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拉丁美洲的商品虽却比英国少。这又说明,那时在这一领域里,英国人的事业心与魄力都不如德国人。
德国同拉丁美洲的贸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因英国的封锁而处于停顿状态,可是到了1938年,德国却供应了拉丁美洲进口额的百分之十六点二。与此相比,美国在那一年的供应量是百分之三十三点九,英国是百分之十一点七。同年,德国购自拉丁美洲的商品为拉美出口额的百分之十点五,美国是百分之三十点二,英国是百分之十六点八。德国对巴西和智利的贸易突进取得的成功最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这两个国家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场,此种地位到了1936年便被德国取代了。上述数字表明,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美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而从英国手里取得的在拉美对外贸易中的最高地位,正在受到德国的决定性挑战。尽管美国由于它的一切经济活动规模宏大,具有由积累而成的固有的有利条件,它在拉丁美洲同德国的经济竞争中却受到阻挠。这便是,美国国内的农产品生产者要为自己保留国内市场,而制成品生产者则要使拉丁美洲能以农产品来支付他们希望卖给它的制成品,两者之间便发生了利害冲突。这种冲突德国虽然也有,但不象美国那样尖锐。
德国掌握的第二张牌是它在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的人口中有着重要的德国成分。这张牌在炮制了柏林…罗马轴心并扩大为柏林…罗马…东京三角同盟以后而力量更强了,这是就其侵略性的伙伴关系在拉美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而言。因为在上述三个拉美国家的前两者的人口中,有着不少意大利人的后裔,而在巴西则有不容忽视的日本人的后裔,此外在太平洋沿岸的几个拉美国家中也有此种情况。在轴心国所策动的国旗随着贸易而飘扬的计划中,这些“归化的”拉美人无疑是占有突出地位的。但是德国商业渗透的策略在拉美和东欧所取得的迅速成功很快便开始自行消失,正如对方同样快地看到它在历史的第二页中就必然会遇到种种不利,所以,同样也正由于德国策略的富于侵略性,它在拉美和美国的政治渗透也势必招致自身的失败。
拉美各共和国自最初实现独立以来,其中大多数国家虽然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没有实行过民主治理(除纸上谈论以外),它们却有自己的那一套政治倾向,象美国的一样,同纳粹德国或法西斯意大利的极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它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动力是一种宪政期以前的散漫的个人主义,而不是组织严密的宪政期以后的集体主义。历史上与此相似的是同时代的西班牙的无政府主义、十九世纪法国的波拿巴主义、十六世纪它们自己的征服者的狂飙思潮,以及中世纪宗派间的世仇,浸淫而成为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城邦国家的不时杀伐的独裁统治。一种土生土长的拉丁美洲独裁制,不同于由一个领袖训练成一党阵容的法西斯…纳粹式的政治组织,1938年5月热图利奥·瓦加斯总统同巴西法西斯党员之间的一场冲突就说明了这道鸿沟。这一夭折的巴西极权主义运动有人怀疑是在柏林的指示下由巴西籍的德国人煽动起来的。确实,有些在拉丁美洲入了当地国籍的德国人也具有纳粹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德国移民比在美国的更容易脱离大众而以优秀民族自居。不过在那些为着要保持德意志国粹而苦心维持独立的德语学校和社团的德国人中,大部分仍然还是他们各自定居的拉美国家的忠实公民。另有大部分则驯服地同化了,这强烈地表现在天主教徒的德国移民中,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宗教上的阻力使他们同自己的拉美同胞分开;这也是绝大多数意大利移民的心理状态,他们觉得将一种拉丁系语换成另一种拉丁系语并不困难。至于在宗教问题上,他们不是单纯的天文教徒,便是熟谙世事的法国派自由思想家,后者对拉丁美洲本地的知识分子也颇有影响。
因此,尽管轴心国在拉丁美洲有几张硬牌,一向玩得也颇成功,但在1939年已有迹象表明,它们可能开始要输了。不仅是经济竞赛要输,政治竞赛也要输。然而此种挫折完全可以凭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1933年在德国本土,希特勒就在人心有利于他的高水位开始退潮的时刻,突然赤裸裸地凭借必要数量的暴力袭击而达到了他的目的。由于这个原因,在拉丁美洲,正如在欧洲一样,是不可能不考虑军备和战略的,而从地缘政治的观点看来,南美自“凸出部”以内的地区,是西半球的、因而也是美国的致命弱点所在。
在一张按麦卡托投影法画的地图上。一个不懂航海的人看来,西半球似乎是另一个世界,它自成一体,同世界的其他地方不相联接。但在1939年的一名飞行员看来,或者甚至可以说,在1500年的葡萄牙轻快帆船队中的一位舵工看来,地图上的地理分布情况便是另一个样子了。当时葡萄牙的一支轻快帆船队,在试图绕过非洲西边的凸出部前往印度途中,偶尔驶入巴西东边的凸出部,于无意中发现了南美。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看来,巴拿马地峡不是蜂腰,连脐带也不是,而只是政治地理方面的一项奇迹,它给人以一种假象,好象两个大岛是一个整体——一个与西非的一端隔海相望,另一个则与世界唯一大陆的东北亚的一端望衡对宇,每个岛屿都与自己相对的大陆一角又联接得那么近,至少同相隔加勒比海的其他美洲岛屿一样近。
前面已经说过,巴西凸出部以南的南美东南海岸,其海路距英国和德国的港口是同距美国的港口同样近的。时至1939年,南美和西欧之间除这一条海上商业航线外,又开辟了一条经由达喀尔的空中商业航线;民用航空既已畅通,继之而来的将是军用制空权;德国人已在为下一步铺平道路。他们在拉丁美洲本土雄心勃勃地开辟并成功地经营着几条空中航线。与此同时,北美同亚洲的联系则是行驶汽轮的航线,从旧金山和温哥华驶往横滨和上海。比起西班牙大帆船第一回开辟的从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驶往菲律宾的马尼拉那条太平洋运输线来,这是一条较短的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使用“纽带”加强了这一条海上航线,因为“‘纽带’虽轻如大气,却坚若铁链”,它沿着落基山脉东麓的一系列新机场,从大陆美国飞越不列颠哥伦比亚,进入阿拉斯加,再继续往前,然后跨越西伯利亚上空而进入苏联的心脏地区。当笔者撰写本文时,即1951年,通过此种空中焊接方法,把北美之岛与旧世界大陆结成一体,其前景看来还大有发展。当北极上空为航空技术所征服时(看来是要被征服的),北美会发现自己在该大陆欧亚一边立即要接触的,不只是阿拉斯加几乎触及西伯利亚的那一块地方,而是由此向东,直达遥对北角的格陵兰东海岸;沿着一条几乎长达三千英里的空中边界线,美国、加拿大和丹麦所属的极北领土,都会和苏联的极北领土相接壤。
在撰写本文时,因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地缘政治后果,在美国虽然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在1939年,绝大多数美国人或许都会把这些后果认作只是疯狂的德国理论家异想天开的梦想,没有严肃的事实依据,因而不予理睬。在此种情况下,美国总统就要做说服工作,劝导他的同胞接受自己和他的负责的海陆军顾问已经显然看到的严酷事实,并据此有所行动。
罗斯福总统于1939年1月4日向国会发表一次讲话,那是为行将在1月12日递交国会的国情咨文中所提出的海军、陆军和“民用”航空预算——除已在编制中的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庞大防务计划外——铺平道路。
'他说'在我们的周围,到处蔓延着不宣而战的战火——军事的和经济的。在我们的周围,到处是日益增大的杀人武器——军事的和经济的。在我们的周围,到处是新的侵略威胁——军事的和经济的。
来自国外的风暴直接向我们的三项制度提出挑战,而这些制度美国人不可须臾或缺,现在一如既往。首先是宗教。它是另外两项——民主和国际信义——的源泉。……
我们知道,如果新的暴力哲学将包围其他各大洲并侵入我们自己的大陆,我们美国人的遭遇将怎样。我们并不比其他国家更能承受同我们的信仰和博爱相敌对的包围。因此,幸运的是,我们这个西半球在一个民主政体的共同理想之下,拥有丰富多样的资源、相互尊重与和平相处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