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起决定因素的问题引起的,因此在本章中对这个俄国军队进入波兰的权利的问题作一些论述是合适的。
我们已经看到,早在4月间当贝克在伦敦时,他曾坚决拒绝考虑把波兰对俄国的义务加以任何扩大,但是并没有在接受俄国的军火和原料援助这一问题上表态。贝克从伦敦回到华沙以后,英法两国大使都认为波兰的舆论正在倾向于接受俄国技术方面的帮助。不过,政府的政策,正如外交部的一位官员在7月的第三周解释的部样,不是要求俄国帮助(这样的一种要求,人们认为只能“使价格上升”),而是悄悄地试图改善关系,盼望俄国人会发现,慷慨地以军火和军事物资援助波兰是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的,如果波兰真的同德国打起来的话。
早在5月间,波兰驻莫斯科大使曾与莫洛托夫有过一次亲切的会见,大约在这同一时间,贝克也与俄国的外交副人民委员波将金在莫斯科举行过一次会议。波兰政府相信,俄国人对于在这些会谈中所作的波兰愿意与俄国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的解释是满意的。波兰政府不时被征询关于英法政府向俄国人提出的各种方案的意见,而它则不从中制造什么困难。它的态度是,它不愿阻碍西方国家与俄国进行的谈判,只有在直接牵涉波兰的事情上才有所保留。不过,在6月初它就已说清楚,任何规定由苏联给予波兰援助的协定,如果是背着它签订的,将不予接受;这种安排必须由波兰人和俄国人直接讨论。
在英国、法国和俄国政府之间的谈判中,不时要提到俄国军队穿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的通行权问题,但直到8月中为止它并没有成为关键性的问题。8月14日在莫斯科的法英两国军事代表团与俄国军事代表团的一次会议上,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被问到,如果俄国在一场反对德国的战争中与西方国家合作,俄国的行动计划大致上是怎样的。他的回答是,由于俄国与德国或西方国家没有共同的边界,他“只能穿过波兰或罗马尼亚来采取行动”。然后他问道:俄军是否将被“准许(一)穿过波兰领土,特别是穿过维尔诺山口,以便向东普鲁士移动,(二)穿过波兰的加里西亚向前推进,以便同敌军接触,(三)使用罗马尼亚的领土,如果德国进行侵略”的话。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不含糊的回答”,他说,继续军事会谈将是毫无用处的,俄国代表团不能够“向它的政府建议参与一桩如此明显地注定要失败的事业”。英国和法国的军事代表团建议,俄国政府可以自己去要求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回答它的问题;但是俄国人更希望由西方政府来担负起这个责任。
英法政府决定首先与波兰政府讨论这个问题,并把整个情况坦率地摊给他们。8月15日在巴黎与波兰大使的一次会见中,博内强烈要求波兰政府同意,不管是以他们所喜欢的任何方式,都应准许俄军进入波兰领土;他认为“如果波兰受到攻击,而它竟拒绝采取将决定有效地组织(一条)东方战线的成败的步骤,那是不可想象的”。在此阶段,法国人对获得波兰方面一个表示同意的回答是抱有希望的。但是这种乐观,当讨论转移到在华沙进行时就证明是没有根据的了。波兰的观点,正如8月18和19日波兰总参谋长向法英两国陆军武官和贝克向英法两国大使所解释的那样,简单一句话就是俄国人靠不住。他们可能会不遵守他们承担的义务或者不能保守重要的秘密。尤其是,他们可能仅仅为了他们自己的隐蔽的动机而想去占领波兰领土上的两个走廊,并不真正打算使用军队来抗击德国。波兰政府8月19日经过考虑后作出的回答是,它决不同意给俄国军队以通过波兰领土的权利。贝克似乎并不排除,到迫不得已时波兰也许会改变态度的可能性。总参谋长斯塔希耶维奇也说,战争真的开始后,参谋本部的反对将失去份量。但是,事情很清楚,在政治上反对让俄国军队在战争爆发之前入境,甚至也反对事先同意在战争爆发后让他们进来,波兰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以致很少有机会能及时地改变它的政策,以避免英法俄谈判的失败。
人们怀着失望和愤怒的心情接受这一来自华沙的消极的反应,特别是在巴黎。甘末林8月21日曾向英国陆军大臣极为热烈地谈到波兰人的愚蠢。他指示驻华沙的法国陆军武官以非常明白的语言再去向参谋本部讲一次。诺埃尔也遵照法国外交部的指示去作出暗示:如果波兰继续反对让俄军进入,法国也许就不能履行它的保证了。法国人也想到,不要过于认真地看待波兰人的反对也许就能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他们认为,贝克的真正愿望也许是让这个问题能够背着他得到解决。贝克已经为这种解释漏出了话音,因为他为了逃避与俄国谈判失败的责任,已同意不把他的消极的答复通知俄国政府。法国政府因此批准了法国驻莫斯科大使和法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杜芒克将军的建议,即对是否准许俄国军队穿过波兰领土的问题,应该给予一个“在原则上肯定的答复”,但俄军在波兰与德国交战之前不得越过边界。杜芒克被授权进行“谈判和签署一项最能符合共同利益的安排,但必须经法国政府最后批准”;英国政府也被强烈要求去向在莫斯科的军事代表团发出同样的指示。
英国政府觉得这样把波兰的否决压下去,理由并不充分——即使,如果它不去照法国那样做,它将因此被莫斯科和柏林看作是与法国步调不一致。而且它也许已经比法国人更清楚地看出了这样的一些迹象,即俄国人现在已经决定了他们的行动路线,因此极不可能由于最后一分钟的让步而加以改变。无论如何,英国在莫斯科的军事代表团团长海军上将德拉克斯并没有接到指示,要他在下一次与俄国人的会议上支持杜芒克的陈述。杜芒克因此在8月22日的晚上单独去会见伏罗希洛夫,后者告诉他说,他对来自巴黎的“肯定的答复”不感到满意,他认为这是不够的,而且伦敦方面也还没有答复。伏罗希洛夫还拒绝在“政治局势”“更加明朗”之前再次会见这两个军事代表团。这当然指的是前一天晚上宣布的、里宾特洛甫将在几天之内前来莫斯科签订一项德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件事。这项宣布的结果之一是,法国政府决定对波兰政府重新施加压力,要它同意俄国的要求,希望即使不能阻止德俄条约的签订,也许还可以限制这个条约的范围,使它同俄国也许仍旧准备承担的对西方国家的义务相一致。英国政府同意在华沙采取一次新的外交行动,并在8月23日付诸实行。贝克自己的看法是,俄国人已把进入波兰的权利作为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权利是不会给予的,既然已决定与德国人“在一起”,就需要有一个与法国人和英国人“分手”的借口。不过,贝克也意识到需要做任何可能做到的事来尽量缩小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的影响,他最后被肯纳德和诺埃尔所说服,同意授权杜芒克在莫斯科发表如下的意见:“我们确实认识到,如果为反对德国的侵略而共同行动,彼此合作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其技术方面的条件可随后由波兰和苏联双方加以解决。”法国政府把这看成是波兰方面的一个大转变,认为局面也许还可以挽回;英国政府虽然不象法国人那样感到大有希望,也同意德拉克斯应该支持杜芒克去告诉俄国人说,波兰将“在某种情况下”准许俄国军队通过。不过要使这个信息产生任何效果已经为时过晚。俄德条约于8月23日签了字;8月25日,伏罗希洛夫告诉杜芒克和德拉克斯说,在这种新的政治局势下面继续英法俄会谈是没有意义的了。
8月19日博内曾向英国驻巴黎公使建议,推迟签署与波兰的政治协定也许能提供一个对波兰人施加压力的手段,迫使他们同意俄军入境。但是这样的一种策略伦敦并不赞同。当听到一项俄德条约将要签订时,贝克让肯纳德知道,这不会使波兰的态度有任何改变,但他表示担心,这也许会削弱法国和英国的舆论,并显示出西方与波兰政府在政策上有分歧。因此在8月22日,英国政府发表一项声明,宣称俄德条约绝不影响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他们决心要予以履行。次日,贝克要求加快英波协定谈判的最后阶段,以便协定能在最短时间内签字。波兰人怀疑得很对,俄国人同德国人正在考虑做一桩牺牲波兰的交易,他们希望英法发出一个决心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