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没多久,姑娘换好了衣裳,小脸儿扑红扑红地过来把李权搀扶到床上坐下。
年过五旬父亲在不远处的椅子上躺着,书生正在帮他顺气。姑娘就坐在李权身边,低头玩弄衣摆,不再吭声。
李权傻坐着,显得有些尴尬,不管对方做得对不对,终归是帮助自己,的确也帮到了。只是这代价对姑娘而言着实太大,这么傻坐着显得有些不仗义,李权理了理思绪,正要开口,就听一边的姑娘小声说:
“李大人,你不要在意。小女子这么做是自愿的。李大人干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能帮到李大人那是小女子的福气。别说丢掉清誉,就是豁出性命也在所不辞。”
“就是!”一边的书生也插嘴,“李大人不用在意,换做是我,我也会这么做。”
“哎!”李权叹了口气,也不知说什么感谢的话。
就在这时,昏迷的老者忽然有了反应,用力地咳嗽了两声。
“爹!爹!您终于醒了?”
说话间,姑娘也走了过去,一块关切地看着老者。
老者顺了口气,闭着眼睛一瞪,抬手就是两个巴掌赏在兄妹二人脸上。
“你们两个不知廉耻的畜生!枉我耗费心力教导你们,没想到你们竟然……竟然……咳咳……真是先祖蒙羞,我死了也不能瞑目啊!”
书生没在意,深怕父亲在昏过去,脸上叫唤:“爹!您冷静点儿,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您听我解释啊!”
“解释?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见老者气愤难平,李权吃力地直起身,低声道:“这位老丈,你的确是错怪他们了。”
李权说的什么老丈没在意,倒是李权一说话才让他注意到房中还有一个人,心下有些不明白,茫然地看了看左右。
姑娘蹲下身,小声道:“爹,其实我跟兄长根本没什么?之前完全是在演戏,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官差看到……”
说着,姑娘指了指李权。
“荒唐!荒唐!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良民,你二人竟然敢跟官爷对着干!他他他……他一定是朝廷钦犯,不行不行,万一被逮到,咱们家就完了。我要去官爷追回来,将功折罪。”
老者吓得够呛,奋力的想要站起来,却被儿子死死的按住。
老者脸色一变:“怎么?你也要跟着发疯?”
“爹!您听孩儿解释。您不知道他的身份!”
“他……”老者惊惧地看了李权一眼,“他什么身份?”
书生再次涌上折扇,打开放在老者眼前晃了几眼。老者惊疑不定地两者对比,表情越来越不对,感觉就要尖叫出声。
书生早有准备,提前就将老爹嘴给捂住了,一边姑娘也在不停地做禁声手势。
老者收敛情绪,看了看屋中几人,然后点点头。书生这才缓缓松开,老者重新坐直身子,上下打量着李权,眼中泛起诡异的神光,嘴角不可抑制地堆起了谄媚的笑容。
。。。
第764章 :突然出现的军队
先前的兄妹二人组还好说,现在又多了个半百之年的老者,得知李权的身份后,那眼神,那表情,跟先前兄妹是一模一样。{}
李权暗暗嘀咕,心说自己已经到了老少通吃的地步?
想归想,可看到老者一副古怪的表情,李权也不知当如何回应。
“您当真是李大人?”老者先微笑着开口问道。
“正是。”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呐!啧啧,看看,李大人这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当真是人中龙凤喂!”
李权嘴角抽了抽,不知如何回答。
却见老者嘿嘿地搓了搓手,又道:“李大人,您放心。您安安心心住在草民家中,想住多久就多久,甭管来了什么人,小人一定给您拦住,保证不让您受到一丝一毫伤害。”
李权正想谢谢,又听老者话音一转,道:“不过……”
老者似乎别有用意,偷偷看了眼李权,李权会意一笑:“请讲。”
老者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咳了咳:“李大人,不是小人市侩,而是现在咱们家为了您得罪了别的官人。咱们冒了这么大的风险,我儿还没半点儿功名在身,也没个养家糊口的手段,这……”
李权懂了,没有考虑,直接道:“只要京城能恢复平静,就让你儿子去户部任职,就说是本官引荐的。”
老者一愣,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当下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对着李权作揖:“哎哟喂!李大人真是好人呐!谢谢!谢谢,谢谢李大人。蠢蛋,还愣着干嘛?没听李大人说的?快谢谢李大人。”
老者一边感谢一边叫儿子也快些感谢。可不想那书生却脸色一变,正色道:“爹!你怎能如此?李大人是巾帼英雄,当时名流,文武全才。孩儿救他完全是处于尊敬,哪能有一丝求报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你这蠢蛋!”当父亲气得跳脚,一边的姑娘似乎也要帮着兄长说话,李权却在这时劝解道:“好了,你们别吵了。这位小兄弟,此事就算你父亲不说,我也会有此安排,就凭你的赤诚之心,想必也会是个好官。所以,这次任命不管报答与否,全是本官惜才。如果本官侥幸能活下来,自可按本官说的去做。”
书生愣了愣,表情变得无法形容,声音发颤着回答:“那……那学生……学生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完,书生就一个人傻笑着呆在一边,也不知想的什么。
老者又对李权一阵感谢,说着还动起了将女儿塞给李权的心思,说什么自己女儿都因为帮你丢了清誉,还说什么自己女儿大~屁股好生养。
一边的姑娘羞得不行,但眼神中带着期待。
这事儿肯定成不了,李权含糊其辞地拒绝了,没有什么原因。说着这事儿,反倒让李权想起了远在碧州的夫人,也不知她们过得怎样,在碧州总不至于像京城这么危险吧?
想着,李权思绪回到正轨上。
现在的关键是不知道外面的情形,不知京城格局究竟如何。于是像几人询问了方才来人的衣着,经过对比,李权确定刚才的来者是都察院的人。
既然是都察院的人,那证明李权的猜想乜有错,很可能京城已经被李缘的势力控制。
李权现在是孤立无援,一时也想不出太好的法子,只能让这一家人帮着自己打听打听外面的情况,如果有什么动静赶紧回报。
也幸好是落入这样的人家,不然绝不会这么安静地修养身心。
午后,一家人都出去了,留下李权一个人想着应对之法。
首先,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李权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而最坏的情况自然就是李缘全盘操纵京城,自己的势力全被瓦解。如果真是那样,就等于只剩下李权一人。只剩自己一人的情况下该怎么做?
悄悄逃走?
显然不行!先不说这实在太窝囊,光是这一来二去的争斗已经让自己和李缘结下了众多仇怨,这笔账不算清楚,李权心里放不开,李缘也不会安稳!
所以,跟李缘的冲突没个你死我活是停不下来的。那么,要在这最最不利的情况下扭转局面,李权能想到的就只有一条,那就是直接杀了对方。
李权比李缘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身不俗的功夫,自保不用靠别人,任何事都可以靠自己。如果能找到李缘,是有机会一口气将他击杀的。
思量着,李权越来越觉得此事很有可行性。
正想着,姑娘拿着事物来了。
吃过东西,李权感觉自己恢复了七七八八,虽没回到巅峰,但遇上高手一战之力还是有的。
于是,李权动了离开的心思。
心思一旦有了,很容易就能被别人发现。
姑娘一直有心事,似乎是想着不久前李权拒绝她爹爹的意思。现在感觉李权要走了,脸上露出一丝焦虑的表情。
李权看了看她,不动声色地起身:“多谢姑娘相救,不过现在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
“恩。”姑娘小声地应道,点点头,虽有不舍却没有开口。
李权了解小姑娘的情绪,没有多想,此时多话只会让姑娘更加难过,决定直接出门。
脚步刚刚迈出,出去打探消息的书生回来了。
现在京城的气氛十分微妙,出门的都是胆儿大的主,一介书生跑到街上去探听消息,着实把他吓得够呛,回来之后感觉腿都软了,一边走一边叫:“李大人,有情况,有情况!”
李权没对书生抱任何希望,没想到他真能带回来消息,赶紧上去问情况。
书生拉着李权回到屋里,关上门。
姑娘见李权去而复返,面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