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常满明白韩信的意思。随何如果带真的说服了周市,那韩信的判断就是错的,韩信既得罪了人,又落得个判断不准的名声;倘若随何没说服周市,那他回来之后,大家就得准备逃亡,更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过刘常满和韩信一样,也挺佩服自己阿爹的韧性。在事实已经被韩信戳破的情况下,仍然要去试上一试,以把握那万分之一的希望。

“莫非这种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的韧劲,就是阿爹成为汉高祖的另一个决定因素么?”刘常满不禁暗暗想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天下午,随何就乘车返回了沛县,看他一脸喜色,刘邦等人便知道有了好消息了。

“恭喜沛公!周市已经答应以丰邑为界,固守魏土,不再来攻楚地了!他已经和我约定,明天早上就撤军回大梁!”跳下车来匆匆行了一礼,随何就急忙向迎接过来的刘邦等人汇报,连雅文也顾不上说了,直接白话说了出来。

“啊?哈哈哈,随先生真是一张利口呀,就算苏秦再世,张仪复生,在随先生面前,也不过尔尔吧,哈哈哈!”刘邦一听,紧绷了数天的神经顿时松驰了下来,上前拍随何的肩背大笑道。

不过刘常满却看到,他的手还是习惯性的在随何衣服上抹了几把,好象还想把人家的衣服弄破似的。“阿爹不会是有强迫症吧?”刘常满坏坏的想。

第二天一大早,派往丰邑的探马果然来报,说是周市大部队已经拔起大营,往西北而去了。刘邦大喜,当即命令摆起宴席,要为随何庆功。

席间问起随何是如何说服周市的时,随何说道:“按照沛公和单公所说,我前往周市大营后,便劝说周市,谁知他根本不听我的。反倒要我回来转告沛公,说彭城驻军虽少,却是精兵,乃是诸候之敌,让沛公速速让出路来,倘若误了他往攻彭城,一切罪责就由沛公承担!”

“正没奈何处,有魏王使者前来,说是秦将章邯,已经率大军出函谷,击破楚上将军周文于渑池,周文自杀。率兵围困荥阳的假王吴广,也被手下所弑。秦二世皇帝又派王离率大军南下,意欲沿太行陉道攻赵之东垣,魏之河内。魏王已派王弟魏豹,往守河内郡,恐丞相在军中,哨探不得其便,故特派出使者往告丞相。”

“我一听,这不是来了机会吗?于是我就告诉周市说,暴秦未亡,诸候岂能相攻?于是周市便答应以丰为界,退兵回守了。”随何笑着说道。

“随先生太谦了,我不过是个粗人,也记得随先生当时说的。”

“随先生说:‘且今章邯已率七十万大军东出函谷,王离率五十万大军南塞井陉。暴秦者,虎狼之国,心腹之患,天下共敌也。‘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夫沛公,兄弟也,夫章邯、王离,寇仇也!愿将军孰思之!’连我这等粗人,都给随先生说得明白了道理,何况那周市自称儒将呢!”和随何一同前往周市大营的纪信笑道。

“哈哈哈,先生好口才!来来来,我们为随先生干上一杯!”刘邦举卮大笑道。

“多谢沛公夸奖!随何已与周市当面订下简册,还请沛公遵约行事!”随何从怀里拿出一轴简册,递给了刘邦。

“好好好,我当然遵约!”刘邦把那简册拿了过来,看也没看,就递给了萧何。

“这个随何有趣,阿爹怎么可能守约呢?”刘常满心里暗笑。

果然十天之后,估计周市的部队已经开拔回到大梁,刘邦立即点起兵马,要前往攻下丰邑。见刘邦要毁约,随何急忙赶来劝谏,要求刘邦信守承诺,不可食言而肥。

随何游说周市的时候,刘常满并没有亲耳听到他的口才到底如何,这次算真是领教了。在旁边听了有一刻钟,刘常满觉得随何这张嘴,简直比得上电视购物里的那个卖手表的候总。

那位候总,属于那种只要你听上五分钟,就会觉得倘若不买他的手表,简直就是错过了天大的好机会;听上十分钟,就会觉得倘若再不买他卖的手表,简直就是犯了不可弥补的错误。但倘若是听上半个小时,你就会觉得,应该找一张狗皮膏来,把他那张嘴给贴住了,省得聒噪得人心烦。

这随何就颇有那候总的潜质,听了一刻钟下来,刘常满就觉得,倘若刘邦这次不听他劝,执意要去进攻丰邑,那肯定得成为不信、不义、不仁之人,成为千古罪人,为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万劫不复。

然而听了半天,刘邦却无动于衷,随何依然在上引圣贤,旁征仁义,口沫四溅的说着:“无信无义,何以立于世间?虽富贵而又若何?大丈夫立于世间,当一诺千金才是……”

正当他准备继续滔滔不绝时,一直在签署军令的刘邦抬起头来,淡淡的几句话,就把他噎得说不出话来。

“大丈夫身处乱世,定当以不能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为耻,至于你说的那些,还是先放放罢!再说,男子汉大丈夫鲜廉寡耻,又有何不可?莫非世上只有你那孔夫子才值得效法么?我看秦始皇帝就不错!”

刘常满算是当面见识了自己阿爹那“流氓无赖”的一面。但刘邦所说的道理,却不一定就错,身处乱世,原本就当如此,难道为做好人,就伸头等别人杀么?

刘邦不过是一地痞混混出身,能拿秦始皇当作偶像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这个傻乎乎的随何却想拿圣贤、仁义之类的说教来规范他的行为,这不痴人说梦么?哪怕他能把死猫说成活狗,刘邦也绝不会听他的。

而刘邦“大丈夫鲜廉寡耻”的观点,在接下来的军事会议上直接得到了验证。当刘邦提出要前往收取丰邑时,除了随何外,没有一个人反对的,根本没人拿违背了和周市的约定当回事。就连随何,最后也找了个理由替刘邦解释说:“子曰:要约不遵。沛公此举,行不违义!”

刘常满在一旁听得差点笑出声来。随何这话倒也不错,孔子确实也说过“在要挟下建立的约定可以不用遵守”,但结合随何此前的态度,刘常满立刻得出了一个结论:我靠,又是一个不要脸的!

“脸厚心黑,厚颜无耻,看来也是俺老爹的一个特质了。不,应该说是俺老爹和手下这一大帮子人共同的特质。”刘常满在心里苦笑着又给刘邦总结了一条特质。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十六章 … 大丈夫的特质(下)—

然而就算是刘邦的脸皮再厚,却也没丰邑城墙厚,这道城墙,原本是他把丰邑作为根据地的凭籍,如今却成了他攻下丰邑的最大障碍。

刘邦往攻亢父的时候,有鉴于公孙壮偷袭事件,特地加强了丰邑根据地的防备,把那一千丰邑子弟兵全部给拨了出来,交由雍齿带领,让他和王陵一起,固守丰邑。

没想到周市在攻下单父后,就派人给雍齿送信说:“丰本来就是魏地,你也是魏人。倘若你带着丰邑投降,我就封你为丰县县令,仍守丰邑;倘若你敢抵抗,我便攻下丰邑,并且屠城。”

从前的时候,雍齿和刘季都是王陵的手下,而且雍齿人称雍老二,地位在刘季之上。但到了起事之后,刘邦成了沛公,雍齿却成了他的手下。雍齿心里,本来就极不愿归属于刘邦,如今得了周市的信,(奇*书*网…整*理*提*供)当即便召集王陵和丰邑父老商议。

王陵乃是客军,对于雍齿和刘季两人,他是不偏不倚,无可无不可的。丰邑父老本来就是些墙头草,刘季是丰邑子弟,雍齿也是丰邑子弟,跟着谁都一样。但大家本来都是魏国人,如今雍齿是魏将,而刘邦乃是楚将,还是跟着雍齿,投奔自己的“祖国”大魏,更加名正言顺些,于是父老们便同意了雍齿投降。

周市也不食言,当即把丰邑提升为县治,并封雍齿为丰县县令,又赞助他五百人马,让他仍守丰邑。雍齿到底也没弄明白周市为何只招降他,却不招降同是魏人的刘邦吕泽,不过这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今自己终于又和刘邦平起平坐了。

而等刘邦提兵来攻时,雍齿仗着坚城,根本不怕他多了两三千人马。两军士兵都是熟人,自然也没有肯拚命的,双方打打停停,十多天过去了,丰邑一点要被攻下来的意思也没有。

见了这种情况,众人也都无可奈何,看看到了十一月二十,一夜北风刮过,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天气骤然变冷。别人倒还罢了,唯有沛公刘邦,却因偶尔感染风寒,生起病来。

男人只要过了四十岁,那身体就会一天不如一天,而刘邦此时已经四十八岁。虽然只是偶感风寒,但最近因战事不顺,他心里正着急上火,受了风寒后,外寒引动内火,病势竟日渐沉重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