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各司其职,两天之后,沈敬和黄仁直就拿出了作战计划。张问安排了人事,让黄仁直坐镇温州,节制温州守备军保障后方安全;用沈敬率两千步军,保障粮道和后勤。张问自率主力兵马并诸营将领一万人,拟定组成四营,采用明军常规野战行军方式出击,总兵力一万两千。

外边得知消息的时候,温州大营已经整装待发。七月二十二,张问率大军离开温州,向西南方向挺进,直线进攻建宁府。这时候,连孙隆都才刚刚得到大军出动的消息,张问认为保密措施作得很好。

张问的计划就是兵贵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攻击建宁府,在叛军做出有效的准备之前,一举拿下目标,然后把温州大营建立在建宁府,时刻威胁叛军的势力,以战养战。

四天之后,张问军进入福建范围,建宁府在福建北部,张问率军继续前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张问派出斥候在四方打探情况,然后急行军前进,沿途有些河流险要,也没人防守,明军进展十分顺利。

第二天,距离建宁府不足四十里路,张问挑选了一个靠河的位置,下令修寨扎营,准备明日一早便率主力从营寨出发,开始攻击。

时值七八月间,南方天气炎热,蚊虫非常多,特别是在荒郊野林里,一到晚上,就能听见蚊虫嗡嗡嗡乱叫,见人就盯。不过幸好军中许多将士都是浙江福建一带的人,经验丰富。晚上睡觉时,把帐篷关好,然后点上蚊香就可以。

这种蚊香用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砒霜和硫磺等物混合而成,点了可以驱蚊虫。如果没有这玩意,在这荒郊野林晚上别想睡觉。

张问闻不太习惯这种味道,和敬神用的香烛有些相似,却更刺激鼻子,张问时不时就打个喷嚏,不过也得熬着,否则被蚊子叮咬滋味更不好受。

其实呆在营地帐篷里的人还好,营地外面警戒的哨探才真是受罪,呆在林子里,蚊香作用不大,哨兵们只好在身上抹一些有特殊气味的油脂,并用衣服把全身包的严严实实。这会儿正值盛夏,被衣服包严实之后个个大汗淋漓,苦不堪言。

不过总算又熬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大伙吃了饭,然后就组成阵营,继续前进。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要开始打仗了,大部分人第一次上战场,难免紧张。

有将领让手下的人唱地方戏,喊了几嗓子,唱得实在难听,引起众人一阵哄笑,这样倒是放松了一点气氛。

刚刚出发,张问就收到了前方斥候的探报,那军士骑着马飞奔而来,下马单膝跪道:“禀大人,前方二十里,发现敌军方阵。”

张问道:“有多少人马?”

军士道:“比我们人多,大概有一万多人。阵营整肃,还有枪炮,恐怕是冲着我们来的。”

张问听罢叫他继续探查,然后叫来各营将领,通报了军情。建宁府的叛军倒是够气魄,竟然调出城池,在野地里摆开了对干。

明军走了好几天路,遇到了抵抗当然不可能掉头就撤,于是继续缓缓挺进。一个多时辰之后,远远就可以看见敌军了,大约在一里地开外,在一座小山下摆成一个方阵,很明显是在等待明军。

天气晴朗没有风,艳阳高照,除了很热之外,这是个打仗的好天气;这块地方好像是对方故意挑选好的战场一般,比较平坦,周围有几个小山坡,不过上坡上有许多灌木,不适合排兵布阵。张问下令全军备战。

温州军的布阵很常规,是明军常见的布阵方式,四个营,组成方阵,鸟铳手在前,轻炮在方阵前端,骑兵在营中。

这时派遣到四方刺探的斥候大部分已经回来了,张问汇总了情况,方圆二十里内有两支敌军,其中一股就是对面的那个方阵;另一股在敌军后方五里处,只有两三千人;再南边二十里就是建宁府城池,内部兵力不祥。

至少左右翼没有威胁,张问准备和对面那股敌军摆开了干一场。双方兵力悬殊不大,对方稍微多点。

张问穿好盔甲,提着长剑在营中转了两圈,高喊着鼓舞了一阵士气。众军高声呐喊,响彻天地,这野地里顿时就像市集一般热闹。

第四折 众里寻它千百度

段三五 铳声

温州大营第一次上战场,面对万余准备充分的敌军,情况不算轻松;但也不算糟糕,摆开了对拼,操作上并不复杂。

明军各营将领来回穿梭,反复强调着军纪,临阵退缩者斩、违抗军令者斩!张问命令亲兵下达了另一条命令:打进建宁府,纵兵三日!这条命令效果很大,直接激起了军队的战斗欲望,士气大增。军士们仿佛看见了任人抢劫的钱财,随便玩弄的姑娘媳妇。

双方的阵营中都是喊声四起,随时准备开战。就在这时,突然听见“轰”地一声巨响,大地都在颤抖,片刻之后,明军后边突然落下一枚开花弹,泥土轰地腾到空中,地上炸出了一个大坑。

明军阵营中一阵骚动,对方的开花弹居然直接打了一里多远!张问怔了一怔,回头看后边那个大坑,顿时回过神来:敌军不仅有炮,还是重炮!

温州大营奔袭几百里,自然没有携带重炮,只有一些小型车炮,这些炮要打一里远而且保持准确度和杀伤力,实在是困难。再说温州军方根本就没想到叛军会有大炮。

叛军打了一炮,过了片刻,又一声炮响,这次对方调整了射程,直接轰到了温州军的阵营中间。巨大的爆炸声之后,立刻人仰马翻,士兵在惨叫,马匹在嘶鸣乱跑。队伍几乎变型,众将大声喊叫,才稳住阵型。

“轰轰……”十几声炮响陆续发出,炮弹呼啸而来,在明军阵营所在的一片地方四处爆炸,人马被炸得乱作一团,方阵开始溃散。

情况十分危急,这种时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马上向前;要么立刻后退,退出大炮射程再作打算。

叛军的十几门重炮响完之后,暂时安静了下来。张问知道重炮的射速很低,一刻时间最多能打六七次。

两次轰击之间有一个时间段,张问意识到必须在这段时间里作出决断,前进或后退,要选择一种,反正不能站在这里等着别人轰。

这种时候贸然攻击风险很大,因为明军这边的阵营有些散乱、被一顿莫名其妙的炮击之后军心不稳,冲过去万一失利,很容易全军覆没。于是张问当机立断,大喊道:“各营旗将领督管众军,保持队形,立刻撤退到后边的林子里布阵!”

还好明军阵营没有立马溃散,无论怎么样,这是一支军队,有严格的军纪。众将吆喝着喊叫着,按照平时的训练方式,保持着基本的次序后退。

就在这时,叛军的骑兵冲出了阵营,向这边冲击而来,很明显在对手撤退的时候攻击是最好的战机。

张问平时对于各种兵种的行进速度有过严谨的归纳研究,现在叛军骑兵出击,双方距离一里余,张问很快估算出敌军骑兵冲过来的时间,大约是三分。(这个一分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分钟;一时辰八刻,一刻有三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大概就是现在的一秒钟。)

在三分时间里,万余军队要摆脱骑兵的追击是不可能的。张问发现敌方骑兵不足一千骑,毕竟在南方地区,骑兵用处不是很大,所以南方军队骑兵比例一般很低。

“叶青成!”张问大喊了一声。

叶青成策马而来,拱手道:“末将在。”

“你立刻率骑兵营迎敌。”张问下令道,“拖住叛军,待我军撤入林中后,你们即可自行脱离战场。”

叶青成是辽东军老兵,这时十分利索地接了命令:“末将的得令!”

时间紧迫,叛军的骑兵正在奔跑,叶青成当下就跑到骑兵营,高喊道:“骑兵营诸将听令,随我出战!”

叶青成身先士卒,随即率千余骑兵向前移动,整顿兵马准备对冲。张问顾不得许多,随着中军一起后撤。

这时张问心里十分郁闷,首战不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些叛军出乎意料,不仅装备精良,而且军纪严明,进退有度,完全和以前遭遇的那些饥民军队大相径庭。

温州大营主力离开了双方对峙的平坦空地,向北撤退,北边是一片树林丘陵地带。张问根据刚才叛军的重炮危机估算,那些炮的重量起码是几千斤重,这样的炮没法子在运动中作战。所以张问打算把军队调入丛林,以避开敌方的炮火优势。

张问率军跑了几里远,然后下令各部整顿阵营,就地布阵。斥候自然在周围游荡,随时关注敌军动静。

过了一会,探马奔了回来,报告了敌军的踪迹,叛军已经拔营向北而来。

面对这样的形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