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稍加沉吟,道:“就拨五百护军,明日启程,护送回京城。左右现下无事。你也跟着回京。见了你母亲。就将太后赐之事如实告之。”

曹颙听了,心中纠结不已,价值百万的财财物,已经让人心里没底;这又加上五百护军相送,就越发惹眼了。

偏生这财物。是按照太后遗命,“赐给”他母亲的,并不属于他所有。他有资格代母亲领受,却没资格自作主张;跟皇帝客气客气。

他只能做老实状,乖乖领旨。

十六阿哥在旁。里寻思着,这财物也“赐”了,内侍也“赐”了,剩下得是不是就要“赐”人口奴婢?

没想到,却是猜个正着。这些袭佐领。与爵位不同,不用降袭。

曹家本是正白旗包衣,曹颙的父祖辈也是世袭包衣佐领。等到曹家抬到正白旗满州旗。这每旗人口数、佐领数都是固定的,曹家虽仍领着佐领的俸禄,但是并没有管辖旗人,世袭佐领已变得名不副实。

如今,这一句话,就是给曹家一今天大恩典。

说起来,曹家原本的世袭佐领,在内务府包衣三旗,身份低微,这管辖的也是内务府世仆。

如今。抬到满洲八旗,这些袭佐领的分量就今非昔比,在八旗中就有了领兵权与参赞旗务的权利。

曹家虽在入关前就入了旗,但毕竟是汉人。这份恩典,就显得格外不一般。

在八旗中,能得到这样恩典的汉人,一个巴掌数的过来。曹家不是后族。没有军功,这样的恩典,只能说“旷世天恩”

康熙兴致勃勃。曹颙真是胆战心惊。

就算要施恩。也当慢慢来,这接二连三的,真是怕人。

想都不用想。等消息传回京城,这曹家又耍成为权贵茶余饭后的谈资。

十六阿哥见康熙脸上的“慈爱”都想翻白眼了。

还想怎么着?就差要昭告天下,曹家伯太夫人身份尊贵,是正宗的金枝玉叶。

他就不想想。数十年不闻不问,这一朝加恩。难道他还等着女儿“感恩戴德”地磕头谢恩?

别说现下曹颙还糊涂着。李氏更是不会知晓内情;就算李氏晓得了,他怎么解释这突如其来的‘父女情分’?

外人可以猜测君心。探究一二;也可以以讹传讹。当成闲话。这局中人该是什么滋味?

只要没有明文天下的公主册封旨意,李氏固然是天家血脉,也是“私生女”身份。

就算金银财务给了,太监派了,李氏的身份,也还是曹府的伯太夫人。

见了内廷女眷。贵人以上,她都要行礼;见了外头的诰命,就是国公府的侧夫人,她也要屈居人后。

厚爱越多。只能让她身份更尴尬。

之前羡慕这位姐姐得皇父青睐,现下十六阿哥想通透,只能跟着叹气。

怪不得曹颙自打昨日开始,眼神就晦暗难明,丝毫不见欣喜。

这般“加恩”固然能圆了皇上的慈父心,却是扰乱了曹府的平静。

京城,国公府,内院上房。

李氏拉着曹颐的手,脸上满是欢喜,长吁了口气,道:“佛祖保结。总算是好消息。寿哥儿已经七岁,是该添个小兄弟了。”

曹颐脸上也尽是温柔。轻抚了小腹。道:“晓得母亲惦记,才得了消息,就使人跟母亲报喜。原想着再等一个月,扎胎稳了,就回去看母亲。倒是劳烦母亲来看女儿。都是女儿不孝。”

李氏拍了拍她的手,道:“我的儿,你还是好好养着,我还没到老的迈不动步儿。这一胎亲家太太盼了好几年,如今终于怀上,也不枉老太太吃斋念佛求了这许久。”

曹颐点点头:“是啊,婆婆虽没说,可我们爷独子过继。固然是皇上恩典,但是总要有子孙承继公公香火。”

有句话她没有对李氏说。那就是这一胎要不是儿子,那她就要主动为丈夫纳两房良妾繁衍子嗣。

不是为了昭显贤良,只为了报答婆婆十几年视如己出的慈爱。

婆婆上了岁数,总不能让老太太见不了孙子就闭眼。

虽说按骨肉说,寿哥也是老太太的嫡孙,但是这过继到国公府,就是国公府的小少爷,不是老太太的承继孙

李氏哪里想到女儿中想这些,笑着说道:“上回你同你嫂子就赶到一块儿。这会儿又赶到一块儿,你们姑嫂两个倒是有缘。咱们家真是双喜临门,”

此时,她对于康熙的“恩典”还一无所知,并不知道,这不久后,曹家的“喜事”就跟响鞭一样。霹雳扒拉了!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九章 “筹备”

因为次日就要起行,十六阿哥与曹颙顾不得一夜没合眼,又忙活小半日功夫。不为别的,就为那装了十万两银子的八口箱子。

那八口箱子,块头不大,每个却重八百多斤,五、六个青壮才能抬得动。卓礼克图亲王来说,带着不少蒙古奴隶,搬运这些,

那些奴隶连汉话都不会说,也没有几个会去寻思主人家到底装什么。

这由八旗护军送这批财物回京,就算先装好了车,不用他们搬运,但是一辆车只拉一口箱子,谁都会觉得蹊跷。

曹颙与十六阿哥想到这点,就从内务府又腾出二十多口箱子,将这些金子分装,箱子里空余的地方,就用砖头填充。

如此一来。一口箱子两、三百斤,就算旁人觉得沉,也只会想到是银子。与十六阿哥让人对外说的,十万两银子的数目倒是大概齐地对上了。

曹颙虽领了皇命要回京,但是他毕竟不是早先的侍卫,这户部还有些差事要交接出去。

因此,待他回了帐子,沐浴更衣,用了午饭后,便去四阿哥的帐子回事儿。

四阿哥并不在帐子里,听说被三阿哥请去,同几位内务府大臣,安排近日行围之事去了。

左右还有半日功夫,曹颙也不着急,就先从四阿哥行帐出来,回自己的帐子。

小满站在帐子口,正睡眼朦胧地同田公公身边那两个小太监说话。

田公公坐在帐子前的凳子上,佝偻着身子,眯着眼睛晒太阳,就像个慵懒的老猫。

曹颙这才想起来,早晨在御前时竟忘了回田公公这茬。他不由抚额,都是被康熙护军相送、佐领下人给闹的。

田公公见曹颙过来。站起身来,躬身请安。

曹颙虚扶一把。请他起了,稍加思量,道:“田总管,皇上口谕,命曹颙明早押解这批财物回京。这一路上,许是要赶得急些。要是公公没有其他安排。可以先随曹颙同行,到热河后再慢慢回京。可使得。”

他原本是想将田公公托付给十六阿哥,等到圣驾回京,再领回家的,但是那样的话。就驳了康熙的安排,怕引起那位的不快。

要是直接领回家,他怕吓到家里人;再说,还要提前预备房子,再问问岳父与姐姐。看看内侍供养有什么要求、忌讳没有。

田公公抖了抖满脸折子,看不是悲喜,尖着嗓子道:“多些伯爷体恤老奴,就尊伯爷吩咐。”

说完这一句,他就不再多说,带着两个小太监回去收拾行礼了。

看着那佝偻的身影,曹颙不得不怀疑,这老太监堵在自己帐子门口,就是为了等这一句话来的。

他抽了抽嘴角,对小满道:“去寻十六爷,请他帮忙的再弄一辆马

小满应声去了,曹颙又叫住他,道:“见完十六阿哥,你就回去歇着。”

小满揉了揉眼睛,道:“爷小的还是在这边候着吧?鲍爷他们几个都在那边帐子守着,爷身边总要留个人侍候,要不然不便宜。”

曹颙摆摆手。道:“不碍事儿,你自去歇,晚饭时起身就好。我也乏了。要眯一眯。”

小满去寻十六阿哥不提,曹颙进了帐子,直觉得头昏眼花。

他前晚醉酒。昨晚熬夜,今日又折腾半日功夫,现下也有些耐不住。

他往床榻上躺了,阖上眼睛,少一时,就昏昏睡去”

行营东北,三阿哥行帐。

四阿哥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送到口边,用了一口。茶水已经没了颜色,他心中有些不耐烦,抬起头来看了三阿哥一眼。

三阿哥以商议行围之事,使人请他过来。坐了半个时辰,这东一句、西一句没丁点儿正经话,迟迟不进入“正题”

行围不过是幌子,这正题若是所料不差,就应是慧妃追封皇后之事。至于所谓太后“赐”李氏财物之事,就算三阿哥想要掺合,也说不上话。

五千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么?

四阿哥撂下茶盏,想起与三阿哥同母的皇姊固伦荣宪公主。

那位皇姊向来得圣心,以妃嫔所出得封固伦公主不说,家底也颇为丰富。

若是李氏身份属实,那得到的“赐予”当不比荣宪公主少。

这五千两、十万两什么的,当是十六阿哥为了掩人耳目所露出的。毕竟。这宫里宫外探听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