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上的多尔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在哪儿,原文的出处是哪儿的,您要找不着的话,我觉得您拿这个找不着的论据,就那一段材料,就说据说出自哪儿,这历史学界哪儿有据说这个词,你不能据说对不对,你可以大胆假设,按照梁先生的观点,梁启超的观点,可以大胆假设,但是后边还有一句您得记着,您得小心求证啊。而且即使您给我拿过一本书来,说您看,这就是写着的那本书,这本书的版本如何,这本书谁做的,它的可信度如何,这很多都是问题啊。所以您拿一个顺治谕旨,说当初怎么怎么样,我都见不着皇太后,我觉得,我也找来着,我一看这段材料,我也找这段材料哪出的呢?不行,孤陋寡闻,没找着,所以我现在也认定,这段材料在我的眼中确实没有。如果哪位说有,告诉我在哪儿,等电视播完了以后,您告诉我,我再改,是吧。
  那对于论据六,风水墙的传说。这风水墙,对于这个比较,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实际上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您的考证您自己信吗?您说服得了自己吗?我就不明白,这大清朝三个陵圈子就装不下孝庄皇太后一个人的坟头?大清朝三个陵园?您孝庄皇太后的一个坟头就在这三个陵园的外边,孤零零的,就您一个人孤零零的?您说谁呢?您再怎么说离不开,离不开就不许圈里面去?您的考证是哪儿跟哪儿啊?您说服得了自己吗?谁家的妈,谁家的奶奶给自己儿子、给自己孙子出这么个难题?让自己儿孙三十八年不能给你埋了?就这么一个问题?让自己的儿孙难为三十八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您不就刚离开皇太极四十二、三年吗?您就觉得不能动土,要那样的话,慈禧太后得埋哪儿去啊?1861年她丈夫就死了,她自己死在1908年,四十七年了,还不得埋到外国去?您说的谁信啊,您自己信吗?
  对于前面的论据七,说有人见过铁证太后下嫁诏,我就不想考证了。我同意反对派的观点。哪有人见过。据说,咱都说过多少回据说了,历史不是建立在据说之上,您就得给我拿来,没找着之前千万别说这事了,咱就直当它没有,要不然的话这个历史就乱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论据八。我一开始讲《红楼梦》的揭示的时候,我就不大赞同这个揭示,我就觉得这什么啊,简直是瞎说八道了,我觉得这个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觉得正方不要跟我再提有一本书叫《红楼梦》,不要说这个事。
  但是后边还有个问题,对吧。反对者们除了对于这八个观点之外,他不还加了四个观点吗?对于他增加的那四个观点,我也有我的想法,什么想法呢?我认为它这四点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第四个方面,这第四方面,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在多尔衮死了以后,为什么会如此地对多尔衮及其家人痛下杀手。对这个,我觉得我不同意反对者们的考证。我呢另有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将在我们正说多尔衮的最后一讲里面予以揭示。
  对,我这儿说一下,关于第三种观点,它是认为,多尔衮和太后之间是偷情的关系,也就是说有那么点实质的事,但是没有领结婚证,就非法同居了。我个人想法啊,一个堂堂太后,一个堂堂摄政王,要同居便合法,还要非法同居?我觉得,我自己从心里面不能接受这种观点,所以,我自己就没有在这个方面进行任何考证。如果说有缺陷的话,可能这是我自己的个人感情问题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总是在问,老师我觉得如果太后真的下嫁了,那天下人会做什么想法啊?天下人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在孝庄皇太后的后面戳人家脊梁骨?我觉得,在当时的时代,您这种想法是多虑了,哪儿有天下人的想法,天下人在哪儿呢?多尔衮带着大兵到处去屠杀,烧杀抢掠,在征服中原,您知道不?谁有功夫管太后下嫁不下嫁啊?哪儿有功夫管这个,您还敢说呢,您记住人家是满洲人的政权进入中原了,在平定中原的。那汉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吃了这顿饭,下顿还指不定吃得上吃不上就死了,还在那儿传言,太后下嫁了。您知道您哪天死不知道啊?所以,我觉得啊,这种说法不靠谱。所以我个人觉得,没有天下人的耻笑问题啊,不存在一个太后下嫁口碑如何。有的人就问,老师,那您到底什么观点啊?她到底下嫁没下嫁呢?
  第二十二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七)
  我们认真地分析了在太后下嫁这个问题上正反双方的基本论据。只要将双方针锋相对的八个方面的观点对比一下,看看哪方说的有道理,排除那个没有道理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很多观众就会很着急地问,按照您的想法,这个孝庄皇太后,她到底下嫁没下嫁给多尔衮呀?她与多尔衮有哪些感情纠葛?如果下嫁给多尔衮了,那场面是什么样呢?您别着急,答案马上就会出来!
  太后是否下嫁
  经过对比双方针锋相对的八个方面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正方所提供的八个方面的论点,已经被反方击倒的有如下四个方面:
  论据二(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论据五(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论据七(有人见过的铁证“太后下嫁诏”)和论据八(《红楼梦》里面的揭示)。
  但是,正方有四个方面的论据还站得很稳!这四个论据是:
  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论据三(多尔衮的“皇父”称谓)、论据四(张煌言的“太后婚”诗证)和论据六(风水墙的诉说)。
  而这四个方面的论据恰恰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不容易被轻易驳倒的!据此,我的观点是:太后下嫁,证据确凿!无可质疑!因为,有了上述四个论据就足够了!就已经用不着其他的论据了!
  有的观众会问,既然您同意太后下嫁这一观点,那么,按照您的考证,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究竟是完完全全的利益驱动?还是在利益驱动的同时,也有一些真诚的感情因素呢?
  您这一问,还真把我问着了!这个问题太复杂,实际上包含着以下好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是否有一些真诚的感情因素呢?如果有的话,孝庄皇太后是什么时候与多尔衮产生了感情纠葛的呢?
  第二个问题,孝庄皇太后是什么时候、怎么样下嫁给多尔衮的呢?
  太后与多尔衮的感情纠葛
  早在第二讲的时候,我们就曾经说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两个人不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关系!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最有可能的是在1615年这一年,多尔衮三岁,孝庄皇太后二岁;
  第二,两个人的第二次有意义的见面最有可能的是在1623年这一年,十一岁的多尔衮结婚了,十岁的孝庄应该参加了多尔衮的婚礼!
  第三,两个人的第三次见面最有可能的是在1625年这一年,十二岁的孝庄嫁给了多尔衮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皇太极、成为了十三岁的多尔衮的嫂子了!从此,两个人可以天天见面了!
  然后,我们在第九讲中又介绍到了1643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的五岁儿子福临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渔翁得利,当上了皇帝!而三十一岁的多尔衮也很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一个是三十岁的寡妇,一个是三十一岁正当年富力强的栋梁之才!美人与英雄之间,肯定是要演绎出故事的!
  但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而也正是这个时候多尔衮迅速率领八旗兵精锐部队出兵山海关,定都北京,入主中原!
  因此,这段感情故事无可避免地被迫推迟了!
  话说回来,孝庄皇太后什么时候与摄政王多尔衮产生了感情纠葛?
  史学界无法考证太后与多尔衮的感情纠葛
  说到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感情纠葛,通过现有的正史史料,我们无可考证!也没有办法考证!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材料!
  关于这方面的材料肯定是被毁了!为什么要毁掉这些材料呢?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为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感情后来又发生了变化!
  由于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日益接近,这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谁来照顾小皇帝福临等等!您想想,当时的福临才太小,他是很需要母亲的关照的!但是,正需要母亲关照的福临却得不到母亲更好的关照,所以,他就把这一切怪罪给自己的母亲和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