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诚,我要问你一件事。”笑过之后,惟功看向张用诚,目光直视,沉声道:“相比顺字行,你是更喜欢在这儿帮我料理军中事务么?”
“大人这话,属下不大明白。”
刚刚惟功对张用诚的态度就有些问题,现在又突兀问话,众人之中,与张用诚关系很好的陶希忠和钱文海等人,都是紧张起来。
“我没有别的意思。”惟功微笑道:“顺字行是我一手创立,以前没舍人营前,我就是顺字行,顺字行就是我。现在,一步步从舍人营走到辽阳镇,顺字行是我的,财物都是畅足供应,现在么,得做一个切割……你们明白了没有?”
“是,我们明白。”
顺字行给辽阳镇的帮助当然是隐性的,只有上次废立风波时,顺字行紧急用马车将舍人营从散居全城的状态集结在了一起,不过这些没有多少人说什么,毕竟在那种状态下,事急从权,惟功用自己商行的车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最要紧的,还是舍人营主力移镇,否则的话,惟功又是勋贵,又有利润惊人的商行,加上舍人营的一群虎狼,不要说申时行了,就是皇帝,张居正等一干大佬,怕是没有人能放心。
到得辽镇,顺字行的情报支持和钱财上的支持当然也是一直没有停止过,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往后的发展,最少在屯田等各方面,当以军镇的名义进行,顺字行的生意,与辽阳镇无关,这就是惟功所谓的切割。
“我懂了。”张用诚肃容道:“属下愿留军中,顺字行请大人择良材掌管。”
张用诚此前负责通事局,军令诸务都由他负责,侍从室成立后,他才少了不少庶务的压力,就算这样,肩膀上的担子也不轻,毕竟他是顺字行的大掌柜,顺字行的事情,他也要操心不少。
“顺字行的业务要扩展很多,未来几年之内,会有爆炸般的发展。”惟功以指叩桌,沉思良久之后,方道:“至于选代替你的人,一则缓急难寻,外人中可能会有比你强的,但忠诚上谁能和你比?我的意思,你只负责协调工作,将顺字行的业务,分成几个大区,每个区选一个区域的大掌柜,你只负责在最上层建立财务核算,业务督查,内务,纪律整肃等协调工作,这样你的担子要小很多……”说到这,他看向所有人,问道:“你们看怎么样?”
除了后来输诚的郭守约和王柱,在场的全部是顺字行出身,也曾经干过小伙计,大伙计,二柜,大掌柜,后来顺字行发展大了,虽然还叫掌柜,不过惟功渐渐引入经理和分部门的现代公司制度,顺字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但原本的这些元老级的却都是已经离开了。
周思进在这上头心思用的多,接话道:“黄广裕,李彦青,麻云,这几个是极出色的,还有张思根和任磊几个,栽培一下,都不坏!”
他说的这些个,都已经是大柜级别,这几年在惟功的刻意栽培下,确实是崭露头角,在此之前一直还由张用诚等人管着,如果照惟功说的新办法,分区之后,他们掌总,底下还有各部门的二柜协理,应该也能够顶的下来,甚至扩大规模,大大发展,也并不困难。
“我要问一下用诚。”惟功先对周思进说的人选表示赞同,这些人其实名字都是他取的,其中的优秀之士,能力他是心知肚明。他向张用诚道:“最近的几件事,要用银子的地方很多,在我的谋划之中,顺字行也要投入巨大,你和我要交个底,至迟到年底,顺字行一共能替我腾挪出多少银子来?”
顺字行除了京城的物流业务之外,更是远到蓟镇和宣府,辽镇,南到保定,天津,但更西北的大同和延绥各镇,更往南的山东,河南,这些地方就闯不过去了。
在大明,生意不是生意,是权和势,能到宣府是马帅的脸面,到辽镇是先和祖家搭的桥,在蓟镇,是和吴氏兄弟的交往还有戚继光的面子,在保定和天津……这里原本就是京城勋贵圈的外延。
现在惟功的核心势力已经抵达辽阳,顺字行势力往辽南和辽中辽东一带延伸是必然之事,倒是辽西这一块,祖家李家势力根深蒂固,顺字行也就继续做做转运生意也就罢了。
“咱们顺字行现在京里有九家分店,往宣府一路是三家,蓟镇是五家,天津一家,保定一家,辽镇这里是三家,一共是二十二个分店。”
提起顺字行的一切,张用诚是信口而谈,没有半分滞碍,说明一切都已经烂熟于心。
“每店用掌柜一人,二柜三到五人,护卫、仓库、发货、收货、制造、人力、庶务等一共十一个部门,分柜各一,然后是各部门的大小伙计,每店从二百人到五百人不等,其中崇文门店人数最多,光是制造部门就有近五百人,护卫也有两个局二百来人。”
用人多,代表收益就多,崇文门店为什么有这么多伙计,是因为赵士桢在那里主持建造,光是马车一项,就是日夜不停的建造,在明后年,预计不仅要造顺字行自用的大型客用和货用马车,还开始建造小型的自用马车,分为平民与豪奢若干档次,这也是很来钱的地方,至于人货物流,京师里已经没有了脚行,所有的粮食生意也是由顺字行包干,这都是利润极大的地方,加上转运东北土货至京和保定等地,也是利润颇丰。
只是南货生意,还有当铺,钱庄,银号,当初与张四维彼此各让一步,这些生意,顺字行的规模始终不大。
不过后来晋党又阴了惟功一把,过去的协议,大可不算。
退一步来说,就算协议还在,也不过是用来撕毁罢了。
“现在是四月,去年的财报大家想来还有印象……万历八年一年,全部分店收入是一百二十万两白银,这是除去所有的伙计工钱,赏银,营造费用的纯利。今年来说,四个月下来,已经有五十万,超过去年是板上钉钉之事。不过,现在库中的存银,却只有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这个数字,随时可用。到年底,才会有超过百万之谱。”
第371章 争抢
“差这么多?”
“当然差这么多……”张用诚面色不变,继续道:“在场各位,去年平均拿的赏银是一千到两千之间,各司把总以下到局副百总以上,一年总在百两以上。另外置装费,武器、战马,还有大人贴补的盐菜银子,你们猜就是多少?”
不消人接口,张用诚就直接道:“光是盐菜银子一项,一般的边军以一堡四百多人计,一年是一千两出头,我们一个局一年的盐菜银子是一万多两。嗯,五百来号人,一年就是吃这么多……你们可真够能吃的。”
众人尽皆绝倒,然后大笑起来。
当初舍人营一个局是一百二十五人,然后各局还有直属部门,四个局为一司,每司定额当然就超过五百人了,这和戚继光一个司才不到九百人的编制大为不同。
这也是为了方便骑兵编成,一个局就等于一个骑兵连,四个局等于两个骑兵中队,以四个骑兵中队可以编成一个骑兵团,也就是两个千总部,正好就是一个营……中外的兵力编制,其实在明朝到清季中叶之前,有很多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交战面阵的展开,队形的控制,战场上的微调等等,到明末时,还得加上火力的输出运用。一直到清,西方在火器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除了队列和输出之外,白刃格斗,士兵的训练,相辅相成,一直是渠道上升。
明军却是走了弯路,在惟功这里,预计肯定会把弯路给扳回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乖乖,真是厉害。”
“想不到我们光是吃就用这么多?”
“这还多?我倒觉得伙食银子还能再加一些,辽东这里比京城苦的多,在京城时,大家有假,时不时地回家还打打牙祭……不过老实说回家也吃的不老好,不过比在营里的菜色要丰富的多。”
一个司一年一万多两伙食费,这钱在九边任何一镇都骇人听闻,但其实细算起来,盐和菜,柴薪,都算在内,平均每个士兵一年是二十两的伙食费用,去除掉相关杂费用,也就是十来两的肉食摄入,按大明十斤猪肉一两八钱到二两的价格来计算,每个士兵一年的肉食一百斤上下,一百斤去除三百六十五天,平均一天的肉食也就很有限了。
这是最低标准,当然,猪肉几乎是最便宜的肉食,比牛羊肉要便宜的多,特别是明朝表面上还是禁止杀牛的,肉食的选择余地并不大,鸡肉倒是便宜,一只肥鸡才四分银子,四两银子够买一百只的,可是这年头没有大规模的养殖业,鸡都是散养的土鸡,营养价值和口感超棒,但问题就是你没有办法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