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政敌有多么想攻击他,扳倒他,在两千万石储粮和百万白银的华丽数字面前,毫无疑问的全部败退了。
要知道,嘉靖年间大家可是发不出工资的……海瑞的日记里头,多次记录着自己当县令的工资被折为香料和破布,加上擦屁股都嫌硬的宝钞……这可不是偶然现象,在嘉靖年间是普遍现象。
明太祖设计的小农经济的财政体系,到嘉靖时东南有倭寇,西北有俺答,两边一起折腾,王朝财政不是接近破产,是实实在在已经破产了。
如果不是俺答和倭寇都不成气候,明朝在嘉靖年间实在就有亡国的危机!
这么一想,便知道张惟功和他的顺字行有多逆天了!
一个月近四万两的收入,还不算是旺季,夏末时远不及秋天和入冬时的客人多,也就是冬末春初时要比现在淡一些,平均下来,一年五十万两的净收入是肯定有的。
这还是张惟功一年花几万两银子训练部下的缘故,穷文富武,练武是要大捧银子养着的,营养要好,衣服鞋子常得换,任何一支军队都会有规定,都会定时下发军服和鞋子,还得有治跌打损伤的丸药,否则满屋伤患,还怎么练?
一年好几万两的开销,却是花在不到五百人的少年身上,换了在九边军镇,正好够养两千人的一营兵,还连铠甲到兵器,战马。
“我都知道了,用诚,你辛苦了。”
张用诚是总帐房,各店都有帐房,各自算自己那一块的收入,不准打听和传话,总的收益和开销到底有多少,只有张惟功和张用诚两个人知道,别人一律不得与闻。
毕竟这个收入水平,实在是太骇人了一些,占现在大明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间,这个收入,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辛苦倒是不怕,不过最近风声不稳呢。”
“是不是还是被人看出端倪来了?”
“是的。”张用诚神色略显紧张,点头道:“我们的进货出货,不管怎么隐瞒,毕竟摊子铺大了,而且现在不再是散客小商,不少南方的巨商也知道我们顺字行。这样下去,利润会越来越大,但是被人盯上的风险也大了。最近几天,每个店门前都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转悠,打探消息……”
“要查。”张惟功道:“多派人手,查查是哪一家对咱们有兴趣了。”
“嗯,回去之后就办。”
张用诚把心底的担心对惟功说了,感觉松快了很多,在马上抱拳一揖,终是神色从容地去了。
其实惟功对他的心理也很了解,不算帐还好,算了帐就吓自己一跳。一个月四万两银子的净收入,在几年前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孤儿来说,晚上吓地睡不着觉也是正常的,张用诚的紧张,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有人打自己的主意,惟功一点不奇怪,京城这样的地方,潜在水底下的全是深海怪兽,吃人是不吐骨头的,利益之争,说白了无非就是看谁狠,谁的拳头更大而已……谁想动,只管放马过来,至于结果如何,那可就是难说的很了!
……
从崇文门进内城,往北不过二里地左右光景就到了后世长安街,今世御街方向,往西走不远地方,就是巍峨壮丽的十王府和灯市口等当世著名的建筑群落和市场,沿途所见,是一片片的房舍和房舍之间形成的胡同,多少个小胡同再慢慢汇流成大道,辰时已经是天光大亮,他从东安门进去,没有继续从午门左右掖门入外朝,而是在南长街就拐弯,一路往北,到东华门附近时,正好是一个很熟悉的指挥同知坐班值更,象征性的验看了牙牌之后,便是笑着叫张惟功进去了。
“皇上在文华殿,早些过去吧……今日可是经筳的日子。”
“多谢多谢,赶明儿有空了请钱同知你喝酒。”
“哈哈,那最好不过。”
初秋时节,正是北京最好的时候,后世有名的香山红叶就不提了,整个京城,也是罕有的变的清爽。这么一座一百五六十万人,高峰接近两百万人的大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少了一些沙土,泥灰,还有阴沟出来的恶臭,空气不错,天空蔚蓝,少雨多晴,这样的日子里头,人的脾气都是好了许多,张惟功一路过来,在前往皇帝所在的文华殿时,和他打招呼的人就颇为不少。
一转眼,皇帝已经十四岁了,但整个生活的节奏仍然是一如往常。
早起读书,听讲,每隔十天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由内阁、六部、科道詹翰等文官,并有少量勋臣和亲臣陪侍的经筳。
每年年初,举行正旦大朝会,隔不多久,往南城天坛祭祀天地,祭祀太庙等。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未成年的皇帝,核心的任务是读书,其次是充当礼仪上的用具。
枯燥的儒家经典和治国之道的学习,换了一般的少年肯定是抵受不住的,好在万历确实是天资聪颖,常年的接触下来,惟功倒知道这不是对帝王的滥俗吹捧,小皇帝确实是很聪明的一个人,领悟力强,有定性,能坐的住。后世十来岁的小孩学的是什么,眼前的皇帝学的又是什么?真心是不容易啊……
当然,皇帝也是有这个国家最强悍的一群老师,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饱学之士,学问都是没说的,而且能选在帝侧,做人做事肯定也很不错的,象李讲官那种无能之辈,就算没有张惟功的存在,也肯定早就被排挤出去了。
加上一个张居正是总负责,圣学日进,也就不是一件足资奇怪的事了。
第079章 榜眼
惟功现在的身份,已经有资格进入经筳殿中一同听讲,当然,是站在勋亲武班的末尾,待他到时,大臣几乎全部齐至,经筳读书官已经在阅览今日要讲读的书目,做为开讲前的温习,部院大臣列班在内阁诸臣之下,然后是各寺、监的主官,再下来就是清流的翰詹科道了。
众文官都是乌纱宽袍,除年轻者不蓄须外,大半是皓首长须,长袍玉带,望之若神仙中人,养气功夫都是到了的。
班首最前者,甚至和另外两个大学士有所区分的,当然是当今第一宣力文臣,内阁首辅张居正。
两年多的时间,张居正的身上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衣饰打扮,仍然是那种井井有条,松跨有致的穿着,只是以前似乎在他身上能看出一些精干利落,甚至是兢兢业业的感觉,现在随着他位高而权重,这种感觉似乎是彻底没有了。
他的头发,仍然乌黑,鬓角亦是黑亮,而垂至前胸的一嘴漂亮大胡子,更是他全身最醒目,也是最为人所知的标志。
勋亲武臣班首,现在换成了定国公徐文壁,三十余岁,穿着皇帝特赐的坐蟒罗衣,也是腰缠玉带,虽是勋亲武臣班首,气质神情却与翰林无异。
在其之下,是泰宁侯与镇远侯、抚宁侯、襄城伯等侯伯,再下来,才是都督、同知等高班武臣。
看到惟功匆忙进来,张居正瞟了他一眼,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神采。
这两年来,惟功就像是得了光照和肥料加足够雨水的绿萝,生长的十分迅速,两年半前看到惟功不过是个出色的勋贵少年,而现在文官圈已经议论纷纷,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就是张居正没有约束住皇帝和张惟功这个武臣的交往,如果不是惟功世家勋旧的身份,而是象江彬那样的边将出身,恐怕就什么难听的话都出来了。
就算如此,最近在内廷已经给小皇帝多次提点,对武臣哪怕是勋新子弟,也要防闲任用,不可太过亲密……能亲近的,始终只能是“君子”。
可能是青春期将至或已至,皇帝的逆反心理开始增强,对这种警告和劝诫,多半当成了耳旁风。
不仅是对惟功,对张惟贤,李成功,还有朱鼎臣等勋贵武臣,皇帝也十分信用和亲近。
最近还有风声,皇帝打算在成年之后,在大内亲自组建一只禁军,由这些勋贵少年和皇帝亲自统领,借由此事,重整大明的武备。
重整武备是必然之事,但皇帝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想法,光是有这种苗头也是十分危险的,而且毫无疑问是会失败的……
比起张居正感情复杂的眼神,在他身边的吕调阳和张四维两人,看向张惟功的眼神就只有厌恶了。
如果不是此子,勋亲武臣那边,这两年怎么就像是有起死回生的感觉?虽然对文官们来说,武臣们不过就是一群秋后的蚂蚱,随时都可以消失在眼前,但张惟功的优秀,还是深深刺痛了他们。
比起文官们敌视的目光,勋亲班次这边,眼光却也亲近不到哪儿去。
徐文壁等高品公侯,事不关己,和惟功不过点头微笑,不得罪也不亲近。而张惟贤和朱鼎臣等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高品武官,看向惟功的眼神也绝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