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位面引导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缺等人大喜,宋智道:“先生若做成此事,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啊。”

要知道古时候写书用的纸可是很值钱的,这时候著书要惜字惜纸,要求文字精练,严禁灌水。古人著书要严谨,所用字句要斟酌推敲,写作时还要不停考证。班固的《汉书》写了三四十年,直到死都没写完,还要他妹妹班昭帮忙才补完。虽已有了雕版印刷,但印字模糊,很多书籍都是靠人来传抄。所以这时候的书籍是非常贵重的,这也是教育普及的最大难题。

陶仁接着道:“其次要农、工、商并重。要知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要提高工匠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具体方式方法过后再详谈。其三要兴兵事。先拿南方蛮人练手,进而统一南方,由此练出一支百战精兵。其四要重视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宋缺大笑道;“得先生之助,我汉家天下大兴指日可待也。宋某欲请先生为我宋家客卿长老,宋家上下可由先生任意调遣,先生意下如何?”

陶仁大喜,道:“如此甚好。不过我之事暂时尚需保密,避免引来各方注意,这对我们暗中发展不利。”

众人皆道:“正该如此。”

接着众人又对各项事宜逐一讨论,制订出一个大致的纲领计划,方各自散去。

从第二天开始,陶仁就就忙得团团转。先指导一帮工匠用岭南的竹子试造纸张,再指导另一帮工匠烧陶做活字,同时忙着编著适合这时代的各学科教材,还得抽空与宋家诸人探讨制订各项细则。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好女娲娘娘出品的这具身体,一天睡一个时辰就够了,而且北冥神功不用刻意去练,功力也能缓慢增长。

三个月后,第一批书籍印制完成,而宋缺也在离宋家山城不远处建起了一座秘密工业基地,在陶仁的指导下建起了造纸厂、印刷厂、水泥厂、冶铁厂、炼钢高炉、军工厂、火药厂等等,并精选一批宋家精英跟随陶仁学习。陶仁这下更忙了,白天要上课,还要指导工匠们干活,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忙得晕头转向。不由大呼:“这日子没法过了。”话虽如此,还得咬牙坚持着。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了。所有事情也都已慢慢步入正轨,陶仁总算慢慢清闲下来。

这一日,陶仁正在指导工匠试制火炮,宋缺突然来找陶仁,原来是江湖传言,宁道奇会在洛阳把和氏璧交回慈航静斋新一代传人师妃暄,而师妃暄亦会用和氏璧为新一代明君造势。宋缺是来找陶仁商量应对办法的。

商量之后决定,陶仁和宋鲁、宋师道一起出使西川,把西川大豪解晖争取过来,再去洛阳夺取和氏璧并尽量争取慈航静斋的支持。

过几日,陶仁与宋师道、宋鲁带着小妾柳菁,带着一批书籍纸张,以及三船私盐前往西川。

陶仁一路浏览沿途风光,心怀大开,暗呼:“大唐江湖,我来了。不朽的传奇要开始了。”

三、首遇双龙

首遇双龙

这一日傍晚船行至丹阳,却见城外码头旁泊着许多大小船只,又见许多船由西驶回来,却不见有船往西开去。

查问原因,原来是东海李子通的义军,刚渡过淮水,与杜伏威结成联盟,大破隋师,并派出一军,南来直迫历阳。若历阳被攻,长江水路交通势被截断,所以现在人人都采观望态度,看清楚情况始敢往西去。

陶仁与宋鲁商量后决定在丹阳停留一日再走。

第二天早上,陶仁与宋师道结伴上岸去游丹阳城,宋鲁则在船上坐镇。

丹阳城乃扬州城上游最大的城市,是内陆往扬州城再出海的必经之道,重要性仅次于扬州,欠的当然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了。

城内景色别致,河道纵横,以百计的石拱桥架设河道上,人家依水而居,高低错落的民居鳞次栉比,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水、路、桥、屋浑成一体,一派恬静、纯朴的水城风光,柔情似水。

陶仁是首次来到这里,浏目四顾,兴致盎然。

他们入城后,沿着主街深进城内,两旁尽是前店后宅的店铺,店面开阔,有天窗采光,摆满各种货物和工艺制品,非常兴旺,光顾的人亦不少,可谓客似云来。

日头近午,二人找了一家酒楼吃饭。

二人登上一间酒楼的二楼,坐了临窗的一张桌子,点了菜肴。

十多张台子,一半坐满了人,两人边吃边聊,快吃好时,却见一女子带着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上得楼来。

那女子一身雪白武士服,丰姿卓约,实是罕有的美女了。

此女身形颇高,有种鹤立鸡群的骄姿傲态,纤侬合度,体态美至难以形容。尤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嘴角处点漆般的一颗小痣,令她倍添神秘的美姿。

两少年中一个略高,他的长相非常讨人喜欢,双目长而精灵,鼻正梁高,额角宽阔,嘴角挂着一丝阳光般的笑意。

另一个少年矮了半寸,肩宽膊厚,颇为粗壮。他虽不如前者俊秀,但方面大耳,轮廓有种充满男儿气概的强悍味道,神态漫不在乎的,非常引人;眼神深邃灵动,使人感到此子他日定非池中之物。

陶仁心里一动,知是双龙到了,不由暗暗道:“大幕拉开了,大戏要开始了。”

却见宋师道频频朝白衣女望去,显是被她的美色震慑。

过一会儿,在陶仁的催促下,宋师道才依依不舍地结账走人,连白衣女的那一桌也一并结了。

回到码头,陶仁见宋师道仍在不住往后望,便不管他,自上船去了,宋师道则留在码头上。

过不多久,却见宋师道带着白衣女三人上得船来。

四艘艨艟启碇起航,逆流西上。

华灯初上时,宋师道在舱厅设下酒席,简单而隆重,傅寇徐三人发现出席的尚有两男一女。

男的一个年约四十,却满头白发,长着一把银白色的美须,但半点没有衰老之象,生得雍容英伟,一派大家气度,且神态非常谦虚客气。

另一男的年约三四十,一头寸许短发,身着文士长衫,面容俊秀但带着一丝沧桑,眼神忧郁,浑身透着一股出尘之气,脸上露着微微笑容。

女的约二十五六间,颇为妖媚,与男的态度亲昵,且神情体态,甚为撩人,给人有点不太正派的感觉,也使寇徐两人想起春风院的姑娘,不过她的姿色却远胜该院的任何红阿姑了。

经宋师道介绍,原来白发男的是宋阀的著名高手“银须”宋鲁,以一套自创的‘银龙拐法’名传江南,是宋师道的族叔,乃宋阀核心人物之一。

女的叫柳菁,是宋鲁新纳的小妾,至于来历却没说出来。

短发男的宋师道只称之为陶先生,未多作介绍,但见宋家人人对其都极为恭敬。三人只觉此人神秘莫测,心中好奇不已。

宋师道要介绍三人时,方醒觉根本不知三人姓甚名谁,正尴尬时,傅君倬淡淡说出三人名字,没作隐瞒。

陶仁站在一边,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宋鲁笑道,“傅君倬姑娘菁华内敛,显具上乘武功,配剑式样充满异国情调,不知是何方高人,竟调教出像姑娘这般高明的人物来呢?”

寇徐两人暗暗咋舌,所谓成名无侥幸,他们虽未听过宋鲁之名,但也知他是响当当的人物,故此眼力才会如此高明,说话如此得体,不由对他生出仰慕之心。

他们的眼光比任何拍马屁更有成效,宋鲁立时对他们大生好感。

傅君倬平静答道:“宋先生请见谅,君倬奉有严命,不可泄漏出身分来历。”

柳菁那对剪水秋瞳横了两个小子一眼,微笑道:“两位小兄弟均长得轩昂英伟,为何却没有随傅姑娘修习武技,不知是姑娘的什么人呢?”

寇仲挺胸干咳道,“我们两兄弟正准备随我们的娘修习上乘武技,多谢宋夫人赞许了。”

宋师道见他说“我们的娘”时,目光落到傅君倬无限美好的娇躯上,色变道,“你们的娘?”

傅君倬俏睑微红,狠狠瞪了寇仲一眼后,尴尬道:“不要听这两个小鬼胡诌,硬要认我作娘。”

徐子陵故意摸摸肚子嚷道,“娘!孩儿饿了。”

柳菁忍俊不住,花枝乱颤的笑了起来。

宋师道和宋鲁两叔侄却是一头雾水,怎也弄不清楚这绝色美女和两个小鬼的关系。只有那陶先生一付高深莫测的模样,脸上露出戏谑的笑容。

傅君卓见两小鬼色迷迷的看着柳菁,竟生出一股妒忌的奇异情绪,冷哼道,“再敢胡言乱语,看我……看我……”

宋师道尽释疑团道:“傅姑娘和两位小兄弟请入席,我们边吃边谈好了。”

寇仲和徐子陵终是少年心性,见宋师道这么尊重他们,妒意大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