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谖鞅笨僖桓鲎盼砉笞宓那颉!苯蹇醋乓桓鲈吕锏拿骋准锹迹⒁獾搅巳丝诹鞫侍狻�
要知道在历史上,俄国革命爆发后,十几万俄国士兵跑到东北,然后被东北军收编,后来陆续死于中国内战。
把俄国贵族吸引到中国来,那能为中国带来财富。
当那些财富带入中国,基本上也就等于是中国的了。因为俄国贵族们来到中国也需要花钱。
很多也会在中国落地生根。
15年欧洲西线战场陷入僵持,英法发动了两次进攻。但都被德军打退。德军的主力已经转移到了东线,德军汇聚了18个师,两千多门火炮,利用德国密密麻麻的铁路网迅速将兵力投入东线与俄军展开作战。
德国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己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但攻入俄国境内的德国,也使俄国境内造成了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民,他们只能在俄国流浪。
很多流浪的俄国民众听说在中国很容易吃上一口饭,于是都纷纷朝中国涌去。
他们为了能坐上中国的贸易车队,只要求给他们一口饱饭吃就可以了。
于是很多俄国人坐着中国的车队就到了中国西北,加入了西北的大建设当中,都是一个上好的苦力工。
此时的中国也因为俄国人的不断涌入,掀起了一股娶俄国小妾的风潮,这在法律中是不禁止的。
俄国的社会财富,正随着贸易被中国攫取,俄国的劳动力以及知识分子也开始被中国不断获取。
铁路线则不断的与俄国进行着军事物资交易,俄国的黄金不断涌入中国。
就在此时,英美在战场上又出问题了。
火炮出了问题!
首先是炮弹不够,法国库存的炮弹才500万发,这哪里经得住打?
之前日俄战争时期,俄军平均每个月才消耗八万七千发炮弹,而到了巴尔干战争时期,保加利亚军每个月平均弹药消耗已经到了二十五万四千发。
时代在迈进,战争对炮弹的消耗量在增加。
法国的军事观察员曾经报告过这一情况,但结果法国以巴尔干半岛是野蛮人战争为理由,拒绝相信这一事实。
如果按照原先的计算方法,法国的500发炮弹可以用四年。
结果一开打,月平均消耗炮弹便激增到了90万发,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上升。500万发炮弹连半年都支撑不了。
相比之下,法国的盟友英国的情况也不遑多让,其炮弹储备更低于法国。
但是弹药缺乏的问题不是单纯「做炮弹」三个字可以简单解决。首先由于德国U艇的封锁,英国根本没有足够的铜可以做弹壳。
其次,英国原本金属线性加工的技术就比较落后,即便有了足够的铜,英国也没有足够的工人和机具来生产。
第三,英国的化工技术本来就远远落后在德国之后,因此不但无法大量生产新式火药。更重要的一个东西:炮管复进油,英国也无法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缺乏新式火药的结果,使得英军空有弹药却无法生产足够的引信;缺乏复进油的结果。英军虽然敢造出一大堆火炮,但很快就通通变成停用待料的黄色装备。
于是英法只好把向外撒订单,美国、中国能造出多少炮弹英法就要多少炮弹。
而在炮兵技术上,中国实际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是走在了德国的前面。德国在炮兵上依旧同样也有许多问题。
例如德国的高爆弹,目前还无法加入破片,只能震杀敌人。中国则成功将破片加入炮弹之中,并且炮弹性能比较稳定。
当然,此时中国接到的炮弹订单,很多都是榴霰弹的订单。
这让江渝有些傻眼,英法都是傻子吗?到现在还在用这榴霰弹!真是让人感觉震惊的奇葩现象啊!
榴霰弹这东西英法两国制造的性能也不够稳定,有时候很难计算其爆炸高度。从而发挥榴霰弹的最大效果。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榴霰弹怎么摧毁工事?
榴霰弹是靠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钢珠之类的破片在半空爆炸后杀伤步兵,对防御工事根本没有一点用处。
但此时的英法也没办法,首先他们的火炮非常偏。
法国装备的火炮全是75mm速射炮,他们拒绝装备大口径榴弹炮,结果这种火炮根本就对工事内的德军没有哪怕任何效果。
法国战前把赌注都押在了速射炮上,结果现在傻眼了。
就连速射炮退到堑壕后方时,法国炮兵也无语的发现,尽管75mm速射炮的射程达到了9000公尺,但因为在准则中被限制仅能在4;500公尺范围内进行直射击,因此当他们进入到壕沟后方射击阵地的时候,才发现瞄准具上的刻度划分最远只到6;000公尺,而更夸张的是,法国根本没有生产高角度射击用的装药。
法国的75mm速射炮,很多成了摆设一样的。
英国的轻型火炮也占据大多数,此时由于缺乏控制火药燃烧及内爆的能力,一战中大部分的高爆弹头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碎片,也就是说,当时的高爆弹头仅能利用震波杀伤敌人,而不能利用碎片杀伤敌人,这使得占协约国炮兵半数以上的轻型速射炮无法产生具有足够杀伤力的阵波。
最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中国,第二个则是德国。这个技术前不久被德国人买走了,同时德国还买走了测绘技术。
这年头的欧洲炮兵习惯直接瞄准射击,而对于间接射击非常不熟练,而且也没有什么精确的地图给他们做参考。
而中国炮兵在对俄战争、对日战争当中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炮兵大多数都是间接的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当然这年头的欧洲大型火炮还不知道支援步兵战斗,情况确实是如此,就连德国也是这样。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的炮兵思想并不成熟。
欧洲人,特别是随着战争后期炮弹数量越来越多,大口径火炮数量也不断增加的英法来说。
他们的思想是,炮击越久,直到摧毁敌人工事,对步兵进攻越有利!
于是炮火准备从原来的十几分钟增加到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一天、三天,甚至是一周!
这种思想简直错到姥姥家了。
事实证明这种打击对于形成防御工事的德军根本没有。
首先失去了步兵进攻的突然性,同时德军有地下工事,甚至于德国根本就不躲藏在地下工事,而是直接躲在前面的弹坑里,让英法的火炮去轰炸空着的工事。
相比之下,中国炮兵早已有明确的作战思想指导,炮兵的任务不是摧毁,而是中和!
即优先摧毁敌人铁丝网,其次打击敌人工事,第三才是骚扰、打击敌人火炮,同时阻止敌人预备队进入阵地,打击敌人暴露的火力点。
不管是轻重火炮,首要任务都是支援步兵作战,而不是摧毁什么玩意。
欧洲炮兵并无这样的思想,连德国都是只有部分思想与之契合。
“英法现在缺炮弹,正好敲敲竹杠。”江渝想到这里,立即找来英国大使朱尔典,理由是找他喝茶。
于是朱尔典坐着货车到了淮安,就了和江渝进行‘喝茶’。
在江渝的元帅府中,两人坐在优雅的茶楼里,江渝开始和朱尔典拉起常家,笑着问道:“我的老朋友,最近一切都还可好?”
“还不错,只是……”朱尔典说着叹了口气,“战争的发展已经出乎预料了。”
“这确实让人很很遗憾。”江渝摸了摸脑袋,接着说道:“我听说德国已经把兵锋转至东线专门对付俄国人了,可能俄国不久之后就要投降了。”
“呵呵!不知道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不过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德国人被我们协约国拖在西线很多兵力,怎么可能短时间内击败俄国?”朱尔典不由笑了起来,江渝也跟着笑了。
然后突然问道:“那如果中国参战呢?”
“嘎?”朱尔典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只听江渝站起身,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的新疆地区说道:“如果中国从这里攻入俄国,貌似以俄国现在连对付德国都焦头烂额的局势来说,我们中国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把这片地区都统统占领,甚至可以轻松的到黑海沿岸。又或者,我们把进攻方向转入南边。”
江渝说着又指了向阿富汗、伊朗一带,然后拍了拍额头,“哦!天呐!好像那里离印度很近的样子。”
朱尔典张了张嘴,震惊的看着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