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是大唐盛世末期,大唐的政治虽然很混乱了,但是民生还算稳定。就凭他一个黄河帮就想助李勇夺天下,这几乎是在天方夜谈,白日做梦。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一个强大了地方势力,在一个合适的机遇下,高举李勇这位前太子之子佣兵造反。
众观全国,实力强大,又有反意的诸侯中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谁?阎变天就主动找上了安禄山,送了大量的金钱和美女以示讨好,双方就这样开始在暗中来往。
双方的关系渐渐熟悉后,他们开始有意无意的试探是否有木有这个反叛的心思?阎变天就将李勇之事告诉了安禄山,若要起兵,李勇的前太子之子身份很关键。要造反,民心,口号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前太子李瑛死得冤枉,许多臣民都在暗里轻叹可惜。安禄山起兵若是以为李瑛讨公道为由,尽可以占据一定的民心。
大多数起兵造反者,一旦成功后,他们都不急于坐上皇帝,而是先扶持一个前朝皇帝的后代为皇帝。过度一下,然后自己再称帝。大唐高祖李渊也是如此,当时李渊已经是占据整个关中,天下即将归其一统。但是李渊并没有急于称帝,而是扶持了隋炀帝杨广一个幼子为皇帝,等待时机成熟了,自己才当皇帝。
安禄山也有了这个想法,双方一拍即合。他开始在暗中招兵买马,等待时机成熟就起兵。而黄河帮就做为内应,在暗中给予支持。不料,黄河帮多次进驻京师受阻,遭到全社或丐帮的打击,这个让安禄山大为恼火。
好在黄河帮最终是到京城里进驻,不过仍是困难重重。这一切都是阎变天一手造成的。他极度迷恋张舞娘,导致延误或丧失了许多的机会。也是这个原因,阎变天遭到了杀身之祸。
李勇就接过阎变天的大旗,继续在暗中配合安禄山的起兵。安禄山在暗中许诺给他,只要他打进长安来就拥立李勇为皇帝。
李勇是个聪明人,得到安禄山的许诺,一时欣喜若狂。他不会怕安禄山会反悔,因为安禄山真能杀进长安了,但是他名不正,言不顺,又是个胡人,他自立为皇帝是得不到大唐子民的拥戴,没有大唐子民的拥立,必遭道重重的阻力。反过来拥立李勇就不一样了,他是前太子之子,李家的血脉,拥立他这个天下还是大唐的天下。
当然,李勇也知道,安禄山绝不会甘心做嫁衣给别人。反正双方是各取所需,到时候在坐下来慢慢商讨。为了自己的利益,李勇更加卖力的为安禄山卖命了。
安禄山大军在潼关受阻,便派人通知李勇,想办法让杨国忠去跟李隆基说:最近潼关之战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双方都是演练式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打。还有人发现了哥舒翰在暗中与安禄山有联系,一定也有造反之心。
要想试探哥舒翰到底有没有跟安禄山有联系,其实并不难。只要李隆基下一道圣前往潼关,严令哥舒翰出城迎战,如果哥舒翰真的与安禄山有联系,他肯定抗命不尊,因为两军都是心照不宣,哥舒翰心里有鬼,所以就推拖不出城迎敌。
要收买杨国忠并不难,不是金钱就是美女。金钱黄河帮有的是,至于美女无非是京师八艳或者桃花坞里的仇崇艳最有分量了。京师八艳都是…………的姑娘,…………的老板是李瑁,李瑁又是杨党的人,找她们帮忙很可能暴露身份了。
李勇只好想到了仇崇艳,幸好这位仇崇艳还是史思明的情人。只要史思明一封情信而已,仇崇艳就答应帮忙了。
史思明在信中向仇崇艳许诺,只要他率大军杀进京城,就是仇崇艳进史家大门的时候。此时的仇崇艳完全忘记了自己以前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女子,为了爱情,也为了自己今后的幸福,她义无反顾的答应史思明的要求。
随后,她多次以自己的名义要请了杨国忠到桃花坞,她亲自陪同。杨国忠本身就是色鬼一个,一听京师最有名的名居然主动邀请自己去赴宴,他自然无法拒绝了。
杨国忠到了桃花坞,仇崇艳施展自己的魅力出来,将杨国忠喂得迷迷呼呼,伺候得服服帖帖。杨国忠很快拜倒在她石榴裙下了。两人一来二去,很快混熟了。
见时机成熟后,仇崇艳就将安禄山教唆她的话以无意的方式说杨国忠听。说是前几天听到一个客人说漏了嘴,说哥舒翰与安禄山有不可告人的勾当,据说是双方约定,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等等字眼。大家都知道,哥舒翰是突厥人,也就是胡人,安禄山也是胡人。凭这一点,他们之间有勾结似乎有些道理。
杨国忠一听,觉得大事不妙。哥舒翰镇守潼关,他若与安禄山有勾结,那么大唐就危翌,他杨国忠的荣华富贵就荡然无存了。这件事不管是真是假,都得防备一下。
仇崇艳就教唆他去面圣,叫皇帝下一道圣旨令哥舒翰出城与叛军决战,如果哥舒翰跟安禄山没有勾结的话,他一定会领命出战,如果哥舒翰抗旨不尊,那么真的很难说了。
杨国忠一听仇崇艳的分析,觉得有道理了。第二日一早就赶往大明宫将此事禀报给李隆基,就连李隆基也觉得有道理。下一道圣旨是吧,这个不难嘛。
就这样,圣旨到了潼关,哥舒翰接旨了,但是并没有出城迎战。得了,这下落入人家的口实了。你哥舒翰竟敢抗命不出战,这证明你很有可能跟安禄山有勾结了。
当然,哥舒翰并不知道这道圣旨竟然是一个陷阱,如果知道了也不难解决,派兵出战是吧,反正圣旨上又没明示派多少兵马出城,随便派几百人出城意思一下,完全可以交差了。
可惜哥舒翰并没有这么做,他对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见,不必遮遮掩掩的。
探子回到京城,将哥舒翰抗旨不尊的消息禀报给了李隆基。哥舒翰真的抗旨不出战,与安禄山真的有勾结?李隆基心里开始动摇了。当然,哥舒翰毕竟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到底是不是真的跟敌人有勾结还很难说。
第二日,李隆基再下了一道圣旨前往潼关,命哥舒翰率军出城与叛军出战。
哥舒翰并不知道皇帝这是在试探自己的忠心,他以为李隆基发神经了,仍是抗命不出战。因为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过。李隆基自愈千古一帝,他就是喜欢在后方指手画脚,显示自己的武功才能。
哥舒翰已经不听朕的命令了,李隆基很震惊。他又下了第三道圣旨,这是他最后的通牒。
皇帝在后方频频的催促,哥舒翰无语了,他以为李隆基真的昏庸到极限,已经到了分不清形势的地步。他亲自写了一封信,将眼前的形势,和出城与敌军交战的利与弊详细的写到心里,希望李隆基能明白,乞求收回成命。
但是,哥舒翰越是解释,越不出战,李隆基越是相信哥舒翰真的与安禄山有勾结了。一个固执的老人在后方疑神疑鬼,频频试探,一个觉得委屈不已,心里愤怒异常,就表现出消极的意味。可以说两人已经进了一个死胡同,完全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敌人的陷阱。
这时候,李隆基已经认定了哥舒翰一定跟安禄山有勾结,他一边集结了更多的援兵,准备围剿哥舒翰可能的反叛,同时下了一道圣旨,若是再不出战,就提头来见朕历史上虽然改变了,但是哥舒翰还是没有改变被李隆基逼出城迎战的命运。
这道圣旨已经下得死了,李隆基逼他上绝路,哥舒翰感到畏惧了,现在还能怎么样?
李隆基很愤怒,哥舒翰感到很凄凉,而他们的敌人安禄山笑了,因为唐军要出城决战了。
每天薄暮时分,潼关的烽火台就会点燃火炬。火光一直照映到三十里外,那里的烽火台见到潼关的火光,也会点燃火炬。
这样,每三十里为一站,点点烽火从潼关一直延伸到长安。在夜色中,就像一条细长的火龙。
——这就是平安火。只要长安能看见远方烽火,就说明潼关安然无恙。从战争开始,平安火每天都传到长安,从无间断。
但在六月九日,它忽然消失了。
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远方的天空一片漆黑。
李隆基站在楼台上,久久地望着东方。紫色的太阳已沉入大地,月亮旋风般升在天空,披挂着千万颗星辰。
但是始终没有火光。
李隆基感到冰一样的寒意。那是恐惧,石头般沉重的恐惧。哥舒翰出关五天,潼关忽然沉默不语,就像被大地吞噬了一般。
他第一次模糊猜到了真相:就在此刻,他的大唐帝国正在崩溃之中,哥舒翰主动出战或许是一个错误。
但过去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还不知道。——但他很快就会知道。
哥舒翰率领的十万大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