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进入这片雨林的公开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片记载在远古地图中的神秘遗迹,追寻中华民族失落的悠久文明,只是天才知道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族怎么会有遗迹在热带雨林里,这样的借口,充其量也就能骗骗那些初中都未毕业的傻瓜。五人不管别人听见这一借口时嘴角露出的不屑,一路走走停停,深入这片雨林里已经有五天多了。
‘深入’的意思,就是方圆百里没有人烟。
在这样荒凉的地方,指引他们前进的却只有一张破破烂烂的地图。
那份用野兽的皮革硝制而成的地图,来历却是大不简单。据小道消息所说,是从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墓中取出,被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临死前还要揣在怀里的。这样的事物,当然是好东西中的好东西。他们手里的当然不可能是原版,充其量是个复印版而已。
有关那个古地图的传说还有不少,其中比较吸引人的就是它制成的年代。据历史记载,武则天从仙人手中得到这张地图,仙人说此图自从洪荒初始,就已经流传在世,只要能破解其中的奥秘,成仙得道谈笑事尔。社会主义的科学家当然不会相信这么缥缈的传说记载,立码就用最高科技的手段检测了一番,坚决要戳穿那些不实的谎言,可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考古学家们专用的碳十四年代测定法,明确无误地告诉了所有人,这块地图的年代,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人类的老祖宗,试验证明,这张地图在制成以后,至少度过了八千年以上的漫长岁月。八千年啊,那时候汉族的伟大祖先黄帝都有可能还是个小屁孩子,说不定北京人还在山洞里开心地烤肉吃呢。
换句话说,这幅不起眼神秘古地图的年纪,非常有可能比整个现代人类的历史还要大上几分。
据说陪同古地图一起,从武则天墓中出土的还有大量关于这副地图的神秘记载,什么仙仙道道,神神鬼鬼的,都是很缥缈不可思议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没有半点可信价值,完全如同神话传说的神秘记载,在出土不过几天后,便被收到风的国家安全局列为了最最重要的国家机密之一,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可能接触。
整件事情,就此开始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
就在地图出土不久之后,向来如同乌龟一般,一个水文调查可以干上二十年,一座古墓可以挖上三代人的国家地质院突然变成了张飞般的急性子,不到半个月时间,便火烧屁股般地组织了数十支最优秀人员构成的考古探险队,如同播撒渔网一般,沿着北纬三十七度线在中国境内的那一带狠狠地扑了过去。上面的老大居然还心急火燎地下了死命令,你们这几十支队伍,要是没有发现的话,就干脆一个人也不要回来!说这话的家伙明显不懂得半点考古,考古是什么活儿?是完全碰运气的活儿,就像破案子一样,只不过考古学家们要破的偏偏是几千几百,甚至几万年前的案子,这么远久的案子能留下多少线索?所以说考古是碰运气考人品,这话绝对没有半分错误。几十支考古探险队数百号人马,听了命令后一哄而散,谁也没有把上面的废话当作一回事。分赴各地考察,美名其曰收集地质资料的他们,私下却分别被授予一份残缺地图的影印本,指明它才是真正的目的地。
那地图十分简单,有的只是附近很小范围的地形概要,要不是凭借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在太空狠狠地将整个国土扫了一遍,恐怕谁也不知道那地图上描绘的到底是哪儿的地形。可即使是这样,跟那副地图可能有关的地域也有数十个之多,如此一来,就只能用撒网的最笨方法去实地调查了。
最离奇的是,这数十支考古探险队前往的地方,或者说是卫星探测到与那古地图有关的区域,居然大多都分布在北纬三十七度线附近。
于是,我们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或许是无法确定地图上所绘地点的精确位置,才需要同时考察那么多地方吧。杨谦边走边想。
但奇怪的是,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地质院这么紧张?要知道,以往同时派出在外考察的队伍从来没有超过五支。
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值得吗?
当然,这些东西下面的人是不知道的。
在云南丛林中的这只探险队里,只有身为队长的马教授隐隐约约地知道一些。
又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探险队终于摆脱了可怕的热带雨林,来到了此次考察的目标区域,一片被茂密丛林围绕着,离中缅边境约有五百公里,附近千里毫无人烟的丘陵地带。
这片丘陵地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算是远离人烟。
方圆三百公里,面积约九万平方公里,比台湾还要大上不少的区域内,眼下绝对只有他们五个活人。
这里,或许是地球上人类仅未触及的最后几片处女地之一。
最要命的是,这片土地正正位于北纬三十七度线上。
即使是配备了GPS,有各种高科技仪器帮助的探险队来到此地都历尽了千辛万苦,江峰实在不认为远古这种地方会有人类生活。身为野生物学家的他细致地观察到,自从进入这片丘陵地带以来,没有见到任何稍大的脯乳动物。显然,稍大的动物是万万穿透不了那密不透风的丛林来到这里的,更别说远古时手无寸铁的人类了。没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又怎么会有远古遗迹呢?
“除非这遗迹根本就不是人类造的!”他望着稍低处一直蔓延到天际的绿色丛林,苦笑着想:在远古,恐怕也只有外星人能在这里留下遗迹了。
队员大都有江峰类似的想法,至于向导苗一,他早在进来丛林前便已经再三地向探险队员门解释,断定这片区域绝对不可能会有人类的踪迹,他之所以跟着来,完全是希望赚取一些向导费来养家糊口而已。
队伍中唯一对这次考古满怀热情的只有马教授,他不断地从怀中掏出地图与小型仪器,根据天上GPS卫星导航系统的指示修正前进的方向。
在海拔几百至一千米的丘陵群山中跋涉了足足十天,考古队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没有人想象到会发现如此巨大遗迹的存在,在分散出击的数十支探险队中,马教授的这支队伍无疑是拾到宝了。
在一处很不起眼的山凹处,在一堵数千米高的悬崖上面,一堵足有十余米高,七八米宽的石制巨门壮观地屹立在象蚂蚁般的他们面前。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巨大的石门外形粗旷,显然没有经过细细研磨,上面也没有任何装饰性的花纹与绘画,坐落在悬崖上,离地面约三十余米高的巨门呈半开半闭状,淡淡的云雾不住从门缝中泻下,仿佛一道细细的流云瀑布一般,显得神秘而又美丽。这段悬崖并不十分陡峭,拥有精良登山设备的他们很快就攀爬了上去。年纪最大的马教授反倒走在最前面,第一个到了大门的前面。巨大石门的厚重边缘已经被风化,呈钝状,上面还掺杂着无数细小的裂缝,一股冰凉刺骨的寒风不住地从漆黑的门洞中冲出,那股淡淡的云雾烟气就是由这股寒风带出来的,微微的凉意让所有人都几乎打了个冷战。
石门打开的角度并不大,两扇巨大的石门之间,只留下了八十厘米宽的一道缝隙,外面的光线几乎完全不能进入,门后幽静的空间数千年来一直沉浸在绝对的黑暗当中,从来都没有被外界打扰过。
未知的黑暗与不断刮出的寒风让经验不算十分丰富的探险队员们都感到了淡淡的恐惧。
马教授最先回过神来,拥有几十年考古经验的他虽然也从没有见过如此巨大,又保持得如此完好的人工遗迹,但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阅历能让他更早地恢复镇静。
石门前面有处面积十余平方米的石台,临空半悬挂在不高的悬崖上。
“所有人原地休息,就在这扎营,不必要的东西留在营地,苗一在营地看守,其他人随我来。”马教授向大家吩咐,作为向导的苗一,并不适合跟随探险队员进入这片未知的区域,留他下来看守营地,是最好的选择。
“是。”大家应了声,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
一个小小的营地,很快建立了起来。营地由三顶橘红色的帐篷构成,这种颜色是最显眼的颜色之一,当遇到危险的情况时,天空上的搜索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发现这种颜色的帐篷,从而实施救援的行动。
很快就过了两个小时,探险队员们都是野外活动的专家,两小时已经足以让他们恢复大部分体力,并镇定下来,以进行下一部分的工作。镇定与冷静,是探索未知遗迹的人员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
那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