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冈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下上杭后,闽西苏区在扩大的基础上连成了一片,群众也真正发动了起来,到处是土地改革的热潮,一派分田分地的繁忙景象。一股冲动,引起了诗人的诗兴,作词一首: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红军打下上杭后,朱德将红四军军部移至官庄。部队的纪律作风一天天松弛,朱德主持召开的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重点讨论军事法规问题。会议进行到第二天,林彪找到朱德军长,提出了一个建议:“一年多来,队伍中不少人都在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我对我们的一些做法也有些看法。
  是不是采用流动游击的方式来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你是前委代书记,能否提请在前委会上讨论一下。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建议,请军长考虑。“
  朱德望着面前快速成长起来的林彪,有一种陌生感。他告诫林彪:“革命不管多么曲折,总是会胜利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以后再讨论。”
  林彪被朱德两句话打发了,怀着遗憾离开军部。
  朱德望着林彪渐渐离去的背影,陷入了痛苦中的思考。他内心中说:“部队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滋长和蔓延,它不仅侵害了部队的肌体,也影响到了高一级的领导。润芝离开四军,陈毅去上海,我朱德成了孤家寡人,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
  看来,四军不能没有润芝的坚强领导。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开了两天了,争论来争论去,毫无结果。明天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天……“翌日,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继续开会。
  三纵九支队党代表罗荣桓站起来提议:“会议开了三天,争论了许多问题,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决议。在当前部队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说明我们缺乏党的坚强的领导。我提议请毛委员重新回到四军的领导岗位上来。”
  林彪第一个站起来支持:“我同意请毛委员回来。当时,毛委员提出离开前委,我就表示过反对。”
  二纵司令员刘安恭则是同林彪针锋相对。他霍然起身,大声嚷道:“我不同意。毛泽东离开四军,中央‘二月来信’就指示过。他那一套‘家长式’的领导方式,不适合红军的发展。”
  不善言辞的伍中豪憋不住了,说:“我们红军离上级党远,不能及时的请示汇报,根据战争环境的需要,决定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完全是正常的。但都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下。毛委员在三湾改编时,就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的原则。现在有些人只讲民主,而不讲集中。谁都想说,结果,谁说了也不算。这种自由局面应该结束了。我同意罗荣桓同志的意见,恳请毛委员回到四军的领导岗位上来。”
  掌声四起。伍中豪的讲话博得了大多数人的掌声,说明了大家对毛泽东的拥戴。掌声中的刘安恭,脸涨得通红,显露出愤怒。
  会后根据罗荣桓的提议,向毛泽东写了一封“敦请信”。
  信很快转到了病中的毛泽东的手里。毛泽东支撑着病体坐在桌前。他已经坐了好久,面前放着朱德写来的“敦请信”,早已看了几遍。显然,他的内心很矛盾,斗争也很激烈,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贺子珍和几名女赤卫队员高兴地一边走,一边唱闽西民歌:不怕强盗不怕偷,不怕白鬼来烧楼!旧楼烧掉不要紧,革命成功盖新楼。
  打起红旗呼呼响,工农红军有力量。
  共产万年打天下,反动终归不久长。
  贺子珍来到自己的住处,同她们热情地分手。贺子珍脸上荡漾着喜悦跨进屋,一进来就情不自禁地、高兴地说:“润芝,群众参加斗争的积极性,可高了。”她见毛泽东雕塑般地坐在那里,脸上的喜悦随之掠去。她轻轻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哪里不舒服?”
  “哦。”毛泽东在思考问题,没有注意她进来:“你回来了?”
  贺子珍含情脉脉地看着他问:“你怎么了?”
  毛泽东缓缓立起身,仍思索地说:“前委来信,要我回去工作。”
  “好啊。”贺子珍一阵兴奋,随之一层淡淡的愁云显露在她那娇嫩的脸上,心有余悸地说:“可你的身体还没有好。”
  毛泽东一直愁眉不展地说:“身体倒是其次。问题的结症在于敷衍调和、模棱两可的‘陈毅主义’不打倒,我怎么好回去工作?”
  贺子珍提醒他:“你可以给前委写信,讲明情况。但言辞不可过激。”
  “信是要写的,原则问题不能放弃。这不是我个人闹意见,是关系到建军原则的大问题。”
  不久,在上杭官庄的朱德,收到了毛泽东的回信。他看过信后,面色变得十分严肃,原则性很强的毛泽东,不肯原谅他们。
  旧历的九月,金黄遍地。
  久病的毛泽东在贺子珍地掺扶下,慢慢走在田埂上。望着金黄的稻谷和密林旁边盛开的秋菊,不由勾起他许多往事。
  但眼前的金秋美景,又使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久病未愈的人。
  毛泽东随着他那颤微的步子,吟出一首《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随着毛泽东的吟诵,他和贺子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田野里的尽头。
  毛泽东的病情又加重了,他躺在病床上。由于山区缺医少药,到上海买药的人还未回来,时好时坏的病情在折磨着他,高烧不止。贺子珍一直守护在他身边。警卫员又端来一盆凉水。贺子珍取下毛泽东头上的毛巾,在水中洗洗又重新给他附上。
  朱德在上杭官庄的红四军军部里,接到了《中共福建省委给闽西特委、四军前委的信》。朱德仔细地研究信中的内容。
  送信的是福建省委巡视员谢汉秋。他的目光一直在跟随着看信的朱德,时刻注视他的表情变化。朱德看完信将其放下,静静思索一会儿后又站起来,离开凳子在室内一步、一步地来回走动。
  谢汉秋见朱德拿不定主意,也立起身来,作进一步地解释:“张发奎想联合李宗仁进攻广东的陈济棠,进而占领广东。
  福建省委认为,在军阀混战时期,正是发展革命的大好时机。
  中央对红四军前委也是这样的指示,要你们全部开进到东江,帮助和发展那里的革命斗争。“
  朱德一边想、一边听。他没有表示什么,还是走动不止。
  谢汉秋此行的目的一是送信,二是促使红四军开赴东江。
  他见朱德迟疑着犹豫不定,强调说:“两广军阀的混战,使敌人在东江地区的设防空虚,加上海陆丰、大埔、丰顺的群众都已发动起来。四军南进东江不仅可以支援东江人民的革命斗争,而且可以促使四军本身的发展,以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
  朱德停止走动,看看面前的年轻人谢汉秋,平静地说:“陈毅同志去上海未归,毛政委久病未愈,一时难以成行啊。”
  谢汉秋听朱德之言,就知道他内心顾虑重重,难下决断,有意提醒地说:“朱军长,这可是中央和福建省委的指示信……”
  “我就是考虑到了这一层。下级服从上级的命令,是军人之本能。”朱德看着他,平静地说:“你让我再考虑考虑。”
  病中的毛泽东得知红四军主力要离开闽西苏区,到东江开展工作,便不顾贺子珍的反对,坚持要起来:“四军不能去东江。我要见朱军长……”他突然一阵头晕,又倒在床上。少许,他又挣扎着坐起来。
  贺子珍极力劝阻他:“你都成了这个样子,怎么能去得了?”
  毛泽东口气坚决地说:“我必须去。不能走,用担架抬……”
  毛泽东说一不二,被担架抬着上了路。左右跟随着贺子珍和警卫员,一路不停地小跑。后面是护送的警卫排战士,他们不停地交换抬担架的人。人人脸上滚动着汗珠。
  毛泽东他们以急行军的速度到了上杭官庄的红四军军部。朱云卿看见匆忙迎上前去,急忙搭把手抬着一起进了屋。
  警卫战士将担架轻轻放到地上,贺子珍扶毛泽东坐起。
  朱云卿看着毛泽东失去光彩的病容,急切地问:“政委,你……”
  毛泽东头上渗着汗珠,贺子珍用毛巾替他擦去汗水。他有气无力地说:“你把朱军长找来。”
  “来了。”朱德一阵风似地进来,屈身握住毛泽东伸出的手:“听放哨的战士讲你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