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妹,照你这么说的,肯定不行地!”听了吕雉的计划,吕泽断然否定了。身为吕雉的大哥,他可没什么顾忌。
“你想想,你说要想办法把那戚夫人弄死,最好连如意一块弄死。可你想过没有,他俩不管哪个无缘无故的死了,皇上他肯定怀疑是你干的!再说了,皇上天天跟戚夫人在一起,他手里那些侍卫是吃素的吗,要是一个失手,派去的人再让拿下了,戚夫人再反咬咱一口,那可全完蛋了!”
“大哥说的有理,这个手段绝不能采用!”吕释之也说道。
“哼,那就先饶了这个小贱人,等刘季死了,我再要她娘俩好看!”吕雉恨恨不
“大哥,那你说该怎么办?”吕家的几个兄妹中,要属吕泽最有智谋本事,因此吕雉很是倚重。
“妹子,你别着急,听我说说。”
“首先,你比刘季小十二岁,所以说呢,你耗得起。第二,别看那戚夫人天天跟皇上在一起,可她没有根基!”
“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是,咱的盈儿,比她那个如意,要强得多了。这男人对待女人,一到年老色衰就失了兴致,女人也就失宠了,可男人对儿子不一样,儿子什么时候也不会失宠的!所以只要咱记得多长点心眼,护好盈儿,就什么事情也没有!”
“嗯,这倒也是。不过眼下那小贱人天天在刘三儿面前叽哝,刘三儿要是耳根子一软,起了心思,那可就糟了!”吕雉说道。
“哼,这个倒不怕,那小贱人的长处,不就是吹吹枕头风吗?咱吹不上枕头风,但咱可以从外面吹风!”吕释之说道。
—
于是,汉八年五月初一,刘邦上朝时抱着如意。太傅叔孙通当即跪下启禀,圣人曰:“尊尊亲亲”,严以教子,慈以爱孙,故孙可抱子不可抱,请皇上在意。
接着殿将将军虫达跪下说道:“皇上上殿倘是为议事,可召太子前来侍候,如今三皇子尚未封王,皇上为何抱之来殿呢?”
接着群臣一齐跪下,奏请刘邦奉前朝故事,封如意为王。
刘邦大怒,当即退朝出殿,直往内宫而去。在刘邦的心里,确实隐约有了换太子的想法,但这个原因却并不是因为太子刘盈不好,而是为了吕雉。
自楚营为质回来后,吕雉就变得心肠刚硬,下手狠辣,刘邦知道得很清楚。倘若自己死后,吕雉当了皇太后,恐怕戚姬、如意这帮人,还有自己余下的几个儿子,能活的没有几个。
倒是如果如意当了皇帝,戚姬背后没有外家支持,群臣又都是丰沛故人,吕雉母子当然能安然无恙。
所以刘邦封了刘肥为齐王后,迟迟不愿封如意为王,就是想留着名份,好为日后换太子留下地步。群臣都是跟老了他的,一眼就看出来他的想法。
但群臣想的可和他不一样。刘盈今年已经十六岁,对待臣下一向很好,明显是一个好皇帝将来。而刘如意才三岁,可塑性还大得很,谁知道他将来长大是个什么样儿的家伙?
再说他现在才三岁,到时候刘邦倘若死得早些,他恐怕不到十岁就要当皇帝,摆明了是戚姬垂帘听政到时候。
要说是吕雉垂帘听政,群臣还能忍受,毕竟她一直就是主母,丰沛群臣都习惯了把她当作和刘邦同等身份看待。可这戚姬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刘邦在路上娶的一个小妾罢了,王陵、萧何、张良这些人,凭什么让他骑在头上?
对于群臣的态度,刘邦心里也是明白的,再说废嫡长立庶幼,本来就不是正理,所以刘邦也没明说,只是想借着一些细事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谁知道就受了当头一棒,让刘邦气不打一处来。
刘邦心烦意乱的回到内宫,叫出戚夫人来一起喝酒以解愁闷之时,御史大夫周昌从外面急匆匆的赶了进来。
“禀皇上,那个,那个,那个……”周昌有些口吃,还没说完,抬头就看到戚夫人从后面端酒出来给刘邦。刘邦接住后伸手一拉,就把戚夫人抱到了自己怀里。
刘邦常干这样的事情,甚至有一次,陈平进来汇报时,他还正搂着戚夫人跳舞。不过周昌和陈平那是大不一样,见刘邦如此动作,周昌大怒,也不说话了,腾的一声站了起来,拔脚便往外走。
刘邦刚把酒喝完,可看到周昌已经走到门口了。刘邦心里当然知道周昌是怎么回事,不过周昌可以算得上是自己臣子中,最为贴心的之一了,刘邦也不避笑闹,当即纵身而起,跑出去抓住了周昌。
“你小子给我回来,刚才你要说什么来着?”刘邦拧着周昌的耳朵骂道。
“我不说了!”周昌大叫一声,竟然没有口吃。
“不说,不说你今儿就别想走!”刘邦说完,一使劲把周昌按得弯下腰来,然后骑到周昌的脖子上,双腿夹住他的头,不让他抬起身来。
“好,我,我,我说,我说皇上,你,你,你是桀纣之君!见大臣时候,还抱着小妾,象,象,象什么样子!”周昌脸憋得透红,却毫不示弱。
“你这个混帐小子!给老子滚吧!”刘邦颓然放开周昌,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自行回到了屋内。
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十九章 … 占城稻—
说,在风暴的时候,暴风的中心,也就是“暴风眼”安全的一块区域。如今刘常满的处境就象是如此,虽然朝堂上争斗得颇为激烈,但身在暴风中心的他却毫无所知。
这一切,都源自于靖海王送来的一份礼物。
汉八年,被封为靖海王已经三年的田横,派使者前来朝贡,并向皇太子进献了意义非凡的礼物:一斗稻谷。
“靖海王臣田横谨奉太子殿下座前:洛阳一别,勿勿三年矣!臣得皇帝敕令后,于南越王处得大船十艘,甲士千人,往渡崖山。崖山本有土人,我以皇帝诏书示之,遂有崖山矣。”
“思及太子所言,海上尚有大岛数十,而琉球、爪哇等为尤大者,故三年来,臣浮海出航数十次,终于取得琉球岛,并远航至交趾。南洋诸岛上大都已经建国,臣示之以天朝威仪,则各国纷纷拜服,欲往朝贡矣!”
“唯臣在交趾、占城之地,见其所种稻米,与我中土之种大异。虽其米质参次,粗难咽,但其既不择地而生,生长之日又短,最短者至有六十日、八十日者。屡思太子厚恩,无以为报,特遣微使一介,往贡方物,并为太子寿!”
占城稻,竟然是占城稻呵!
刘常满接过那一斗稻谷之时,只觉得手里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他是个不记得历史的,但作为农村人,这占城稻他记得很清楚,因为它实在是太有名了!
我们中国人的主食是稻米和小麦。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稻和麦是无法一年两熟地,稻麦收获之后,只能种些大豆、高梁之类生长期短地作物。直到占城稻的传入。
“占城”是一个地名,在如今越南的中部。当时越南南部被称为交趾,入秦时为秦国地象郡,在刘常满这个时代,是南越王赵佗的辖地。
占城那个地方虽然雨水不少,但地势却不平坦。到处是矮山丘陵,占城稻就是野生在那些矮山丘陵上的稻谷种类。
正因为生在矮山丘陵上,所以它对于水的要求并不高;而极短的生长期,又使得冬小麦和夏稻联种,一年两熟成为可能。
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占城稻的传入,经过宋代地大力推广,逐渐在有条件的地方。全都形成了稻麦两熟制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得我国的人口稳步上升,而不致于有饥饿之患。这占城稻可以说是立了大功。
我国原生的自然也有许多稻谷种类,不过大都生长期偏长。所谓的早稻晚稻,也并不能够两季联种,可以说直到北宋末年,主要口粮品种还是一年一熟制,直到占城稻大力推广开来。
“太子,这么说来,这些稻谷如果培育成功的话,大汉国的粮食产量,足足能增上一倍?”召平被刘常满地话震惊了。身为农家当代大匠,他当然更加明白这“不择田土,六十日即可收获”的占城稻的意义。
“不错!你去跟萧丞相告个假,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办吧!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呀,召叔叔可别让我失望,让天下人失望才是!”刘常满笑道。
“太子请放心!再苦再难,召平也要把这稻米在全国推广开来,让我大汉百姓,从此温饱无忧!”召平也心潮澎湃。
作为一个精研农事地大家,什么封候拜相,高官厚禄,都比不上能够实实在在的研究这样地作物更有成熟感啊!
“对了,召叔叔。”刘常满很少见的又叫了叔叔,“你那个种瓜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做的?”
说实话,对于东陵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