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人家的总股本,如何入股,还有船的任何方面技术,人家都没说不是?
    而马齐家,也就弘昼和容月的事,在做决定。
    马齐的意思是,容月年纪也不大,要不婚事再缓缓。
    万一弘昼失败呢?
    倘若失败了,容月嫁过去,也是会拖累整个富察家的。
    而李荣保则是觉得,现在弘昼和容月的事儿就差一纸文书了,还不如早早把婚事搞定呢。
    只不过,一向富察家的大事,是由马齐决定的,李荣保也不能说什么。
    而马武的意思则是,要不,他去皇上哪儿探口风,马齐去康熙哪儿探口风。
    这样才能落实,毕竟倘若皇家没改变主意,哪怕弘昼真落魄了,容月也得嫁。
    只有皇家嫌弃的媳妇,没有容月可以挑剔人家的。
    而让人意外的是,过了三天,康熙和四爷发了三道旨令。
    第一,令内务府宗令雅尔江阿带同纳尔苏前往江南监察江南的水师,时长大约有三年,同行的有十三的嫡次子,十六的庶长子,还有五爷七爷的庶子,还有几家铁帽子中的青年代表。
    第二,命各省上报各省的最佳资源,像江南一些省份的可报十到二十样不等,别的地儿可以减少些。
    第三,海运的事儿会由官方牵头,愿意加入的加入,但必须签下协议,赚亏也不说,协议的第一条便是,在户部有欠银的,一律不许入股,而且每家入股最高不得超过五万两。
    而且还有注明,所谓的每家,指的是一个家族,而不是小家。
    拿乌拉那拉家来算,就只能入股五万两,除非你们是分府另过的,而且有比较分明的等级限制。m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两极分化

应该说,入股的条件还算是比较严苛的。
    首先,你得不能欠户部账。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欠,只是欠多欠少罢了。
    虽然在康熙末年,四爷有带着十三十六追讨过,现在还是有追讨,不过,效果真是很一般。
    以前倘若有追回来七八成,后来一些人,又陆陆续续的借。
    反正人家也习惯了,年头借银子,年尾还。
    有些聪明的,便在户部借了银子然后拿出去放高利贷。
    四爷正是看中了这点,因此,才在海运的事宜之上,特别注明了这条。
    还列明了,整个家族有一人借了银子,还没归还的,不好意思,海运你家没了份。
    倘若海运搞起来了,你家族的人又有人来户部借银子,行,咱借,到时候所借的银子从你们的本金里扣。
    打个比方,你家族出了三万两投入到海运里,在货物没卖回来的时候,你们家的任何一个人来户部借银子,好,借一千两,以后便从本金里扣一千。
    也就是说,倘若海运的利润是五倍,扣除一成的费用,那你们本来应该得十三万五千两,可是现在不是了,变成了十三万五百两,整整少了四千五百两!
    应该说这点推出的时候,很多贵族和当官的家里都是反对的。
    可问题是,四爷是谁啊,他又不是康熙,现在是雍正朝,他说了算。
    康熙哪儿,虽然有些大臣或者王公贵族去说,可康熙说了。现在是儿子当家了,你们和坐龙椅上那位去说。
    你们没看见,咱都不上朝了吗?
    再说了,你都是外债,参加什么海运啊,万一亏了,你这不是得卖楼卖田卖儿卖女吗?
    这下子。把人家王公贵族堵得说不出话来了。
    原本人家是想着。反正搞海运,只要他们向户口部了银子,那么。到时候有了赚的,去户口归还,亏了,自然是把欠条还给户部。
    对他们来说。那简直就是无本生意,谁不愿意干。谁是傻子了。
    可现在,好像压根不能如此操作了,因此,一些人家便有些纠结了。
    这个海运。咱到底是加入呢还是放弃?
    加入的话,风险得由咱们自己来承担,可是放弃。到嘴的肥肉就这么飞了,谁受得住啊。
    因此。京城的很多贵族家的蜡烛整晚都没有灭,家族中的男丁,全部在一致热烈的讨论是否到底要参加。
    基本大家商讨了一晚,第二天全部成了熊猫,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看情况,再下单。
    反正总股本有五百万两,向京城的贵族,朝臣们开放有三百万两,还有另外两百万两是对民间开放的。
    咱就看入股的人多不对,到时候再说。
    就在大家还在观望的时候,大公主的婆婆他们家,从乌拉那拉家分家了。
    乌拉那家是个大家族,大公主的婆婆是嫡支中的三房。
    现在的分家,基本分得比较细了,除了嫡支和旁支分开,包括嫡支的几家人,也分了开来。
    表面上看来,大家能入股的并不多,因为一般来说贵族人家是从五千两到三万两不等。
    毕竟要亲王,超品的大臣,高级的王公们,才有资格享受五万两入股待遇的。
    不过,倘若细细一算,乌拉那拉家族入股的总资本是增加了不少。
    比方说,星德的两个伯伯,都是正二品,正三品的,大伯还继承了承恩公的爵位,那就是五万两,另外一位伯伯,便是两万两。
    星德的阿玛也能入股一万两,至于星德本人是额驸,自然是五万两了。
    倘若没有分家,人家是承恩公府,也就五万两。
    再加上旁支每家能入股个五千两左右,一下子,光是乌拉那的家,便入股了近二十万两了。
    对于乌拉那拉家族入股的,大家都表示,这是皇后在向皇帝示好呢,咱就观望观望。
    再接着,便是弘昼和永琸,弘暾的入股。
    弘昼可以自己入股五万两,离他原先想的,便有些远了,因为之前他和沈琳商量,他要有十分之一的股本,就是五十万两。
    可现在,主导权被四爷拿走了,所以,弘昼也只有五万两能入股。
    也幸好,沈琳现在是妃位,也能入股五万两,而三公主即将出嫁,也能入股五万。
    要不然,像大公主这样出嫁了的,得是额驸和三公主加起来五万,便不划算了。
    而永琸是归在简王名下的,整个简王府也才五万两,对于永琸来说,分得实在是太少了。
    至于弘暾,人家早放出风,他是过世了的,哪怕没过世,人家也算是十三府里的,也是不可能单独拥有那五万两的。
    因此,弘昼便帮着永琸和弘暾上书了。
    他的意思是,某些家族并不愿意入股,咱就不要强迫人家,强扭的瓜不甜。
    那么,可以让人家把人家的股本转给别家有需要的,反正人家也不要入不是?
    这种名额别浪费啊!!
    应该说弘昼倘若没上这个奏本还好,上了,大家便不高兴了。
    咱不要是咱的事,咱的东西宁可臭了,脏了,丢了,扔了也不会给别人,凭什么便宜给别人啊??
    因此,很多大臣纷纷上书,要求四爷严罚弘昼,理由便是不尊重他们这些功勋人家,想要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
    而相比较功勋人家还在观望,民间的反应那是热烈的。
    首先是寺庙。
    现在智能小和尚已经长大成了智能小鲜肉,在京城里,有了一批米分丝,每次他在寺庙宣扬佛法,都有一大帮的米分丝到场。
    就在四爷圣旨下的那天下午,他宣扬完了佛法,便表示,他们寺庙会响应当今圣上的号召,也愿意加入到海运的大部队来。
    另外,他还会和几个高僧一起,踏上海运的大部队,到时候去佛的国度,曾经唐三藏也去过的天竺,去学习,学进修,希望若干年后,给大家带来更加广义上的佛法,让更多的大众受惠。
    而由于当初四爷在下旨的时候是想着,民间估计也就几十两或者几百两的认股的,因此,也没设下门槛,说最高不得高于多少。
    因此,智能他们的那个寺庙,便一下子投入了十万两,另外京城的几家大的寺庙,也是投入了五万两到十万两不等。m

  ☆、第四百九十二章 露馅了

四爷接到弘昼的报告的时候,简直是吓了一大跳,因为民间哪儿的银子,本来规划是两百万两银子。
    而现在,就智能这么一瞎嚷嚷,居然就有近七十万两了,而且据说还只是京城这方面的。
    一些江南会馆,湖广会馆,徽商,晋商等人也托人去了十三哪儿表示,他们想要加入,主要是他们觉得银子的门槛能不能略微提高些。
    毕竟像徽商,晋商等人倘若也只是五万两,那么他们在分的时候,如何分?
    徽商,晋商人数比较多得很,人家也是财大气粗啊!!
    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