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上栓着的小竹筒取了下来,然后从中取出一卷纸,递给了李神通。
李神通看完之后,却是瞳孔微缩,心中惊惧不已,他当即便传令道:“立刻派人通知满城民众,突厥大军即将杀到,愿意撤离者可速度撤走。”
随后,他又对身旁边的传令兵道:“你立刻骑最快的马赶往南方,前往陛下处,告知他突厥大军已经南下,人数在三十万以上,极有可能上四十万。请陛下早作决断!”
他的命令传达之后,马邑城内顿时沸腾了,一队队隋军士兵骑马在街奔驰大喊:“突厥大军即将杀到,赶快向南撤离!”
城内顿时变得一片混乱,六万多住在城内的居民扶老携幼,带着值钱的金银细软,骑着马,赶着驴,套上了马车纷纷向南撤离。
象定襄、马邑、楼烦等边塞城市的优点就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马匹,再不济的人家也会有一头驴子。于是,城外很快便汇集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南撤队伍,民众们开始分散撤离。
他们都很清楚,突厥人攻击的主要目标是贮藏有大批粮食和金银的郡城,以及没有城墙的村落。而对于那些无多少油水,却有坚固城墙的县城,则一般不会进攻。所以,大凡有突厥大军南下时,北方各郡城的百姓,大多都会疏散到周边的县城避难。
而此刻,杨广的车队离马邑城还有一百二十里,这只北巡大军的速度并不快,主要是带着许多宫中嫔妃和太监宫女等,导致行动缓慢。
这时,几名骑兵从北方疾速奔来,他们跨下的马匹喷着粗气,足见是用尽了力气奔跑。
走在最前面的隋军将领裴行俨连忙上前拦截住他们,然后厉声问道:“什么人,竟然妄闯圣驾!再不站住就放箭了!”
为首的骑兵忙下马拱手作了一揖道:“我们是马邑郡的郡兵,奉李神通将军命令,有紧急军情报要禀报圣上!”
“什么紧急军情?”
“突厥有超过三十万以上的大军正向马邑郡方向杀来,估计定襄郡已经沦陷。李将军请圣上紧急撤退!”
裴行俨听闻之后,顿时大吃一惊:“跟我来!将你知道的所有情况详详细细地给我说清楚!”
片刻之后,他便向着杨广的车驾奔去……
没过多久,马车内的杨广便听见车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随即那王公公便在车外禀报道:“陛下,裴行俨将军遇上了马邑郡派来的信使,李神通将军传来了紧急消息,长城外发现三十万以上的突厥骑兵,正准备从缺口处杀向马邑,他们的目标便极可能是陛下。”
杨广听闻之后蓦地站起身,他万万没想到,突厥大军来得这么快,而且有这么多人。他打开车窗,露出惊惧的脸色道:“快,火速南撤,向楼烦郡撤退!”
这时,早在马车外恭敬的裴行俨忙提醒道:“陛下,现在我们离楼烦郡可有两百余里,且我军带的辎重太多,又有大量行动缓慢的马车,恐怕还没到楼烦就会被突厥大军追上了。”
“那现在我们去哪里?”杨广一听也有些慌了,他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或者,现在我们快马加鞭去马邑!马邑郡城池坚固,应该能守得住。”
“陛下,这样不妥!现在我们离马邑郡虽然更近,仅有八十余里,但突厥人也正在向马邑郡快速移动。而且他们全部是骑兵,依我们的速度,只怕到了马邑,突厥人早就列好阵,在城外等着我们了。”这时,裴仁基也得到了通报,急忙骑马来到了杨广的车驾前。
“裴老将军,那现在怎么办呢?总不可能在野外和三倍于我军的突厥大军作战吧!”杨广这时也慌了神
裴仁基拿出地图,看了一阵后,方一指地图上的一处红色圆圈道:“我们现在的位置,向东四十里便是雁门郡,此处郡城虽然不如马邑和太原坚固,但也大大超过楼烦和定襄,如果我军抛弃一些不必要的辎重,加快行军速度,应能在突厥大军到来之前,进入雁门郡”。
“好!就按裴将军的意思办!”杨广也不敢再坐马车了,他下令所有嫔妃宫女和太监,均弃马车改骑马,十万禁军丢下了各种杂物辎重,仓惶向东撤退。
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时,杨广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情报。定襄郡已经沦陷,先期入城的王仁恭和李世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率军突围而去。突厥大军已经到达马邑城北,只是因城池坚固,暂时无可奈何。现在突厥大军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南奔来,离他现在的位置已经不足五十里。
杨广得知消息之后,惊恐万分,他顾不浑身疲惫,拼命向东奔逃。虽然他已经下令所有的嫔妃太监和宫女大臣均改骑马。但这些人好多都不会骑马,逃跑速度根本不快。如果照这样下去,天亮之前他们必定会被突厥大军追上。
“用信鸽传令给李神通,让他率军出击,咬住突厥大军的尾巴!这样可为陛下进入雁门郡赢得时间!”裴仁基这时当机立断道。
宋老生听闻之后,却是立刻反对道:“裴将军,马邑城池坚固,李神通将军也是久战之将,只要稳固防守,谅来突厥军也不易攻破。可如果让他率军出击,则城池兵力空虚,易被突厥人攻破。如此一来,突厥人便可无后顾之忧,全力南下。”
“宋将军,如果不这样做,只怕陛下就会落入突厥人手中,到时后果便不堪设想!”裴仁基却是反驳道。
而裴矩和裴蕴等其他大臣,在这个时候,自然只会站在裴仁基一方,因为这不光是为了保全杨广,也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安危。虽然马邑丢失的后果也很严重。但总比让圣上被俘要好吧。
“准奏,就按裴将军的意思办吧!”杨广轻叹了一口气,然后对传令兵道:“放信鸽,通知李神通出击!”
传令兵应了一声之后,便打开了早已准备好的信鸽笼子,只见一只雪白的信鸽便扑打着翅膀,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传朕命令:抛弃一切不必要的物品,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一定要在两个时辰之内,到达雁门郡!”杨广这时挥起马鞭,厉声说道。
十万禁军皆吓得胆战心惊,立刻一路狂奔。三更时分,杨广的大队人马终于过了雁门关,进入了雁门郡城。
这雁门郡城曾在十二年前,杨广的弟弟,汉王杨谅作乱时损毁过。后来杨广下旨重建,重建后的雁门郡城,城墙高大坚固,在河东地区仅比太原和马邑差。整个城墙周长三十二里,人口五万余人,杨广带着大军风也似的冲进了城内,众人心中才稍稍平定下来。
而他们进入雁门郡时,却出人意料地发现,王仁恭和李世民竟然也在城里。原来,两天前突厥军到达定襄时,两人情知此城城墙低矮,且系泥土彻成,根本不能守。于是便率七万军队突围南下。他们付出了三万多人战死,两万多人被俘和逃散的代价,总算突出了包围圈。
而这时王仁恭和李世民不敢走西线,从榆林、马邑这条路回来,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从东面的长城缺口处,来到了雁门郡。没想到却正好与杨广碰上了。
刚刚接管了雁门郡的王仁恭,见皇帝也逃难而来,连忙下令郡守腾出官署给杨广和萧皇后等宫中嫔妃使用,又通知城中的富户人家,将宅院安排给文武百官和军中将领居住。而十万禁军则只能入住城中民宅,他们又惊又累,导致城中人喊马嘶,乱成一团。
第305章 王仁恭的忧虑
天亮之后,王仁恭便带着数十名衙役,将城中最大酒楼做好的酒菜送到了郡衙内,以供杨广及嫔妃食用。
这时的郡衙已经改成杨广的临时行宫,数千名禁军士兵在郡衙周边布防,围得水泄不通。
半晌之后,王公公方出来传旨道:“圣上有旨,宣马邑太守王仁恭觐见!”
王仁恭跟着王公公走进了郡衙,来到了大厅内。他心中有些担战心惊,虽然他名义上只是马邑郡太守,但却是总领定襄、马邑、雁门、楼烦四郡军事,并被任命为这次北伐突厥的第三路军主将。如今他镇守的定襄已失,五万大军损折大半,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追究他责任。
这时,大厅内早已站满了随行的官员和将领,裴矩、裴蕴、虞世基、宋老生、裴仁基等人皆早已在列,只不过现在所有人都脸上露出惶恐不安的神色。
王仁恭战战兢兢地躬身行了一礼道:“臣王仁恭参见陛下!”
杨广刚刚吃完了早餐,在喝了两碗银耳汤后,他原本惊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