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虽然是表亲,但刘常满心里最宠爱的,显然是范,对皇后萧也只是敬重罢了,因此上吕云自觉在几个女人中提不起气来,说话做事也远没有当年俏丽爽快的样子了。

很快的,夏候婴和审食其就从辽东回来,向大汉天子说辽东王在“国丧期间,饮酒宴乐,多近妇人,并取国人妻女供已淫乐,大不敬……”,应该严加惩治。

其实刘常满当时派夏候婴和审食其前往辽东,那结果就已经是注定了的,夏候婴忠心耿耿,审食其更是吕雉的心腹,对于吕台的行为已经恨得牙痒痒的了,一朝前往辽东,自然是极快查实,并通禀驻守在附近的周勃,就地把吕台擒下,囚禁在蓟城,等待大汉天子处置。

要按审食其罗织的罪名,吕台属十恶不赦的“大不敬”之罪,便是有十条命也给杀了。不过刘常满却不愿如此,于是,在太后下葬之后,大汉皇帝颁布了一条诏命:

“辽东王行为狂悖,有伤国体,特令辽东王移居京师府弟,就近调治,辽东国归入大汉郡治,辽东王仍得按辽东国户数食租税,钦此!”

这道被称为“移居令”恩赦,从此之后被归入了大汉国的成例之中,一旦诸候王犯了严重过错,大汉国就把该王移入京师,成为一个闲居京师、坐拥巨额收入的“封君”,但其封国内的实际事务,就不由他管辖了。

不但如此,他的儿子孙子的级别,也每代下降一级,五代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收益了。

而在诸候即将辞别回国的时候,大汉皇帝又发布了一道诏令,这道诏令,就是后世有名的“推恩令”。

大皇帝在诏令中说,应陇王韩信所请,特将其国分为四份,每个儿子各封一份,仍用王号。但其实按照河套地区的户数,一分为四之后,韩信的儿子们,充其量也就是个万户候了,根本不足以再称为王。

此令一下,大汉国诸候又都不是笨人,还有不明白大汉天子意思的?三越王倒也罢了,其余各王都纷纷上书,要求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国家都分为几份,分封给诸子——这也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能够更好的延续宗祠的法子之一了。

甚至,在荆王刘贾临终之时,他也上表说道,自己没有儿子,但乞求大汉皇帝开恩,封他的四个女儿为候,在自己国土内令其各择五千户,其余国土,愿入汉为郡。大皇帝怜其意,就批准了他要求。

这便是大汉国历史上,有名的“推恩令”与“女子参政诏”相结合的产物了。

第五卷 盛世

—第三十章 … 大汉天军(一)—

“皇上,推恩令虽好,可是,却有一条不便呀。”李左车也早已经垂垂老矣,但对大汉皇帝的忠心却始终不变。

这些年来,他早就不再上朝,但刘常满的推恩令颁布以后,他终于忍不住还是前来向皇帝进言了。

是的,推恩令确实不错,能够有效的把各藩国分裂成一个个小国,使它们不再具有和中央抗衡的力量,实在是子孙万世的基业。毕竟大皇帝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子孙,都象自己这么有能耐。

可是这么一来,却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极大的隐患:大汉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都相距数千里,倘若加上各联邦国,更是绵延数万里。

但各联邦国和大汉的直属藩国不同,中央于他们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控制能力,所以大汉国必须保证本土的安全。如今将各藩国的力量减弱之后,一旦联邦之中有国家崛起,比如说匈奴、月氏甚至东胡、沧海、高丽诸国发生叛乱,进而攻打大汉国的话,那大汉国藩郡不强,势必将无法抵挡。

所以兵法大家李左车这才前来跟大汉皇帝献议。本来这件事情,看出来的人自然不少,但能跟大皇帝真正面对面的交心谈这个问题地,也只有李左车一人了。韩信也没可能如此直截了当的和大皇帝说起此事。

“李老将军果然是忠心耿耿呀,你所说的,我已经料到了。不过我这里,有一个法子,正要派人请李老将军来商量,如今你既然来了,不如就请你一起能酌如何?”刘常满示意侍从给李左车搬来一个锦座,请李左车坐下说话。

“原来皇上已经胸有成竹。那老臣就恭聆皇上教益了。”和刘常满相处日久。李左车当然明白大汉皇帝的说话方式。听了皇帝的话,李左车当即坐了下来。

“把我写好的稿子拿来给李老将军看看。”刘常满微微一笑,挥手示意侍从把自己写好的稿子递给了李左车。

这份稿子,是融合了刘常满心中所有的军事知识而创造出来地。基本上,刘常满是参考了中国现代地军事设置而来地。

在治国上,刘常满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厉害,但毕竟他多了二千多年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采用的大军区制。无疑是参考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军事制度,并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军事专家们综合几千年智慧之大成。

当然,如果完全按照中国的军事制度来设置大汉国地军事制度,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二千年的时间跨度,使得许多事情都完全不一样,根本不能死搬硬套。

“皇上。微臣觉得。你的这封诏令,确实给微臣指明了一条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但实施起来,恐怕障碍也极多。纵使皇上天赋英明,天下万民大力支持,恐怕也得许多年才能建成。”李左车眉头紧皱,大汉皇帝的思想,已经颇有些超出了他这位军事大家的理解范围,诏书里的东西,有太多让他根本无法理解。

不过大军区制地分区制度,他还是理解地。

可是,那样一来,各军区的首脑拥兵自重怎么办?大汉国这么大,路程这么远,如何能对那些军区的首脑进行遥控?

还有,大汉皇帝设计地这份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征兵、服役到后勤、防区各方面的问题,李左车的脑子,竟然觉得有些转不过弯来。

“老将军看起来有很多话要说吧,今天有的是时间,我们就从头开始说说吧。”刘常满笑着说道。这封“大汉国军事策划案”,说起来毕竟是刘常满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能和李左车这样的军事大家讨论,绝对会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如何和大汉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那好吧,皇上,我们就从征兵开始说起吧。”李左车皱着眉头看了半天,终于说道。

说起征兵方式,自古以来,有许多办法。

上古三代之时,自然是兵民合一,全国的老百姓,在打仗时候,都会被武装起来,当作兵员——基本上过了所谓的原始社会吧,这种情况就不再存在了。

等到了夏商周三代,那情况又为之一变。在战国以前,当兵,那可是一种荣耀的事情,基本上只有贵族和他们的家将才能从军

在春秋时候打仗,一般都只有几千人参战。

而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战争的扩大,慢慢的平民也成了征兵对象,打到最惨烈的时候,象秦赵长平之战,几乎赵国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被征发上了战场——以当时赵国只有三四百万人口来算,光是长平一役就死了四十万,当时“一夫挟五口”,基本上可以说是“全民男子皆兵”了。

秦朝定鼎之后,刚开始实行的,也是类似春秋时候的征兵方式,基本上只征富裕人家子弟为兵,毕竟这样一是影响生产小,二是兵员的生活费有一部分要靠自理,贫困人家供应不起。

不过后来因为北征匈奴,南开岭南,大征天下兵员时,也就顾不得这些了。正是因为如此,陈胜吴广这些“佣耕”的穷人,这才被征到了渔阳,进而发生了大起义。

但是秦朝实行法制,虽然征调吧,还是按照规矩,每年分别征发一些人的。因此大汉国建立后,自然也是承袭了大秦的法制,实行的仍然是“全民皆为预备役”的方法,按照户籍,按年征发戍卒。

大汉国朝廷实行的是这个方法,大汉国各藩国,自然也实行这个方法。

可是这个方法有一种极大的不便:这些军人,都不能算是职业军人,因为每隔两年,这些军人都要全部返乡,再重新征召一批。

如此一来,大汉国的战斗力就无法保证,除非每个将领都有韩信那般“驱市人为战”的本事,否则谁也无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刘常满就考虑,也实行后世的义务兵役和志愿兵役结合的制度,就是打造一支这样的部队:首先,让所有足够年龄的成年男子,都有机会进入军队,然后,从这些青年男子中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职业军队。

“皇上,你这个想法,确实是上上之法,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大汉国朝廷对军队的掌握,又能使我大汉天军的军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