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明月同人·白露为霜(修改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15 章

  这一天,伏念离开了小圣贤庄,去见墨家的人,张良看见他步履匆匆,只觉得浑身冰冷,算计人都这么着急,何苦呢。
  他和颜路已经商量好了,等伏念离开的时候,安排卫庄来见荀卿,一方面,是卫庄自己要求不要令伏念知道,另一方面,他们其实也觉得师哥所为过分了些。
  现下,时机正好。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路的两边种满了竹子,张良说,这是师叔搬到此处以后,才种上的,开始还只是一小片,慢慢的,就越来越多,长成了现在的规模。
  一步一步,走在小径上,斑驳的树影,投射在水墨色的石砖上,和人的影子混在一起,倒也让人觉得惬意。
  走了很久,张良才在一扇竹门前停下。
  “就是这里。他就住在,竹林的深处。”
  “一个人,还有一名小童,住了十年。”
  “平日里没有人敢去打扰,只有我们几个,才敢来同他下下棋。”
  卫庄想问,他就不觉得孤独吗,再看张良的神色,还是止住了。
  张良说,“师叔寡居,脾性难免有些尖刻,你不要在意。”
  卫庄淡淡说道,“再怎么尖刻,也比不上孟轲当初对张仪的恶语①吧。”
  张良尴尬地笑了笑,站直身子,敲了敲竹门。
  开门的,是一名小童。
  长得很是秀气,眼里带着纯洁和无邪。
  那小童见到张良,说道:“夫子请卫先生一个人进去。”
  一个人?
  张良向后一让:“既然师叔发话了,那,你就一个人进去吧。”
  卫庄倒也不客气,真的随着小童往里走,把张良一个人留在外面,等到竹门关上,张良才淡淡道:“希望你给他带去的,是好消息。”
  说完,转身便走,衣带随风而舞,衣摆在石砖上拖散一片又一片的树叶。
  卫庄随着小童往里走,竹苑里的景色与其他地方又是不同,仿佛是浑然天成的一股灵气,似乎是得到了天地的厚爱。
  那小童走到一间竹屋前,冲卫庄行礼道:“卫先生,就在此处,请先生进去。”
  卫庄依言撩起珠帘,屋中,坐着一名穿着华服的老人,年岁不小,但是精神矍铄,此刻,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棋盘上。
  这个场景,在很久以前也出现过,曾经是他难以忘怀的噩梦,尽管日子已经久了,可还是难以忘记。
  “坐吧。”沉溺棋局的荀子突然说。
  卫庄依言坐下,他的面前,有一杯茶。他对于面前的棋盘并没有兴趣,只是不住打量屋中的一切。
  这里有些像师傅的屋子,干净,简洁,却透着大气,偶然间,注意到了荀子手边的一枚铜钱。
  “这是前些日子,我与子明小友,下过棋后,在地上捡到的。”荀子突然说了一句,“怎么,你有兴趣?”
  卫庄暗暗笑了笑,看来,自己没有找错人。
  “我对这枚铜钱没有兴趣,”卫庄说道,“只怕,荀夫子,对眼前的棋局,更没有兴趣吧?”
  荀子抬起头,看着卫庄,突然笑道:“的确,比起这盘棋,我对你最近的所为,更有兴趣。” 说完,开始收拾黑白两色的棋子。
  “哦,”卫庄不明所以,“荀夫子,这是何意?”
  荀子道:“你在江湖上,是什么样的名声,恐怕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
  卫庄冷笑:“说到名声,荀夫子自己也不见得有多好吧。当初荀夫子所作《非十二子》可算是一口骂尽天下,善为人敌,《儒效》一篇更是堪称正本清源,痛斥孔丘。作为天下士林的孤家寡人,荀夫子,又有何脸面来批驳我的名声?”
  荀子听了哈哈大笑道:“这一点,你倒是知道的清楚。”捋了一把胡子,又说道:“可惜,你会错了我的意。”
  “我会错了意?”
  荀子道:“据我所知,流沙一向是反秦的,而我所好奇的,正是现今的流沙,怎么会突然转了方向,开始帮助秦国了。”
  卫庄饮了一口清茶,道:“当初荀夫子入秦,不是也评价秦国‘民有古风,官有公心’吗?我所做的,只不过是顺应天意罢了,莫非,荀夫子要劝我帮着墨家那些不成器的弟子?
  “非也,你既看了《非十二子》就该明白,我对墨家是什么态度。”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他的话中,有着淡淡的嘲讽,好像是一种习惯,然而和他的声音揉和在一起,居然也让人听着舒服。
  荀子知道,他说的是寻常人说不来的“雅言”,多少游学士子和官府吏员终生都难以讲好。
  荀子道:“正是。”
  卫庄放下杯盏:“既然如此,那,荀夫子又好奇什么呢?”
  不料,荀子岔开了话题,“我听你方才所言,应当是雅言吧。”
  所谓雅言,是与各国各地的方言土语相对的官话。西周定都镐京,便确定以镐京王畿语音为准的官话为“雅言”。这种雅言,对山野民众是无法推行的,主要在官府、商旅、都城国人、士人阶层使用,尤其是书面文字必须使用雅言。孔子的学生们曾经不无骄傲的说,孔夫子诵读《诗》《书》,执行典礼,都使用纯正的雅言,而不用鲁国土语。②
  卫庄轻笑:“这样,不是才称荀夫子的意吗?”
  荀子听了,又是哈哈大笑,“今天,你就是冲着我来的吧。”
  自己将雅言看得比孔子更重,主张“夷俗邪音,不得乱雅”,而且认为说雅言还是说夷俗邪音,是有关士人荣辱的大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就是说,越国人讲越国话,楚国人讲楚国话,但天下的君子都应当讲雅言。虽则如此,但由于种种原因,官吏商人士子国人事实上很难做到人皆雅言。③
  没想到,今日卫庄来了,句句都是雅言。
  “既如此,想必,你必不是像墨翟、孙叔敖这样的出身吧?”荀子抬起头来,略作思忖:“让我猜猜,该是贵族吧。”
  卫庄不做言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心道:你连我的出身都不知道,还敢同意见我?
  荀子又道:“而且,不是一般的贵族。”
  一般的贵族也说不了这样纯正的雅言,那应该是——
  “你与韩王安,是什么关系?”
  卫庄不耐烦说道:“荀夫子说了这许多,到底是何意,莫不是年纪大了,说话连意思都表述不清了,还是说,长久清心寡居,变得不会说话了?”
  荀子叹道:“年轻人,大抵都是如此,说话咄咄逼人。”
  卫庄冷哼一声,不做言语。
  荀子已经收拾完了棋局,把棋笼放在一边,正襟危坐道:“既然是韩国贵族,理应帮助故国,为何,远走他乡?韩国虽小,铁山却是最多,农耕平原也最多。所以,韩国兵器锻造天下第一,粮食贮藏也是天下第一。然而,韩国弱小,第一个被秦国灭掉,不知,是谁之过错?”
  卫庄这才明白刚才荀子那些话的意思,不就是批驳他背弃故国吗?然而,内中缘由,又岂是他一个外人可以知晓的。于是,略略思索后说道:“韩国弱小,皆出于旧贵族根基未动,人力财力分散于豪强封地。若能法令统一,激励民心,韩国将成为中原地区令人生畏的强国。”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向韩王阐明?”
  卫庄当然听出荀子话中那根刺。
  荀子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是纵横家出身,那么,理应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动国君,修明法度,然而此事不成,就不知,是他本人的错,还是纵横家这一学派原本就大而无当,夸夸其谈罢了。
  卫庄笑了笑:“荀夫子觉得,韩王安是怎么样的人?”
  荀子一愣,旋即笑道:“你说,他又是怎样的人?”
  卫庄道:“愚昧不堪的废物。”
  这话一说,荀子倒有些愣了,这样说着自己的国君,是不是也太大不敬了一些,虽说他不喜欢儒家的那一套为尊者讳,但是,说得这样□裸,倒也让人很不舒服。
  于是说道:“不知,此话怎讲?”
  卫庄感觉到了荀子话中的不满,不瘟不火地开口:“韩非与我同是韩国贵族,又是荀子的高足,是法家的集大成者,然而,未得韩王重用,反而被秦王赏识,这,难道不能说明韩王安的愚蠢吗?再者,韩非死后,遭到一干大臣诋毁,韩王安不加以阻止,反而推波助澜,认为是韩非的所为,激怒了秦王,才为韩国惹来了灭国之祸,如此,岂不是更能看出,韩王安的人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