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位面引导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厥人的祸害。而李氏父子正步其后尘,与塞外诸族关系密切,早晚会酿成大祸。在原历史轨迹里,李世民如愿登上帝位,却是一个最大的卖国贼!”

师妃暄惊讶道:“此话怎么说?”

陶仁道:“在原历史中,李世民在你们的帮助下,成功发动武力政变登上帝座,开创了武力政变夺取政权的恶劣先例。接下来几百年里,政变不断,动乱不止,汉人陷入不断的内争中。用后人的话说:‘凡唐之世治如此其少,乱日如彼其多。其治安之久者,不过数十年。’此其一也。”

师妃暄大为震惊,瞪大双眼看着陶仁,认真倾听。

陶仁续道:“李渊借突厥兵扰乱中原,搞得中原文化奄奄一息,得天下财物妇孺皆归突厥可汗,土地归唐。突厥可汗死时,唐朝举国要哀悼三日,李渊要在太极殿下跪磕头。李世民时代,突厥兵临长安城,李世民被迫在渭水便桥受辱签了城下之盟,此后在唐朝的几百年里,倒有一大半时间汉人都处在被异族凌辱欺负的时期。此其二也。”

陶仁稍顿又续道:“李世民在位后不久即下令编撰氏族志,就是为了拉拢世家门阀,复辟士族门阀制度。由此可见,李世民无法也不可能破除门阀政治,这也是动乱的根源之一。此其三也。至于李世民其他的种种卖国行为我也不想再多说了。”

陶仁接着道:“我欣赏令师梵清惠有容乃大的襟怀,但在实际的情况下,我必须严守汉夷之别,否则塞外诸族将前仆后继的插足中原,中土则永无宁日。北方既无力自救,惟有让南方汉人起而一统天下,拨乱反正.舍此再无他途。否则我汉人将失去赖以维系统一的文化向心力,天下势要长期陷于动乱分裂之中。”

陶仁又霸气十足地道:“至于你所担心的情形,我若没来这个世界或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是我既然来到这世界,情况还会相同吗?我给你的‘巫教宝典’你没看吗?妃暄对宋缺和解晖现在的真正实力还了解吗?天下第一巧匠鲁妙子正在岭南替我主持发展,这消息你该不知道吧?在我的全力支持下,寇仲还会不如李世民吗?若不是为了破除门阀政治,再者也不想让宋家一家独大,无人制衡,只靠宋家军我就有把握扫平天下。试问这天下间又有谁能挡得住我?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敢不服?”

师妃暄怔怔地看着充满霸气的陶仁,再无法保持平淡若水的心境,心乱如麻,道心失守。脸上忽红忽白,嘴角竟流出一丝血丝,体内真气已是开始暴走,眼看就要走火入魔。师妃暄不由跌坐在地,努力平复暴乱的真气。

师妃暄是梵青慧苦心培养出的最得意弟子,在这江湖上甚至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破绽。

那就是她的人生太顺利了,在山门有师尊照顾宠信,入世所有正道都要给足她面子,出了问题也有无数高手帮她解决麻烦。

所以,真正需要她师妃暄自己一力解决的难题根本就没有过,这就造成了师妃暄心志的脆弱。而慈航静斋的一贯正确性也是师妃暄的坚定信仰,如今,信仰在这一刻轰然崩溃,师妃暄已是走到走火入魔的边缘。

人生太过顺利的人再遭受失败挫折的时候才会摔的更惨,更加迷茫,有的人甚至再也无法爬起,师妃暄现在正走在这个关口上。

若过不了这个关口,师妃暄不要说修至‘剑心通明’的境界,恐怕连‘心有灵犀’的境界也不一定能保住了,严重点武功尽失甚至连生命都会有危险了。这也是过于注重精神修为的‘剑典’的一个不完善之处。

看到师妃暄气息不稳,濒临走火入魔,陶仁终究心下不忍,遂坐到师妃暄身后,伸掌按在师妃暄的背后,帮她平复暴乱的气息。

过了半个时辰,师妃暄的气息才慢慢平复下来,陶仁起身站在一旁,等她自行调息完毕。

师妃暄又自行调息了半个多时辰,才慢慢收功站起。

师妃暄神色复杂地对陶仁合什一礼道:“多谢陶兄。”

陶仁摆手道:“妃暄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陶仁有心转移师妃暄的注意力,遂问道:“妃暄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师妃暄道:“我原本也是要入川的,就与陶兄同行如何?”

“哇塞!”陶仁夸张地一蹦老高,在空中翻了两个筋斗,落地后玩笑道:“好啊,好啊!我可是受宠若惊、求之不得啊。若有仙子结伴同行,一路上即便是穷山恶水,也都要变成人间仙境了。”

师妃暄脸上一红,跺脚嗔道:“油嘴滑舌的登徒子,不理你了。”

说完起身疾行,这一刻,仙子变成了撒娇的小女孩,仙子终于从云端跌落凡尘。

陶仁欣慰地一笑,急忙跟上。

我是用无线网络,早上信号不好,一直没法传。抱歉。

三十六、婠暄齐聚

三十六、婠暄齐聚

陶仁和师妃暄二人来到长江边就近的一个码头,搭上隶属川帮前住成都的一艘客船。

船上的负责人一听是陶仁和师妃暄驾到,赶忙前来忙前忙后,尽心侍候。

两人吃过午饭后,也不休息,就一起来到船头欣赏饱览三峡美景。

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以雄、奇、险、秀、幽著称于世,是长江上最奇秀、最集中的山水画廊。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各有特色,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堪称大江之最。

陶仁一边观赏两岸风光,一边淡淡道:“上次李世民伏击我时,除了天策府的高手外,还有一人,他虽然未露面目,但应该就是杨虚彦,妃暄可知这个人?”

师妃暄讶道:“‘影子刺客’杨虚彦?此人一向神秘,我对他倒是所知不多。”

陶仁点头道;“杨虚彦就是杨坚之孙,杨勇之子,杨广的亲侄,也是石之轩的徒弟。”

师妃暄动容道:“杨虚彦竟是石之轩的徒弟!”

陶仁道:“妃暄应该不知道,石之轩另一个身份就是杨广最宠信的大臣裴矩,负责中外贸易,杨广之所以远征高丽,正是出于他的怂恿。”

师妃暄露出深思的神色,好一会才点头道:“多谢陶兄,这一番话为妃暄解开不少关于石之轩的悬疑。可杨虚彦怎么会成为石之轩的徒弟的,陶兄能否为妃暄释疑?”

陶仁点头道:“石之轩私下救起杨虚彦,以另一孩童之尸充数,本是不安好心,意图败坏隋政后为杨虚彦复辟。岂知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反意外发觉杨虚彦无论心性资质,均可继承他的绝学,故收之为徒,传以武功。杨虚彦此人才是天性邪恶,且深信只有除掉石青璇,石之轩才能弥补心灵破绽,回复‘本性’,重出江湖而助他取得天下。”

师妃暄遥望远方的美景,轻轻道:“现在石之轩不死印奇功的唯一破绽就是酷肖秀心师伯的女儿石青璇,亦是唯一能令石之轩不能忘情的人。以我对石之轩的了解,假若石青璇有什么不测,石之轩或可回复邪王本色,再没有任何牵挂。所以陶兄一定要要阻止杨虚彦奸计得逞,否则已够纷乱的天下,就会出现更多的变数。”

陶仁点头道:“妃暄不用多虑。上次在洛阳,杨虚彦侥幸从我的手下逃生。这次他若敢动石青璇的念头,我必让他来得去不得。”

师妃暄沉思片刻,突然问道:“陶兄应该知道石之轩躲在哪里吧?”

陶仁笑道:“我确实知道石之轩躲在哪,但我却不想告诉你,石之轩也是个可怜人啊。至于你们与魔门之争,说到底就是道统之争、思想之争。我虽然对魔门一些看法和做法并不赞同,但魔门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不少可取之处。这世界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邪,存在即是合理。只要魔门不妨碍到我,我是不可能帮你们去对付魔门的。不仅如此,若是魔门中有人能对我有所帮助,我一样也可以和他们达成合作。”

师妃暄目瞪口呆地看着陶仁,似是要重新认识陶仁一般。

“啪、啪、啪。”

一阵鼓掌声从两人背后的船舱响起,陶仁和师妃暄转头看去,白衣赤足的婠婠不知于何时混上了船,这时从船舱里如幽灵般冒了出来,笑意盈盈地朝船头走来。

陶仁也不惊讶,他就是因为感应到婠婠潜伏在旁,才特地说出刚刚这番话的。

陶仁哈哈笑道:“婠婠终于肯出来了,我还以为要等到我去请你,你才肯出来呢?”

婠婠白了陶仁一眼,嘟嘴道:“就知道瞒不过你,人家还不如自己出来,免得等下丢面子。”

婠婠象精灵般地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