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战中远程兵器的运用受展开兵力的影响较大,而接舷战中此类情况只有小船打大船时才用得到,对基本都是大船的赵国海军来说,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随着舰队离赵国越来越远,官兵们在思乡情绪见长的同时,也有一些兴奋,因为他们可以说是第一批从海路进入非中华文化圈国家的中华军队啊。由于军中几乎没有人到过锡兰,所以向导是必不可少的。本来赵抗希望使用外籍兵团中大食支队的士兵作为向导,结果却因为这些人当初都是作为奴隶被关在船里面,对航线很不熟悉。而且在锡兰岛长大的人一个都没有,大概是因为岛上已经几百年没有战争而居民又比较富裕,所以很少有人成为奴隶被贩到国外的缘故吧。好在赵军在收复南洋诸岛的过程中,俘虏了一千多个天竺人和大食人,于是赵抗就强迫他们作为向导。至于他们是否诚心指路,赵抗也顾不了许多了,现在时间紧迫,他想那些家伙也不至于爱国到要连自己一起牺牲吧。
离开金州快二十天了,锡兰岛已经近在眼前,据向导说,大概再过两天就可以抵达了。一路上风平浪静,郑南臣很是高兴,听到向导的话后,他立即传令各船官兵,做好登陆战的准备,而护航舰队则更是摩拳擦掌,准备与可能出来拦截的大食舰队展开决战。就在这时,一个向导突然惊叫起来,经翻译后郑南臣得知他喊的是“旋风!”。。。。。。
“旋风有什么好怕的?”,郑南臣想道,但是看向导那惊恐的态度,好像确有问题。经过详细的询问,向导告诉他,“旋风”是类似于南洋“台风”的一种风暴,破坏力非常可怕。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郑南臣在东南方向的天空看到了浓厚的乌云,在阳光照耀下镶上了金边,煞是好看。但很显然,郑南臣和将士们可没心情去欣赏它。。。。。。
原来与南洋的台风盛行于夏秋两季不同,天竺附近海域的“旋风”如今仍处于高发阶段。很明显,当初这些人并没说实话,现在他们发现自己也要因此陷进去时,全都是一脸后悔的表情。
郑南臣阴沉着脸对向导问道,“暴风雨还有多久会来?”
向导苦着脸说道,“快的话一天一夜,慢的话两天三夜。。。。。。”
听完翻译的陈述后,郑南臣沉思不语,现在如果撤军的话,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何况这所谓的“旋风”是从屁股后面跟来的,撤军等于是自投罗网。于是郑南臣迅速做出了决断,“全军极速西进,不要管敌人海军的拦截,所有军队靠岸后立即强行登陆,上岸后自由攻击!”
于是,这支庞大的舰队开始与暴风雨赛跑。。。。。。
由于所有的舰船全都急速驶向锡兰东海岸,舰船之间速度上的差距清晰地显示了出来,而舰队的队形也因此变得混乱不堪,如果此时遭到敌军舰队的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过郑南臣倒是不怎么担心,且不说对方未必已经发现了他们,就算发现了,恐怕他们也不敢顶着即将来袭的风暴出击吧。
很快,一天一夜过去了,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旋风”的推进速度非常快,除了速度最快的几十艘轮船以外,后面的那些帆船都已经被动地进入了大风区。在狂风劲吹的时候还开满帆是很愚蠢的行为,可是如果收帆的话,速度必定大减,万一被卷入强风区,基本上还是死路一条。正因为考虑到这个两难的处境,郑南臣当初才会下放指挥权,由各舰船的船长自行决定。于是,有些船长选择了冒险继续满帆,希望能赶在桅杆折断或是船体倾覆之前上岸;也有些船长选择了收帆听天由命,祈望不要被卷入强风区;还有些举棋不定的船长则选择了半帆。。。。。。
不光是海上的舰船,锡兰岛上的居民们也注意到了“旋风”来袭,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街道上的行人也大多神色匆匆,因此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可即使在如此混乱的情形下,大家在碰到某些人时还是很自觉地避让开。这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家伙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手里还拿着瓦罐。他们可不是乞丐,他们拿着瓦罐是为了敲出声响,以提醒其他人不要触碰到他们。因为他们是“贱民”,还有个称谓是“不可接触的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大约在中国夏朝时,印度西北方的白种人征服了印度。为了表示自己出身的高贵,他们按照肤色和出身制定了一套种姓制度,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分成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他们都是白种人,最初他们都是担任祭祀,所以地位最高;第二等级叫做刹帝利,最初是担任国王和官吏的职务,比婆罗门要低一级;第三等级是吠舍,他们最初从事的职业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贩;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他们都是被征服的原住民的后代,只能做奴隶和雇工。四个等级贵贱分明,壁垒森严,而且不同等级之间禁止通婚。如果一旦通婚生下孩子,那么孩子和他的父母都会成为“贱民”,他们的地位最低下,连狗都不如,至少其他人见到狗时不会像躲瘟神一样躲开。。。。。。
第二百七十六章 贱 民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曾经试图通过传教,来改变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起到过一定的效果。可是,到了后来,在佛教传播到中国、朝鲜、日本并很快得以盛行的时候,印度本土的佛教却逐渐衰落了下去,原来的婆罗门教再度兴起。于是低等种姓和“贱民”们的处境才稍有好转,就再次堕入了地狱。。。。。。
阿提拉就是一个这样的“贱民”,不过与那些年纪较大已经完全麻木的其他人不同,他还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一直毫无希望地活着。因为,他也曾经是一个上等人。本来他是一个婆罗门,一直过着养尊处优、趾高气扬的日子。直到三年前,那一天他永远也忘不了,就是那一天他从天堂堕入了地狱。一个外地来的婆罗门告发她的母亲曾与一个低种姓的人通奸,而他就是通奸生出的孽种,这令当时才十二岁的阿提拉立即陷入惊惶之中。结果,由于他的肤色确实不如一般的婆罗门小孩那样白皙,那个外地婆罗门的证词被采信,于是他和他的母亲就从最高等的婆罗门一下子变成了最低贱的“不可接触的人”。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很快就死了,而他还咬牙活着,为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重新获得他曾经有过的地位。可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坚如磐石,根本找不到半点空隙可以钻,阿提拉的心也渐渐冷了下来。
现在风暴来袭,那些高种姓的人可以躲进坚固的房舍,而他们这些“贱民”却只能苦挨。就他们住的那些低矮的窝棚,根本挡不住这种暴风骤雨。反正也无处可躲,阿提拉干脆拿着渔网到海边去打渔(打渔在印度被认为是很低贱的工作,一般只有“贱民”会干,再加上印度地处热带,物产极为丰富,所以在印度,这些下等人生活虽然艰苦,但活下去还是不难的。这也正是种姓制度能在印度延续四千年之久的原因,低种姓和“贱民”们遭遇的不公,主要表现在人格上的不平等,以及永无出头之地上。反倒是到了近代以后,由于人口增长外加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印度的饥荒才变得频繁起来。)了,但在海边他却被眼前的景象弄得目瞪口呆。
“好多船啊!而且。。。。。。好大!”,阿提拉惊叹道,同时还很好奇,因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两侧有着很多轮子的船呢。毕竟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而已,艰苦屈辱的生活也没有完全抹去他的好奇心。
没错,这就是郑南臣的主力舰队——西洋舰队,西洋舰队全部由速度快并且不太依赖风力的轮船组成,所以他们可以无损地率先抵达锡兰岛的东海岸。而那些帆船就没这么好运了,郑南臣也可以想象得到他们在暴风雨中的命运,能保留一半就谢天谢地了。可是现在他也没有担心后续部队的余裕,他必须尽快建立起稳固的滩头阵地并立即发起主动进攻,不然等到风暴来袭那就晚了。如果不能趁着锡兰岛守军都在避风的时候发起突袭,那么等风暴袭过后,本方疲惫不堪的将士,根本不可能打败以逸待劳的守军,这次远征锡兰的行动就会沦为笑柄。
于是,船上搭载的陆军将士们都蜂拥着冲上了海滩,这时一个很大的问题冒了出来,“没有岛上的向导,这该怎么办呢?只能抓几个居民来带路了。”,郑南臣心想,可是当地人会不会捣鬼,这谁也没数啊!现在想想,这次军事行动根本就是一次冒险,汉人对“西洋”的事情实在是太缺乏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