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豫再三之后。多尔衮没有下达全线出击的命令,这是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命令。
更加惨烈的厮杀开始了。
满八旗在火炮进攻的过程之中,没有遭遇到太多的损失,加之前方厮杀惨烈,军士的斗志被激起来了,故而冲锋的时候。显得很有气势,与迎面而来的江宁营将士的气势,不相上下,这就注定了一场惨烈的厮杀必将出现。
江宁营组建之初。苏天成的主要心思,还是阻止流寇的壮大和后金鞑子的声势,两个主要对手,流寇已经被江宁营剿灭了,剩下的就是后金鞑子了,至于说和明军展开的厮杀,这是以前没有计划的,只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苏天成称帝了,所以才要进行这样的厮杀。
也就是说,后金鞑子才是江宁营的主要对手。
洪承畴率领的三万大军,与后金鞑子厮杀的时候,感觉和气势都是完全不同的,下手也是毫不留情的,应该说和明军之间的厮杀,那是属于内部的争斗,一些明军放下武器之后,江宁营的将士不会赶尽杀绝,但面对后金鞑子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不是放下武器,一律都是杀无赦。
方圆五里地的范围之内,出现了两个大规模的战场,十几万人在这里厮杀,天空中看不见飞鸟,阵阵的黄沙都带有了血腥之气。
江宁营与后金鞑子很快胶着在一起了,双方的伤亡都在增加,可没有一个人后退,都是拼命朝前冲锋,都是与对手展开不要命的厮杀,随处可见落马的军士,相互抱在一起,拼命撕扯,想着置对方于死地,双方厮杀过去了半个时辰了,依旧看不出来高低。
山峰之上的陈新甲,接到了多尔衮的请求了,要求做好准备的另外五万大同边军,这个时候应该出动了,已经过了未时,冬天的特点是昼短夜长,酉时天基本就黑了。
陈新甲暂时没有理睬多尔衮的请求,从目测的情况来看,他知道多尔衮没有全面出击,但这不能够说多尔衮的安排是错误的,从大半天的厮杀之中,陈新甲已经感觉到了,这场重大的战役,不可能在一天时间之内,就决出胜负,或许多尔衮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在战斗推进到后面的时候,可能是正确的做法。
五万的大同边军,陈新甲暂时不想动用,从江宁营的排兵布阵来看,肯定还有一路大军,等着这五万的预备队,若是在这个时候,将预备队拉上去了,那就是排出来了所有的兵力,万一不能够取得战局的优势,后面就真的不好说了。
惨烈的厮杀已经令陈新甲适应了,他命令传令兵,给王道直下命令了,不管遭遇多么惨重的伤亡,都必须要顶住,绝对不能够出现崩溃的局面,这是底线,若是出现了溃败的局面,影响到整个的占据了,陈新甲不会饶了王道直,尽管王道直的身份不一般,他也会拿出来尚方宝剑的。
陈新甲从初期的震惊,慢慢变得冷静起来,他果断的做出来了决定,今日的战斗,不会派出五万的预备队了。
主动撤出战斗的,居然是江宁营,这令所有人感觉到吃惊。
这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当然做出来这个决定,苏天成也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第一天的战斗,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至少给予了五万大同边军重创,可与此同时,江宁营的伤亡也是不小的,若是继续坚持下去,对来日作战是非常不利的。
江宁营的软肋很是明显,从兵力上面比较,明军和后金鞑子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至少还有七万的联军没有动作,可江宁营只有一万将士了,这就是江宁营做大的软肋,卢象升率领的四万大军,至少还需要两日的时间才能够赶到,所以说第一天的厮杀,不能够伤了元气,否则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就难以坚持下去了。
对于江宁营的主动撤退,陈新甲、王道直和多尔衮都是猝不及防,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从战局上面来看,江宁营占据了不小的优势,若是坚持下去,说不定王道直率领的五万大同边军,都难以坚持了,面对这样的局势,江宁营为什么会全线撤退。
撤离战斗的同时,依照惯例,双方都要打扫战场,将阵亡将士的遗体带回去,这是规矩,不需要商议,大家默默遵照执行。
对这种局面不适应的,是多尔衮,在他交战的思维里面,胜利者才能够打扫战场,失败者是没有资格的,至于说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双方就继续的厮杀,只到决定出来了胜负。
战场上的情况是惨烈的,收拾战场的军士,情绪都不是很好,但双方都没有继续交手,忙着收敛自家兄弟的遗体,将一些身负重伤的兄弟抬回去医治。
这一幕给予了多尔衮巨大的震撼,他亲自参与了打扫战场的事宜,这在以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身为后金的亲王,怎么可能做这些事情。
多尔衮询问了江宁营的将士,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回答令他沉思了好长的时间,一名江宁营的军官开口说了,这是皇上的要求,战场上必须要尊重对手,惨烈的厮杀之后,也不能够忘记了自身的文明礼仪。
这个回答,令多尔衮真正的感觉到后怕了。强大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军队的骁勇只是一个方面,江宁营的将士能够尊重对手,能够在惨烈的厮杀之后,还体会出来大度的胸怀,这样的军队,谁可以战胜。
也正是因为这次参与了打扫战场,令多尔衮萌生了退意,他认为大明朝廷的覆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是不可能避免的,大晋王朝必定要彻底的取代大明朝廷。
至于说大清国的退路,多尔衮暂时没有想到那么多,可能也是因为这后面的事情,不好设想,不管怎么说,目前的情况之下,大清国恐怕难以与大晋王朝抗衡,唯一能够着力的地方,就是趁着这个时机,在辽东有一番作为,尽量多的占领土地,而且入关对大明诸多地方进行大规模的劫掠,以此来集聚财富,增强实力。
在沧州的作战还是要继续的,但作战的思路必须要发生改变,不能够与江宁营面对面的硬拼了,这样下去,正白旗和镶白旗将遭遇到重创,毕竟满人不多,满人勇士更是需要战火的培养,让诸多的勇士在沧州丢掉性命,太可惜了。
回到营地之后,多尔衮见到了陈新甲派来的传令兵,这一次他没有客气,告诉传令兵,自己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等到处理完毕之后,直接到沧州城去。
传令兵没有想到多尔衮是这样的态度,楞了一下之后,转身离开了,反正他不能够进入到后金鞑子的军营里面,任务已经完成了,而且亲自见到了多尔衮,至于说多尔衮的态度,那可不是他能够左右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沧州血战(12)'
江宁营历来强调首战必胜,这对于今后的作战将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苏天成也一直都是这样强调的,可沧州之战的开始,却不是这个样子,大半天的厮杀下来,江宁营没有占据到明显的优势,更不能够说对手是失败了。
洪承畴、渠清泽、刘铁汉、贺人龙、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等人,集聚在中军帐里面,每次的战斗结束之后,江宁营对于具体战斗的总结是少不了的,这也成为了习惯,而且诸多的将领是有什么说什么,在战场上厮杀的感受和建议,完全可以说出来,包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合理的建议被采纳,不合适的建议也会有解释,但绝不会因为有人提出来了建议而遭受训斥的。
这一次的情况有些例外,苏天成首先开口了。
“朕知道今日的战斗下来,你们都是不满意的,思考朕为什么会主动提出来撤离战斗的事宜,情况你们也是清楚的,朕不想做多的解释,可有些数据,朕还是要说出来的,今日一战,江宁营阵亡将士六千余人,重伤三千余人,总计不能够参与明日战斗的将士,达到一万人左右了,这相当于我们七分之一的力量,可能有人会说,对方的损失比我们要大得多,朕就知道贺人龙与艾能奇在埋怨,他们带领的三万将士,损失是最大的,伤亡是最重的,可他们取得的战果也是最为辉煌的,对手五万大同边军,接近于崩溃了,这等的情况之下,撤出战斗。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可我们的眼光不能够局限于这一次的战斗,我们需要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撇开伤亡的情况以及战场上的优势不谈,有两点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明军和后金鞑子,尚有七万人没有投入到战斗之中,其中包含有两万的后金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