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黄忠,正憋着一股劲,想要向世人展现自己廉颇未老之意,这也是此番西征,刘封决定以黄忠为先锋的原因,为的便是得黄忠这股迫切想一展身手的劲气。
    当刘封将计策告于黄忠时,这位老将毫不犹豫,欣然请战。
    于是,刘封便拨与了他三干精锐,打着回荆州运粮的旗号,连夜起程回往宜都,依计走夷水小道,突袭蒋琬之后的马东郡。
    刘封自己,则继续率一万多大军沿江西进,会合了孟达的败军,直抵巫县城下,做出一副准备大举强攻的势态。
    合肥城。
    张辽默默的注视着在城前耀武扬威的吴人,沉重而愤怒的心情,全部都体现在了那张冷峻的脸上。
    夜袭之战失利后,五万吴军尽数登船,四面下营,将合肥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一战中,张辽的八百骑兵损失几尽,在丧失了骑兵优势之后,他自然不敢再擅自出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吴人大军完威对合肥的合围之势。
    城前,十余骑吴人正在骂城叫阵,竹竿上高高挑起的,正是李典的人头。吴人是想用这种羞辱,激怒城中守军,诱使他们出城一战。
    这一点张辽很清楚,尽管如此,当他看到李典那血淋淋的人头时,心中的愤怒还是如火山一般喷涌不断,而他却只能以冷绝的意志,强行压制住那复仇的怒焰。
    内外压迫之下,张辽心如刀绞。”吴人欺人太甚,曼威,你放心,你的仇我乐进一定会报。”并肩观敌的乐进,咬牙切齿的表达着愤恨。
    张辽听之,却是冷哼一声,毫不掩饰的流露着他对乐进的怨意。
    由心存芥蒂的冷漠同僚,变成并肩血战的兄弟,而且,这个兄弟还为了助自己脱围,不惜牺牲自己,李典在张辽的心中,已然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尽管他知道乐进有难处,尽管他也知道所谓的大局,但李典的死,对张辽的打击太过沉重,以至于他心中的那股怨愤之情,盖过了理性的判断,在这样一个危难的关头,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和乐进齐心协力合作。
    乐进知道张辽有怨气,他私下里对李典之死也有几分自责,但他同样也是个性烈如火之人,你张辽有气又怎样,我乐进岂会向你低头。
    听到张辽那一声含有鄙意的冷哼,乐进立时就火了,转身冷视着他问道:“文远,你对我有什么不满可以明说,何必这般冷潮热讽,一点都不似个汉子。”
    乐进一开口,张辽这个火药桶瞬间被点燃,他眉头一皱,沉声道:”什么叫汉子,眼见自己的袍泽身陷绝境,自己却贪生怕死,视而不救,这才叫配叫汉子吗?”
    此言简直已是指名道姓的骂他“贪生怕死”,乐进大怒,厉声叫道:“你说谁贪生怕死,你有种就明说,休要含沙射影。”
    眼见乐进毫无愧意,反而且有理似的,张辽怒发冲冠,当场便有动手的冲动。
    正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听得消息的护军薛悌急匆匆的赶了来,果断的挡在了两人之间,苦着脸劝道:“二位将军,现在合肥形势危急,还请二将以大局为重,莫要自家生乱呀。”
    “哼一一”
    薛悌的及时出现,化解了一场将起的厮斗,那二人虽然放弃了开打的念头,但却心中依然有气,各自冷哼一声,拂袖转身不屑看彼此一眼。
    薛悌暗松了口气,左右捏着一把汗的士卒,紧张的心情也跟着松了下来。
    薛悌唏嘘了片刻,忽然想起正事,忙道:
    “二位将军,方才刚刚收到情报,言是一直吴人的舰队,已越过咱们合肥,沿肥水北上,似乎有攻打寿舂的意图,二位将军得拿个主意呀。”
    兵进寿春!
    合肥距寿春有百余里,吴人以水军长途奔袭,直人淮水取合肥,似乎也不无可能。
    但稍一吃惊后,那两员敌视WJ将军便旋即恢复了平静。
    “寿春城池坚固,兵粮齐备,吴人就算以倾国之兵围攻也不见得能打下来。更何况只是一支偏军,而且还敢越过合肥,把补给线暴露给我们。贼军此举,不足为虑。
    乐进的一番分析,也正好符合张辽的见解,他自然不好出言赞成,只好以沉默表达了自己的附议。
    如此一来,薛悌紧急的心情缓解了不少,目光遥望东面,喃喃叹道:“希望丞相的大军能赶快回援吧。”
    波光鳞鳞,水波不兴,凌统负手立于舰首,看着眼前这芍陂之水,心中不禁感慨曹操的深谋远虑。
    淮河之南,寿春之西有一块小平原,在丘陵为主的江淮地区,这样一块小平原弥足珍贵。这里的土地异常肥沃,早有春秋之时,就有良田万顷之称。
    只是,这平原所在之处有一条淠水,此水变化多端,涝时洪水成灾,旱时不足为用,为祸甚重。
    春秋之时,楚国在此修建了一条芍陂,即是修建一条自西向东,两百多里的长堤,截蓄淠水形成一个堪比巢湖大小的人工湖,经后再经由渠道灌溉湖周的平原农田。
    早年灭袁术之时,曹操便派人重修了芍陂,利用芍陂之水在寿春附近大规模的兴建屯田,所积之谷,成为曹操用兵淮南的重要物资保障。
    凌统这一支七千人的水军,由肥水进入芍陂,名义上打着是攻打寿春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奉了周瑜的密计,另有企图。
    周瑜交待给凌统的计策,乃是掘芍陂之堤,水淹淮南平原,断绝曹操大军南援合肥之路。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料敌先机
    曹操若想援救合肥,必走颖水南人淮河,再经淮河入芍陂,由芍陂转入肥水,然后才能南下合肥。;
    时值盛夏,大江南北各条水系无不暴涨,芍陂之水近日也陡增许多。这个时候,若是将芍陡之堤决开,则寿春至颖口之间的淮南平原,必将被淹为一片泽国。
    如此一来,曹操的南下路线便将被洪水淹没,陆路无法行军,就只有走水路,这样却正中吴军下怀.,由夏入秋这数月间,雨量远高于平常,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有等雨季过去后,方才能修复堤坝,然后再驱军南下。
    周瑜的目的,就是想借此计,将曹操的大军拖在寿春一线数月,而这数月的时间里,他便有充分的时间和自信,攻破合肥这座坚城。
    只要合肥城一破,即使曹操大军到达,一切为时晚矣。
    正如周瑜所料,凌统的舰队进入芍陂之后,寿春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城门四闭,全城动员,做出一副准备死守的态势。
    同时,芍陂附近的其他城池也尽数驱民入城,坚壁清野,按照事先的应急计划,不给吴人留有就地取粮的机会。
    敌方的防御态势,正好给了凌统可趁之机。于是,他依周瑜之计,分出一千兵马,大张旗鼓的佯装攻打寿舂,而他自己则率大部分人马,连夜直抵芍陂之北的堤坝,在两百多里的堤坝上,分兵开掘出十数道口子。
    ‘天公作美,入夏不久,一场暴雨骤至,芍陂水陡长数尺之深。
    这天傍晚,借着汹涌上涨的水势,十数道缺口同时被掘开,每道口子近有数十丈之宽,连绵两百多里的堤坝,处处溃塌,汹涌的大水顺着不断扩大的缺口,如脱笼而出的猛兽,径直冲入了淮南平原。
    数天之内,方圆几百里的淮南平原,尽数化为汪洋泽国。
    汝阴县,距颖口三百余里。
    自从襄阳撤兵以来,已经过去整整十天,这十天的时间里,曹操和他的十几万大军一直都在日夜不停的赶路。
    先由南阳还于许都,再由许都乘船,沿颖水南下,这是大军赶往淮南的最快,最便捷的一条路线。
    此刻,船舱中的曹操面色沉重,脸上阴沉沉的就像是酷冬的寒天,让人只瞟一眼都会感觉到那种彻骨的寒意。
    就在一天之前,他刚刚收到了合肥兵败,李典战死的噩耗。
    这个消息,如同一击惊雷,给曹操那颗渐已苍老的心重重一创。
    尽管李典并非元从之将,是他在兖州已经威气候时才投归自己,但对于这员半道加入麾下的将领,曹操一直都心怀着一种与旁人不同的感激。
    当年,陈宫等人迎奉吕布,群起背叛自己,兖州士家大族豪强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背叛了他。
    而在那个最艰难的,几乎到了不得不吃人肉充饥的情况下,作为当地豪强的李家,却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为了强迫李家屈从,吕布甚至还杀死了李家族长李乾,这般的威胁,李家却没有屈从,李典继承了李家宗主之后,反率干余家族部曲径直投奔曹操。
    在那个众人旨叛,风雨飘摇时刻,李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