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皇上,恐怕半年之内,你总走不开吧?裕儿那边,不明白的事情还多着呢!”范也笑着说道。

萧和吕云在五十来岁的时候,都因病去世,如今大汉皇帝身边,就只剩了范和项眉二人。范的儿子刘裕继位当了皇帝,她自然也接替了皇后之位,喔,这个时候,已经皇太后了,到底心疼儿子,也笑着对刘常满说道。

“是呀皇上,你别说,现在我们一个老头,两个老太太,却去哪里玩好呢?还不如在京城看着裕儿顺顺当当的把事情办下来再说。”项眉也是个识大体地,虽然如今她地儿子刘衿已经是掌管着辽东

辽东王,但她却不愿跟着儿子前去享福,仍愿意和刘起。

其实她们不说,刘常满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还是走不掉的。

刘裕虽然已经参与政事多年,但“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学习工作”,更不用说是大汉皇帝这个职位了。

象大汉国这么一个管理着一百多个郡国地大国家,事情千头万绪,有很多都必须向刘裕交待清楚;不但如此,刘裕在接掌大汉国的同时,也接掌了中华联邦的天子之位,这里面更有许多需要告知的东西在内。

因此刘常满也不过是和项眉两个说笑罢了。再说如今以他的身份,虽然不当皇帝了,但依然是尊贵无比的太上皇,刘裕怎么会放心他孤身一人带着两位母亲出去随意游玩去?

“嗨,这当了皇帝,不遂心的事情,也还多着呢!”刘常满在心里暗叹道。

在很多人心里,当了皇帝,就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可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当了皇帝,所受的限制和掣肘,根本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多。

就象刘常满吧,自从当了皇帝之后,刘常满几乎从来没有过单独活动的时候,甚至,连睡觉的时候,旁边也都站着侍者。

而且,一旦需要做出什么决断的时候,还必须过以丞相为代表的政府体系的通过,一旦政府不通过,皇帝的命令,也就无法执行。

汉朝的时候,上下的等级还远没有原来那样的森严,大汉朝廷之上,丞相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刘常满记得,毛太祖年老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管不了全中国,我所能管住的,最多也不过就是北京附近的这一块儿地方罢了。”当了皇帝之后,又活了六十五岁之后,刘常满终于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了。

是的,哪怕是皇帝,也管不了太大的地方,只能管住以自己的宫城为中心的首都,根本不可能将下面的事务一一改进,对于基层的事务,需要的,还是那些贪官猾吏。

当了皇帝才知道,原来,当官的,根本就找不出来不贪的,有的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就象黄河大河道的整修吧。刘常满清清楚楚的记得,大汉历十五年的时候,自己曾给派人修整过黄河大堤和河道,当时一共花了一百万贯。

可后来就不一样了,待到大汉三十五年的时候,大汉皇帝又派员前去修筑黄河的时候,只是将原来筑好的河堤修整一下,工程并不算浩大,但却花去了四百万贯,整整是当时修建的四倍!

可对于这种事情,查了几次之后,刘常满就决定不再封查了,因为这样的事情,是阻挡不住的,社会富庶了,经济发达了,官员们自然就也腐败了,这和生老病死一样,也是一样自然规律呵!

但刘裕的性格,和刘常满不同。

刘裕虽然为人彬彬有礼,处理事务礼节上也是做得很周到,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宽厚的皇帝,但刘常满心里知道,刘裕的性格和自己还不一样,在他的性格中,刘裕却有一种似乎来自先天的缺陷的眼里,太容不下沙子了。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对于每个政治家来说,最最需要的一条,就是肚量宽宠,包容性强。可刘裕的心气太刚,因此上,刘常满就说估计,这个儿子,需要一次挫折,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好皇帝。

第五卷 盛世

—第四十三章 … 皇位更替(下)—

转眼间,大汉国皇位传给刘裕已经半年了。因为大皇帝的妥善安排,诸皇子都有了归宿,自然也就没有可能再闹家务,整出个“九王夺嫡”之类的闹剧了。

而半年之后,刘常满也终于放心的把那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完整的交给刘裕了。

要说起来,这方传国玺,乃是当初李斯派人用和氏璧雕成的一枚玉玺,献给秦王后,就成了天下帝位传承的标志,一如禹王的九鼎一般。等到了大汉朝,这枚传国玺,奇……書∧網自然是归了高皇帝刘邦所有,成为了大汉国的传国之宝。

大汉天子之位的传承中,这方传国玺,也是颇具象征意义的宝玺,只有拿到了传国玺,那才算皇位的传承正式完成了,大皇帝刘常满的帝位,也才真正的传给了自己儿子。

新丰城里,今天是一片欢腾,因为太上皇已经决定,以后除了在长乐宫居住之外,还会经常的回新丰城老宅子里住上一段。

大汉皇帝老了,新丰城里的百姓们,刘邦那一茬的,自然是一个也没有了,都是后世的小辈们。但不管怎么说,新丰城。仍然是大汉皇帝的故乡之一,而且距离大皇帝地陵寝也不远。

“等我死了,好就近送进陵里,还省事儿了呢!”太上皇经常这么笑着说。

按照大汉国的规矩,在皇帝登基那天开始,就要为自己建造陵墓,刘常满自然也不例外,他的陵墓。就建在咸阳城旁的白鹿原上。名曰安陵。皇后萧和妃子吕云已经先他而去。都暂时安在陵墓附近,单等着大汉皇帝一旦移山陵时,下墓陪葬。

“阿爹,听阿妈说,你要出去泛舟江湖?”刘裕听母亲说了此事后,急忙前来问道。

“不错,我正要和你说起此事呢。”刘常满慈祥的说道。看着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任事。刘常满的心里,自然也是很高兴的。

“阿爹,你年龄大了,若要游玩,就在长安关中一带转转也就是了。再说儿子还有许多事情要请益阿爹,你一旦远行,我可上哪儿找你去?”刘裕劝说道。

“裕儿,你已经长大了。我看你当皇帝还行。用不着阿爹再在这里看着你啦!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既然当了皇帝。就可以按照自己地意思来,不必顾虑我。”

“我在长安城中,朝臣们难免想着,有太上皇地例子在那儿呢,有什么事情,我们找太上皇诉苦去。但我一旦出了京城,他们也就没了依仗,你才好放开手脚做事儿。”

“儿子,当皇帝,就得有个当皇帝地样子,不要这么婆婆妈妈的啦!”刘常满见刘裕还要张口劝说,便打断了他的话。

“再说,你阿爹年轻的时候,就想去看看咱大汉国天下的美景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终于得了空,怎么说也得去把咱大汉国转上一半吧?老子的能耐你又不是不知道,别说我现在还是太上皇,就算什么也不是,走在大汉国中,还能吃了什么亏不成?”刘常满笑道。

“阿爹,这我知道。不过,你总得等着你的传记出来后,再去游玩吧?”刘裕又想了一个理由劝道。就在阿爹准备要出游地时候,刘裕这才发现,原来,在自己的心里,阿爹永远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一旦阿爹要出门远行,皇帝刘裕竟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那好吧,儿子,就听你的一次,不过等传记出来,你可别再拦着我了。”说起自己的传记来,刘常满倒也来了点兴趣,当即答应了刘裕。

要说起来,在中国一直流行“盖棺定论”,但大汉皇帝在位期间,打破了这个规矩。刘常满还没有退位时,就让史官开始替自己修订传记。

用大汉皇帝的话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这个当事人还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地传记。不管什么样儿地传记,在当事人死了之后再作,那就有很多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弄清的了。

不但如此,大汉皇帝还要求,对自己的传记一定要真实,不要虚饰浮夸——不过大

也知道,按照自己地身份地位,想找一位完全记载真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呵呵,这个史官倒有意思,瞧瞧把我夸的!”刘常满戴着老花镜子,捧着自己的传记给范和项眉看。

“呵呵,就是,这个史官说,你打起仗来,比韩信还厉害呢!”范笑道。

“怎么,咱皇上没有韩信打仗厉害么?那韩信为啥在咱皇上面前,连一点手脚都动不了?”项眉却有点不服气。

“看看,眉儿,你说到哪儿去了。当初阿爹就亲口说过,要论起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