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尊之嫡幼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女好不好,都是她一手养育出来的,如今并没有大错,御史们便上跳下窜的要让她污了名声,背后是谁不言而喻。若是许多年前,她肯定会使出雷霆手段,让这些不孝女警醒警醒,只是太后过世之后,她也跟着大病了一场,后来虽是好了,身体却大不如前,连带着也少了一分魄力。
    当年□□皇帝活到七十多岁,明景帝原本觉得,自己至少也能活到六十多,但如今看来,怕是不一定。
    龙椅一直都是冰冰凉的,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如今坐得久了,便有腰酸背痛的感觉,皇帝冷眼看着下头的大臣们,当年高祖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女,坐上皇位不到三年就驾崩了,如今的太女也已经做了快三十年,可见太女不急,有些人也急了。
    “平身。”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她在位时间长,积威已久,即使如今老迈,每次大朝会的时候,依旧压得下面的人喘不过气来。
    站在旁边的内侍总管低着头上前一步,尖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堂一片安静,皇帝冷笑一声,淡淡说道:“既然无事,那边退朝吧。”
    话音未落,却见第二排的一位官员出列,却是户部的一位主事,拱手大拜之后才朗声禀告:“皇上,云州赈灾之事,物资具体多少,还请皇上示下。”
    皇帝眼神微微一冷,冷笑一声喝道:“只是赈灾,莫非还得事事由朕亲为不可?若是这般,要你们作甚。”
    那户部主事连忙跪下三喊不敢,旁边一位户部郎中却出列了一步,低头禀告道:“皇上,非是微臣不作为,而是……最新消息传来,云州州衙的粮仓,是空的。”
    即使今年大旱导致百姓颗粒无收,如今还刚刚入秋,没到冬天呢,按理来说云州百姓的日子也不该差到这样的程度。之前顾长洲被押解回京,只说百姓之苦,一半都是因为她照旧强行征粮,现在,居然有人说云州的粮仓是空的!
    就是太女殿下,这会儿也额头冒汗,心中大骂顾长洲作死,皇帝的脸色更是阴沉的不像话,这会儿户部尚书却出列一步,拱手说道:“皇上,微臣该死,未能及时上达天听,不过传来的消息只是说粮仓存粮不足,并不是完全为空。微臣已经安排人将赈灾粮食快马加鞭的送过去,绝对不会让百姓无米可食。”
    粮仓不足和粮仓为空,这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谁在里头弄鬼皇帝也能猜到一些,她看了一眼户部尚书,倒是个老好人,在这个位置上多年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儿,但整一个户部简直成了皇女们的角斗场,谁的势力都能掺一脚,可见也是个没啥本事的。
    想到这里,皇帝忽然冷笑一声,眼神从一个个女儿身上略过,被她看到的人纷纷低头,不敢露出丝毫的痕迹,其实皇女们心中也在大骂,这个户部侍郎并不是她们安排好的,她们确实准备了在早朝上对太女发难,但怎么可能会用这种一看就有漏洞的事情。
    一旁的太女太傅张生露出一丝冷笑,下一刻却听见皇帝轻飘飘的说道:“谎报要务,其心可诛,来人,把她拖下去。”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决定了那侍郎的后半生,那侍郎显然也没有料到,下意识的朝着皇女们站立的方向看去,倒是聪明的没有大喊大叫,只是满头冷汗的被拖了出去。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僵硬万分,皇帝的意思明确的很,不希望有人抓着这次的事情不放,大臣们也都是聪明人,别管私下里被谁拉拢了,这会儿也不敢再做那出头椽子。
    皇帝嘴角带着一丝冷笑,又一次问道:“还有谁有奏本。”
    忽然,一道人影出列,下头的大臣们纷纷吃惊,原来出列的人不是别人,却正是方才被攻歼的太女殿下。
    不得不说,太女殿下为人宽厚温和,在朝臣中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许多支持嫡长制度的文人,更是以她为首,怪只怪皇帝生了太多的女儿,这些女儿个个出色不说,背后还各有各的势力,这才让太女的境地一日日越发危险。
    “陛下,臣罪该万死,此次云州大灾,女儿责无旁贷。”太女跪倒下来,几乎是痛哭流涕,倒是让一群文臣又感慨了一把。
    上头的皇帝却是眼神微微一闪,自己的这位太女,旁的本事没有,认错的时候倒是比谁都利落,太女才能一般,皇帝心中不是不失望的。
    即使看不上太女这副模样,但既然没有废太女的意思,皇帝自然是要给她几分面子的,摆了摆手说道:“太女何错之有,虽被小人蒙蔽,但胜在知错能改。”
    一群皇女眼中闪过不忿,显然对皇帝这般偏爱太女心中不满,却不敢露出分毫。
    太女露出感动的模样,抹了抹眼泪,这才举起自己的奏本:“母皇体谅,臣心中欢喜万分,但云州之事,臣食不安寝,昨日乍然想到一事,或许能解云州之危。”
    皇帝眼神微微一动,让人将奏本呈上来,细细一看,脸色第一次有了变化:“太女,此事当真。”
    太女掩住脸上的雀跃,拱手说道:“千真万确,已经试种过一季,收获颇丰。”
    听见这话,几位皇女对视一眼,不知道太女究竟呈上去什么东西,皇帝居然露出这般欢喜的神色,要知道随着年纪愈大,皇帝的心思愈加不可揣测,脸上更是看不出分毫来,现在居然放声大笑起来。
    皇帝却是高兴的很,若太女呈上来的东西是真的,那推广出去,百姓的日子可要好过许多,这些年偶有天灾人祸,也能防备一二。皇帝几乎想到,自己能因此在青史上留下一个美名。
    “好好好,太女有心。”皇帝大笑着说道,又让人将奏章传下去,等该看的都看过之后,才笑着说道,“既是太女呈上来的办法,这次便由太女主事,六部全力支持,定要将这些东西传播四海。”
    “微臣遵旨。”太女殿下再一次跪下,脸上的喜悦再也挡不住,这样收拢人心的好事儿,皇帝直接给了自己,可以见的,母皇对自家还是关爱的。
    就是一旁的张生眼中也露出几分喜色。
    太女可以想象的到,这些粮食大丰收之后,民间对自己的称颂,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与她而言,这确实是一份大礼。太女满脸通红,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差事办好了。
    沉浸在喜悦中的太女却没有看到,在她一口答应下来之后,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这些东西究竟如何而来,皇帝心中哪里能不知道,如果真的对十二皇女漠不关心,程庆山怎么可能收下这个弟子。只是当初皇后因她而死,皇帝一时之间也不想看她睹物思人罢了。只是太女收了亲妹妹额这么大个人情,如今却一个字不提十二皇女,可见为人温和是真,宽厚倒是也不一定。
    皇帝心中所想太女自然不会知道,走出朝堂,看见自己那群妹妹脸色难看的样子,太女只觉得这段时间受的憋屈全部抒发出去,甚至还有心跟她们寒暄了几句。
    看着太女离开的背影,三皇女冷笑一声,转身疾走,七皇女却站在二皇女身边,低声说道:“看太女得意的样子,母皇真是偏心。”
    二皇女瞪了一眼七皇女,看着三皇女离开的步子眯起了眼睛,忽然转身对后头的八皇女九皇女说道:“两位妹妹,不如一起走。”
    八皇女九皇女乃是一母所出,除了太女和十二皇女,宫中只有她们是亲姐妹,听了这话,八皇女只是笑道:“二姐盛情邀请,原本不该推脱,只是我们姐妹两人这段时间给太后抄经,却是不能断了。”
    说完这话,二皇女也不好拦着,只能看着两个妹妹离开,七皇女带着几分不屑说道:“两个马屁精,偏偏母皇还相信她们真的惦记太后。”
    原来□□两位皇女的父亲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八皇女小时候还曾经养在太后膝下,为此皇帝多有看重。
    二皇女眼神一冷,看了一眼身边的七皇女,暗道你才是蠢货,这般没口没心的,怪不得玉妃倾国倾城,当年备受母皇宠爱,临了年老色衰,最后只能跟在自己父妃身边。
    不过妹妹还是笨一点的好,若是都像了那几个,她才有的头疼。
    那边,太女恨不得将事情马上做好,只是农事不同于其他,只能按部就班的吩咐下去。等她的兴头过去,张生才进言说道:“殿下,此次事件,多亏了十二皇女殿下,既然这功劳她不能得,不如从其他地方补偿一二。”
    太女微微一愣,随即带着几分犹豫问道:“若是孤大肆补偿十二,母皇知道了怕是会怀疑。”
    皇上恐怕早就知道,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