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南商路,海贸,势在必行!

初步的打算便是由运河到天津是一条稳妥的南货北上的路子,再由天津到辽南,也是一条很成熟的海道,这样一来,南货可以源源而上,在辽东和整个北中国的顺字行店,除了广宁的几家之外,足以大量出货!

对宋家和李家来说,这是天大的商机,顺字行的规模和出货的能力是无庸质疑的,以前南货的量不大,主要是因为晋商的反制,后来协议早就作废,但惟功一路到辽阳,此事尚未来得及展开。

到现在以全部辽中和辽南,加上原本的顺字行分店,南货北上,北货南下,其间的利益,大为可期。

但最重要的还是惟功强调的一点,未来可以用纯粹的海运,将登州纳入范围,毕竟从金州中左所到登州和威海卫一带太近了,以山东半岛为中转点,再及长江,不论是出入,都是十分便捷,费用大为节省,从物流这一块来说,简直是大赚特赚。

加上货物本身的利润,可想而知,这对两个商人和其身后的家族有多大的吸引力!

惟一可担忧的,便是惟功对金州一带的控制力如何,另外就是大规模的建造海船所需要的技术和时间成本。

“一年之内,完全控制辽南,两年之内,海运船队达到相当的规模。”

这便是惟功对宋家和李家这两位代表所下的保证,而两人也是信之无疑,此次北上,他们一路的辛苦,在将来都会完全的赚回来。

而对惟功来说,在更远的将来,便是将北中国的货物,由海运直接参与海外贸易!

辽东的皮货,一张鹿皮在马市均价才值一两银子,到京城,值三两,到山东,河南,值五两,如果送到日本,最少再涨几番上去。

貂皮,在辽东也不值二两,在日本最少涨十倍以上。

虽然现在对外贸易的大头是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未来三百年内都是如此,但惟功的志向,显然不止于此,最少要在贸易清单上,多出很多顺字行的出产来。

海洋贸易是未来的主流,也是能不能抓住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惟功虽然身处内陆,但心却始终向着大海,这便是一个穿越者必须拥有的胸怀,因为他的目光能穿越历史的层层迷雾,将力量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第438章 第一

“大人,可等到你了。”

“见过大人。”

惟功一到门前,张用诚和孙承宗已经等着了,任磊和张思根等人也是凑在一起,正在嘻笑着说话,一见他出来,众人自是赶紧围上来,问好致礼,嘻笑说话,格局与刚刚自是大为不同。

这里都是些老部下,惟功也不与他们客气,笑骂了几句,便叫各人上马,赶赴屯堡选址所在的地方。

“大人,”张思根最近被派去专门负责屯堡之事,首尾最是清楚,骑在马上一边颠簸着,一边汇报道:“第一堡选在耀州之北二十里地方,与辽阳相隔亦不到二十里,与牛庄也不到二十里,不论是从辽河运送物品到各屯堡,还是将屯堡出品以河运僵,都是十分方便。”

“屯堡占地五千五百亩,原本是林绍廷的土地,由三百多户军户替他种,我们收地回来,军户们听说可以不必再白白替人种地,都是喜欢的了不得。后来连麦子熟了也没有人管,还是我们用二两一天的高价,一天一结清,这才雇了不少长夫过来……”

“这样倒也有好处,”张用诚插话,笑道:“军户们都是被盘剥的多了,除了每亩二斗八升应缴,还得代上头种地,还得交屯草和赔纳屯粮……林家就是坏透了,自己一粒粮不交,全卫军户替他包赔,有这厮做在前,我们的屯堡原说怕招不着人,结果二两银子一天雇人之后,附近军户都红了眼,招募屯户的时候,民户,流民,一窝窝的过来,军户也来了不少,待遇说明之后,简直要打破头来应募。”

“这么说二百户招完了?”

“是招完了,多以民户和流民为主。”

辽东这里流民虽不及京师一带多,但亦不是没有,辽阳附近交通发达,城市较大,也有相当部份的流民出现,屯堡第一堡是惟功打算吸引各阶层的示范堡,所以并不打算招太多军户,因为军户被盘剥最狠,自由度不及民户十分之一,所以很多人还心存犹疑。

人性就是如此,在他怀疑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他亦不敢全信,待别的阶层先拔头筹,占了好处之后,他便着急加入了。

“大人,我有一些疑问。”

孙承宗骑术也很不差,和顺字行的人们策马骑行在一处,丝毫不见吃力,说话亦无问题,不象一些参随处的新人,刚来的时候目无余子,但连骑马都办不到,因为读书太耗精力,最多坐轿子出行,或是坐马车,牛车,骑过骡子或驴,骑上高头大马,挥鞭疾行,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惟功见是他说话,笑道:“恺阳啊,赶紧说,能给一个正经的大儒释疑,实乃幸事。”

这么一说,孙承宗颇有哭笑不得之感,不过也只能继续道:“大人大兴屯堡,以农庄代替单门独户,统筹兴利,这个思路自是对的。招募贫苦的民户,流民,军户分批入堡,这样可以杜绝单门独姓坐大,以防宗族干预屯务,不易管制,亦是高妙。不过,只有一条我想不明白,每人月领一两八,当日说种的好的,再有奖,种不好的便罚,但活计如果是全体来做,每日上工只计出工于否,怎的说好或是不好?或是光有管理屯堡的人来说好或不好,初始时可能尚且公平,时间久了,便会必有情弊发生,或亲近,或远怨,总有不公平的地方,这该怎么是好?”

听了孙承宗的话,惟功心中也是感慨,不愧是后来闻名海内,史书留名的大人物,虽然农庄制度对孙承宗来说是根本没有参与过的事……中国有这样的制度应该还是春秋之前,农民种的是公田,也就是儒家津津乐道多少年的井田制。

但井田制人们说的好,却没有一朝一代能够恢复,原因就在于人们知道人心都是自私的,井田崩坏,是贵族压迫加上农民的毫无动力,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了。

大农庄原则上来说和井田有共通之处,人们种的都不是自己的地,当然待遇上是比春秋之前的奴隶农民强得多了,可这并不能保证一直有积极性,人性就是这样奇特。

可能在这些人初入屯堡时都能积极向上,管理者也尽职尽责,而时间久了,情弊必生,这也是无可避免之事。

孙承宗到底是在辽东局面崩坏时收拾好残局的人,能将防线推回宁锦一线,修复堡垒,收拢数十万逃民重新耕作,将辽东大局稳住,后人有不少讥评他指挥军事的能力太差,但明末的嘴炮党文官群体中,他已经是难得的经世干才。

“做事当然先讲选贤任能,所以屯堡官一定要挑好。”

惟功先拿孙承宗开了个玩笑,见孙大胡子一脸的不好意思,众人都与他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另外,便是确立制度,最坏的制度也比没有制度要强……要叫人有制度可以遵守,而不是无所适从。”

“大人这话叫人深省……”

“屯堡事务,分为农活,放牧,养殖渔业,将作,建设等诸多块。每日记工是最基本的管理,不出工则按日扣银,一两八月饷除以三十日,每日摊着多少银和粮,一目了然。”

“这是杜绝最差的情形,但上工之后,难免偷懒耍滑。”

“所以要有奖,每亩出产,按平均值记录下来,第二季正常收获当获多少,多收一成到一倍甚至更多,当奖励多少,都应该有明确规定,养殖户,养一头猪,从年头到年尾长了多少斤为合格,多少斤为优秀,处罚当如何,优秀当如何奖,亦有规定。将作,建筑,都要记工,比如烧砖,包给某几人,砖上有筑版留下姓名,不合格重罚等等,很多详细的细则,可以慢慢补充进来,一下子也未必就能想周全了。”

虽然惟功说尚且没有想周全,不过就是眼前这样已经足够叫孙承宗眨着眼消化半天了。

这些东西,其实在后世来说并不稀奇,当然整个体系其实在后世也没有的,国营农场的规定都没有这么详细,人民公社打酱油出工不出力也无事的人也很多,惟功所做的就只是将自己的知道失败的东西给摘了出去,不过老实说,这一套体系是不是就一定能成功,他心里也没有底。

他现在做的就是充分考虑到人性,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很多不美好的东西,自私,贪婪,攀比,嫉妒,真正大公无私讲奉献的人肯定有,后世的政权喜欢突出这些人,希望用先进带后进,但惟功的经验就是先进带后进的事迹可能会有,但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