫还听说了,这次江宁营剿灭流寇,兵部提出来建议,奖励江宁营五万两白银啊。”
  “这奖励的事情,晚辈还没有想过。”
  “呵呵,应该想啊,斩杀了八十七名鞑子,按说奖励的银子,不可能达到五万两的,可朝廷提出来了这样的奖励数目,这里面,就饱含深意啊,你应该去体会一下,你是江宁营监军,不能够仅仅关注江宁县和江宁营的事情,还要多关注其他的事情,这次你去找温大人,就是很好的机会,老夫以为,江宁营rì后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朝廷的态度啊。”
  “大人说的是,晚辈准备立刻去拜访温大人的,借银子的事情,不能够耽误,晚辈一直都在江宁县,远离京城,对朝廷里面的事情,知之甚少。”
  孙承宗的脸上,带着笑容。
  “嗯,拜访温大人的事情,你去就可以了,老夫就不添乱了。”
  看见孙承宗的笑容,苏天成忽然感觉到,诸多的事情,包括朝廷内部的一些事情,孙承宗都是知道的,都是冷眼旁观的。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温体仁其人'

      《明史》将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悉数都列为了jiān臣,对于朱由检任用两人为内阁首辅,历来都是谴责的,甚至有不少的史书认为,明朝的灭亡,与两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也有完全不同的评论,说温体仁jīng明强干,清正廉洁,从来不与阉党交好,办事情也是干净利落的,至于说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之类的事情,只要是在官场上混的人,除非他一辈子不想有作为,否则不可能避免这些事情。
  穿越之后的苏天成,或多或少受到了历史书籍的一些影响。
  但他重点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具体的行动来体验。
  应该说,东林党和复社,对士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的一些认识观念,代代相传,为读书人所接受和宣扬,朝廷毕竟是读书人把握,历史也是读书人来记载,在这个过程中,谁知道有些读书人,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来记载历史的。
  苏天成对东林党和复社,已经是非常反感了,说得不客气一些,他要是做皇帝了,也会不遗余力的打压东林党和复社的。
  所以说,苏天成不会盲从。
  倒是有一种说法,他开始慢慢的接受了。
  明朝的灭亡,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东林党和复社难辞其咎,周延儒和温体仁之所以被丑化为jiān臣,是明末党政在遗民那里延续的结果。党领导和复社,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珩生不断,明末的大批士子文人。与东林党复社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他们在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竭力推卸东林党和复社的责任,周延儒和温体仁就成为了最好的替罪羊,当然,还有朱由检本人。
  所以说,政见上面的分歧、人事调整上面的倾轧、排除异己的做法。被上升到人品的高度、政治的高度,予以无情的批判。
  这样的情况下,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难逃历史的谴责,朱由检也成为了昏君。
  苏天成和朱由检的几次接触,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至少朱由检不是历史书中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朱由检身边的大臣,也绝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没有伴君如伴虎的担忧,而且,朱由检对大臣是很信赖的,这种信赖。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因为过于的信赖,过于的依靠,一旦这些大臣,做不好事情。辜负了期望,朱由检勃然大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朱由检不是很昏庸的皇帝,相反,朱由检一直都想着,能够很好的振兴大明,甚至以身作则,若是温体仁真的到了那样不堪的地步,朱由检岂会善罢甘休。
  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对于东林党和复社的印象。
  亲身经历的东西,实实在在。
  东林党和复社,推崇清誉和道德,这种推崇,到了公开攻讦皇上的程度,到了不顾天下苍生、不顾实际情况、不顾朝廷的政务的程度,到了一味的突出自身地位和认识,甚至以遭受廷杖为荣的地步。
  就说钱谦益和张溥,满嘴的仁义道德,说出来都是漂亮至极的大道理,听起来无从反驳,可惜他们说出来的那些大道理,过于的空虚,甚至是迂腐了。
  苏天成想起来东林书院强调的慎独,国家到了这样的地步,慎独能够有什么作用。
  更不能够容忍的是,东林党和复社,一味的复古,捍卫士绅富户的利益,这样的理论,贯彻到了实践中间,让有钱有权的人,越来越富裕,普通百姓越来越穷苦,贫富矛盾越来越突出,偏偏这些士绅富户,一毛不拔,愚蠢的保护自身的财产,加大力度盘剥百姓,终于导致了sāo乱的爆发。
  当然,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都不属于扶危定倾的人才,这是不能够否定的,不过,崇祯年间,这样的人才,一直都没有出现,这与个人的认识有关,与明末的政治气候有关,更是因为多年问题的积累,开始彻底爆发,大明朝已经是苟延残喘了。
  来到温体仁府邸的时候,天sè已经暗下来了。
  温体仁是苏天成的恩师,如果端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到紫禁城去找温体仁,那显得冷冰冰的,也不利于融洽关系。所以说,选择休沐的时候,到温体仁的家里,是最好的选择。
  温体仁带着苏天成,直接进入了书房。
  “坤元,听说江宁营在保定府招募军士的事情,很是火爆啊。”
  “禀恩师,确实很好,学生来到京城之时,已经招募了五千余人,原来计划一个月的时间,如今看来,半个月足够了。”
  苏天成内心暗喜,能够到书房来,说明温体仁是很看重自己的,这有利于结交关系,同时,温体仁的称呼,没有依照官场的惯例,这表明了,自己是能够得到诸多照顾的。
  “嗯,这是好事情啊,不过,你借银子的事情,是不是考虑清楚了啊。”
  “学生认真考虑过了。”
  “那好,有两个问题,你解答一下,第一,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很高,已经引发了一些不满,前些rì子,南京两大营的军士,已经有不小的意见,开始闹嚷了,朝廷正在尽力的维护,毕竟江宁营立下这么多的功劳,待遇高一些,说得过去,可你在保定府招募军士,还是按照在南方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北方的军士知晓了,找到朝廷不依,要求提高军饷,朝廷该如何的解释啊。”
  “恩师,学生想过这件事情,不过江宁营的规矩,早就定下来了,而且江宁营所有的银两开支,都是自行负责的,没有动用朝廷府库的银两,更没有侵扰百姓,从这个方面来说,江宁营行得正坐得直,学生的考虑,江宁营的职责不一般,故而待遇稍高一些,恩师说到这个问题,也是学生考虑不周,学生没有站在朝廷的高度,想到最多的,还是江宁营。”
  “你有这样的认识,是不错的,从激励将士的斗志出发,这样做完全可以,既然是早就定下来的规矩,骤然改变,也是不合适的,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四处宣传,好在你这次招募军士,没有提到军饷的事情。”
  苏天成点点头,温体仁站的角度不一样,想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在养心殿的时候,你说江宁营需要三年的时间,恐怕有些不妥,你是我的学生,我也就实话实说了,能够给你一年的时间,算是不错了,京城的压力太大了,流寇和后金的sāo动,都是在京师的附近,这样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