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伍中的翁同龢心情最为复杂,身为帝师,即为同样身为汉人的沈从云受到的待遇赶到不满,同时又对沈从云一直摇摆的态度感到失望,所以清流们私下串联要找机会弹劾沈从云的事情,翁同龢也没有拦着。
“能弹劾一下也许是个好事,悠悠众口之下,由皇上出面替沈从云说话,使其感恩或许效果会更好。”翁同龢在心里这么想的时候,脸上挂着从容的微笑,跟在三个满人的军机之后,目光朝正在快步上前的沈从云望了过来。
“沈从云见过各位王爷、中堂。”沈从云不过是作势打个千,指望着有人上前来扶一下,也好趁机站起来,结果这帮孙子一个一个的都巍然不动,倒是心安理得的受了沈从云这个理,然后奕匡笑嘻嘻的上前,亲热的拉着沈从云的手道:“子归啊,来,本王给你引见一下,这位是……。”
要说这个世道的礼节,沈从云多少有点陌生,这些日子没少私下请教身边的人,一番见面下来倒也算的上是中规中距的,没出啥岔子。
一番引见后,奕匡搬出圣旨来,当着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宣读了圣旨,赐黄马褂,授总督衔、领巡抚职,还有练兵权,放出去以后就是一方诸侯的意思了。一干百姓听的兴奋不已的时候,汉族官员们多少露出一点不忿的神态来,虽然沈从云是李鸿章的人,清流们看着多少有点不顺眼。不过朝廷这样对待一个立下大功的汉官,多少让其他人心里微微的凉了一凉。放到越南啊,荒蛮之地啊。
沈从云恭敬的接了圣旨后,上万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一起叫起好的有,鼓掌的有,吹鼓手们更加卖力,场面还真的叫一个热闹。
领了圣旨进宫面圣,前面有内侍带路,有几个军机陪着,要说这面子是给足了沈从云,可惜实惠的东西几乎看不见,一年60万两银子,刚毅那边分了30万,估计是指望不上了,老实的听刚毅的或许还能落下个三瓜两枣的。直接拨给沈从云的30万,一层一层的往下走,沿途雁过拔毛的,到了沈从云的手上,还能剩下7、8成就偷着笑了。
好在沈从云现在心态正常,对户部的银子抱着有就是白来的这个心态,倒也能坦然面对。跟着军机的老爷们进了宫,沈从云总算是看见了历史曾经试图变法图强的光绪皇帝,自同治以来,清朝实际上的掌权人慈禧。
慈禧和光绪是在养心殿接见的沈从云,这地方属于皇帝和后宫的居住地,算是内宅了,所以规格还是比较高的。
光绪皇帝给沈从云的第一影响,就是苍白瘦弱,一种类似营养不良的苍白。历史上有野史记载说光绪皇帝小时候吃的饭都是嗖的,不知道是否是讹传。不过从光绪的面向看起来,多少显得有点病态,尤其是脸上激动的潮红,显得即兴奋又惶恐,这是因为慈禧在的缘故吧,沈从云从心底里可怜这个皇帝。
“臣沈从云,见过皇上、太后,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口称万岁千岁,三呼九叩的礼节是必须的,而且还要表现的诚惶诚恐,少有不慎就是大不敬的罪名,杀头只是瞬间的事情。
“快快平身!”光绪脸上的激动和欣赏不是装出来的,不过说完话以后,回头看了一眼慈禧,回头后目光里的恐惧也是真的。
沈从云没有立刻起来,而是依旧跪的很恭敬的样子,堂内安静了莫约十几秒以后,慈禧才满意的笑道:“起来吧,皇上都说话了。”
“谢皇上,谢太后!”沈从云这才慢慢的爬起来,微微的弯着腰,没有直视面前两位。
“赐座,抬头说话。”慈禧的声音听起来,感觉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阴狠歹毒的感觉,倒是透着一股亲和力,而且还很好听,当个播音员啥的绰绰有余。
慈禧给沈从云的影像印象,只有网络里的几张黑白照片,还都是慈禧晚年拍的。黑白照片里的光绪的几个妃子,看起来是在有点惨不忍睹的感觉。沈从云曾经恶意的猜想,是不是清朝皇帝的审美观出了问题。后来理智的一分析下来,光绪的皇后是慈禧硬塞给他的,容貌上和恐龙沾边就不足为奇了,要不怎么光绪都不待见皇后呢,至于那些妃子,以光绪的处境,呵呵,不提也罢。
晚年的慈禧,从照片上透着一股威严的阴狠,不知道是不是能排除后人PS过的可能。面前的慈禧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和真实年龄颇有差异,应该是保养的好的缘故。脸上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很难和阴狠歹毒扯上关系。要不是沈从云是后来之人,知道面前的这个女人是个什么货色,没准真的被这表象上的视觉效果给迷惑了。
凭心而论,慈禧长的还是挺漂亮的,岁月似乎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至少沈从云看不到风霜的痕迹,只能恶意的猜度,慈禧宽大的衣裙里面,肚子上的赘肉和松弛的肌肤一定非常的恶心。
一番安慰激励的场面话之后,慈禧问了一些关于战事和谈判的细节,沈从云一一的恭敬的回答,并简单的分析了一下中法之战以及谈判能成功的原因。
半个时辰后,慈禧发话道:“皇上一直惦记着和你好好谈一谈,哀家乏了,先回去歇着了,时候不早了,皇上也别太辛苦了,沈大人一路舟车劳顿的,早点放人家回去休息。”
“恭送太后!”众人齐声高喊中,慈禧离开了。慈禧一离开,光绪皇帝的眼神立刻就活跃了两份,回头朝一干军机道:“翁老师和沈大人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喳!”
这个场面,沈从云见了心里真的是暗暗叫苦,不住的骂翁同龢多事,要不是他在其中搅和出馊主意,皇帝能壮胆留下自己么?
“沈大人的字是叫子归吧。”
“正是!”沈从云急忙站起回话,身后这把椅子,今天说一次话起来一次,真正做踏实的时候几乎没有,骑马旅途已经够累了,现在又这么折腾真叫一个累了。
“呵呵,沈大人坐着说话就是。”光绪的心情看起来不错,按说光绪今年十五岁了,按照清朝的祖制,16岁就要亲政了,难怪小皇帝已经有点跃跃欲试了。
可惜,如果不是有慈禧这座大山的存在,光绪皇帝没准还能是一代有为的皇帝也未必,不过就甲午之后那个溃烂的中国,就当时的局面而言,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局面了,就算戊戌变法得手了,恐怕中国的振兴之路,也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罢了。
第一部…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 偷梁换柱
慈禧虽然离开了,可是皇宫里头有多少耳目,谁能说的清楚。越是单独面对光绪,沈从云的心情便越是紧张,生怕光绪一激动,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连累了自己就完蛋了。
“臣遵旨!”沈从云顺着光绪的话,慢慢的坐回到椅子上,感觉到有人正在注视着自己,不用看都知道是翁同龢。
翁同龢是科举的出身,文章学问是好的,还写的一手好字。可惜,翁某人的人品胸襟就差了那么一点了,宦海一生也没啥大作为。翁同龢这一生最成功的事迹,可能就是拖了北洋水师的后腿,成功的断了北洋水师的奶,间接的帮了日本鬼子的忙。
翁同龢与李鸿章,后人看来似乎都不是啥好鸟。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李鸿章是合肥人,翁同龢是常熟人,这副对子对仗工整的同时,似乎也在向后人传达了一个信息。至少在翁李二人宦海沉浮的那个年代,世人对二人的评价不高。
沈从云以为,翁同龢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无时不刻的想着打压国防力量的支柱淮军和北洋水师,这其中固然有满清统治集团的纵容和刻意而为的成分在内,但更多是看见了翁同龢这个人,缺乏远见和胸襟,对世界格局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翁同龢的拉拢,沈从云敬而远之。
光绪平静了一下情绪,露出有点做作的老成,笑道:“沈从云,你是从西洋回来的,你能不能谈一谈,西洋的为什么强?大清朝为什么弱?要想改变现状,该怎么做?”
这话问的沈从云冷汗直冒了,偏偏皇帝问话,不回答还不行。可是怎么回答呢?沈从云有点犯难了,难道直接告诉光绪,清朝没救了,至少目前的体制下清朝要振兴是没可能的。要改变,就得从体制下手,就得彻底的推翻帝制,就算是君主立宪在中国也未必能行的通。
推翻帝制,这就是要变天,要挖爱新觉罗的祖坟了,这话往外说,直接就能拉到菜市口,斩立决,没商量。
说实话是不行的,是要倒霉的。
皇帝的问题,终究还是要回答的,沈从云思量了一番,恭敬的拱手欠身道:“禀皇上,决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