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伐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赵抗便将自己知道的这三方的概况与它们同赵国间的关系都说明了一番,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夜已深了,而两人还浑然不觉。

在掌握了更详细的资料后,虞允文又沉思了半柱香的时间,才开口继续先前的话题,“先说高丽吧,自有高丽这个国家以来,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属国,境内汉化程度相当高,特别是上层。高丽到目前为止,未与赵国和大宋发生过任何冲突,他们的欺软怕硬是出了名的,只要赵国足够强大,他们便不敢主动挑衅。但是他们也不敢得罪金国,毕竟离他们更近,所以建国时未派使者前来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考虑到高丽与金人是同宗关系,他们派兵援金也不是全无可能。不过,尽管以高丽的人口,出动二十万大军也不难,但是考虑到高丽已经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几乎可以肯定,其战斗力相当低下,在我看来,只要有五万精锐兵力作为预备,高丽出兵的事便不足为虑。”

赵抗听后也连连点头,事实上由于高丽太不起眼,此前他都忽略了高丽的力量。其实当初他们进攻上京时,如果高丽人胆子大点派出援军攻击赵军的背后,那后果不堪设想。虞允文如此谨慎,对前线的将军这未必是好事,可这正是军事总决策人必备的素质,赵抗对其更是欣赏。

接着虞允文又分析起了日本,在他看来,日本因为不可能跨海来攻,所以并没有什么威胁,也提供不了多少利益。而日本人口稠密,民风尚武,倒是练兵的好地点。不过如今大敌当前,日本还是暂时放放的好。

“这点我不赞同。”,赵抗当即表示了反对意见,“日本看似贫困,但是那里钱贵而米贱,这粮食生意大有赚头,而且因为与大陆间隔甚远的原因,里面有很多商业机会,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日本近海防御很强,如果放弃金石城这个据点,以后再想取回就难了,他们肯定不会再像上次那样大意。不过目前与日本已经达成协议,应该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和平状态,所以从日本抽回部分兵力的想法可以考虑。”

“这倒是在下考虑不周了。”,被驳斥后虞允文也不生气,毕竟他对日本的了解,怎么能和亲身去过两次的赵抗相比啊。

接下来赵抗又将自己所知的大草原上各部族的情况一一告知了虞允文,以供他参考。

大草原的地位显然比日本和高丽要重要得多,虞允文比以往更加谨慎,足足花了超过一炷香的时间,才将思路整理完毕,开口问道,“殿下您刚才说,草原鞑子在海州一战损失至少有十万以上是吗?”

“就算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而如果加上残废的,肯定超过十万人。”,赵抗的语气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您之前说过,草原鞑子各部族的总兵力最多六十万,目前大草原还远没有统一,所以对我们有威胁的只是草原南部和东部的部族,他们的总兵力在三十万左右的样子,而这次损失的兵力也大都是他们这些鞑子的。也就是说,在短期内这些草原部族的兵力伤亡近半,应该不足为虑了。但是数年之后,他们就能完全恢复实力,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而如果在此期间草原部族完成统一的话,虽然总兵力会损耗不少,但是形成合力之后却要比现在四分五裂的状态可怕得多,那将立即对金国和大宋构成严重威胁,也会影响殿下的整个战略布局,希望不至于如此吧。”,虞允文叹了口气说道。

第二百三十三章 纵论天下(下)

 赵抗现在也注意到了,虞允文虽然稍改了称谓,但仍然只说“赵国”,而并不是“我国”,“难道他不是求官来的?那么他此来所为何事呢?不管他,反正我看中的人,绝不会让他从我手中溜走!”

“不过以上只是指短期威胁,要一劳永逸地消除草原鞑子的威胁,在下也没什么良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虞允文继续答道,脸色有些难看。

“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我倒是有方法的。。。。。。”,赵抗卖起了关子。

“什么方法?”,这个问题虞允文也想了很久了,所以这句话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可是高级机密,只有核心成员才能知道的,目前全天下知道的,也不过。。。。。。呃,四个人而已。”;赵抗欲擒故纵地说道,希望藉此吸引虞允文求官。

不过虞允文可不像他那样还是个孩子,好奇心不足以影响他的行为,听罢只是一拱手致歉道,“是在下多问了。”

这可令赵抗非常郁闷,他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像他好奇心那么大的。

出乎赵抗的意料,虞允文并没有立即回到大食的话题上,而是突然说起两个被赵抗忽视了的国家“大理国”和“吐蕃”。大理国虽然国力不强,兵力也单薄,但危急时十多万军队还是征得出来的,再加上其独特的地势和水土,绝对是易守难攻。这在此前并没什么关系,但是既然想要大宋接收南洋诸国,那么大理国就成了钉在中间的钉子,非要拔除不可。由于大理国的特殊性,虞允文对此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当年大唐极盛时都征服不了南诏,现在赵国军力虽强,也远没到那个程度,而南宋那些极度守强攻弱的军队,就更不能指望了。

听到这里赵抗倒是轻松地笑了,“大理国远不像你认为的那样难征服,请先生听我分析:大理国之所以易守难攻,无非三点,瘴气、多山地形与无边的密林。而瘴气的问题我们早已找到解决办法,不然你以为我们赵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啊!方法很简单,就是砍光森林和填平沼泽,这样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瘴气的危害。当然,那是攻占以后的事了,我们赵国的气候与其颇为相似,而军队又有南洋作战的经验,对瘴气的抵抗力要比大宋军队强得多,基本上是可以无视的。多山地形才是真正的麻烦,只要他们分兵把守各个天险隘口,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如果有一支军队,能够攀越看似无路的群山峻岭呢?大理国的国境线如此之长,他们能防得过来吗?而很不巧,我的近卫师就是这样的军队,所以征服大理国远比你想象的要容易。但是,占领容易,守住难,大理国在文化上,汉化程度已经相当高,族群上与我们也相差不大,所以问题不在于汉化上。中原之人一直看不起那些来自穷乡僻壤的,所以中央政权派驻那里的地方官往往横征暴敛、草菅人命,根本不把当地人当人,结果不出五十年就又被赶了出去,前面那么多的钱粮和士兵都白费了!所以,这前两任地方官极其重要,如果用人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殿下高见,”,听到这里虞允文也深表叹服,他接下话题说道,“至于地方官嘛,大宋境内官员如此之多,几个清正廉明又知道变通的应该还是找得到的,至于朝廷派谁去嘛,殿下到时候可以再想想办法,必要时施加些压力也是可以的,毕竟事关重大。”

赵抗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说完大理国,接下来虞允文就说起了吐蕃,吐蕃曾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现在早已经四分五裂。随着佛教传入并在吐蕃扎根,吐蕃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靠着佛教维系起来的松散联合体。吐蕃本土地势极高,是真正的易守难攻,从古到今,还没有一直军队成功攻入吐蕃精华地带的。地利优势世上罕有,而吐蕃人又骁勇善战,很容易便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即使是大唐极盛时,对吐蕃也是以拉拢为主,尽量避免与其交恶。但是在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大衰,吐蕃便乘势而起,疯狂扩张,领土扩大了一倍有余,后来甚至多次攻击中国本部,唐末连国都长安都被吐蕃人占了两次,可谓奇耻大辱。

佛教传入后,吐蕃人的侵略性大为收敛,不久便都退回了本土。尽管如此,他们尚武的民风并未有明显的改变,仍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虞允文的结论是“吐蕃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威胁,不过万一被敌对势力拉拢或挑唆,便会变得相当麻烦,地理上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还是想办法将其控制住比较稳妥。在下的看法是,既然吐蕃崇尚佛教,不如从这方面入手较好。”

虞允文很明显还不知道赵抗如今可是佛教高僧口中的“佛敌”,说出的办法形同废话。但赵抗并未生气,只是淡淡地说明了自己和那些宗教界人士的关系很糟糕,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没有武力做后盾,总是不可靠的,从没人攻上去过吗?那是以前罢了!”

虽然有些保留意见,但虞允文内心深处其实很赞同赵抗的说法,不过“攻上”两字可不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