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的突破血脑屏障,只是做到了一个结果,但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理,或者说血脑屏障的生理机制,仍然是若隐若现,离完全解开为时尚早。
在医学界,尤其是基础研究部分,真理往往隐藏在已经完成的大量实验和数据之中。
大家完成的实验和结果,总是要发表出来,而只要积累了足够的文章和数据,田路就可以用未来成熟的血脑屏障理论把所有的实验结果和数据串联起来,完成最后的理论整合!
这对田路而言可是件大大的好事情!
梅根教授对于田路的道歉很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道:“当然不会!田,演讲非常的棒!比原来的计划要棒许多!”
虽然是一位临床神经内科学教授,但是梅根教授对于基础研究的理解也颇为广泛,很容易就听出了田路的设计和思路极具可操作性,绝对会对相关的研究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
皆大欢喜。
田路成功的宣传了自己的理论,而组委会也成功的在这次大会上创造了一个热点话题,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在田路的演讲之后,第三会场进入了茶歇,而一直等到下一场报告开始,大家重新坐下之后,田路才悄悄的从休息室的侧门走了出去。刚才他的演讲因为超时的缘故,没有安排现场提问环节,可以想象,如果在茶歇期间走出去的话,必然会被与会者们围起来,提出各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下一位教授的演讲。
经验丰富的梅根教授,自然是想到了前面的。
只不过……
刚一走出休息室,田路就愣住了。
他惊讶的发现,在休息室的门外,有几位黄皮肤的与会者正静悄悄的等在门外,而在看到田路出来之后,更是突然呼啦啦的围了上来。
“田先生,你好!”
其中一位器宇不凡的中年人站在最前面,微笑着向田路问道:“根据你姓氏和名字的特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田先生应该是华人吧?”
第71章 比较
“是的。”
对方既然这般问,定然也是华人身份,这让田路心中的亲切感顿时大增,笑着说道:“准确的说,我是大陆人,现在在旧金山做住院医师培训。”
“真的?”
中年人立刻大喜,上前一步颇为兴奋地说道:“我们也都是大陆的,哈哈,我就说嘛,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
眼看旁边几位也很高兴的样子,田路连忙回身看了一眼会场,低声地笑道:“各位老师,这边说话不方便,咱们另外找个地方坐坐如何?”
做完了演讲,田路此次大会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由的支配。而遇到这几位,也让他极为兴奋,不由得想要认识一下。一方面最近两三年因为工作实在是紧张,田路和叶兰一直没有回国,听到乡音极为亲切;另外一方面,既然已经决定回国了,那么多认识几位业界人士也是件好事。
众人一同出了会场,找了一家咖啡厅,几个人坐了下来。
“各位老师,咱们正式认识一下,我叫田路,中原人,现在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今年是第七年的住院医。”
刚刚坐下,作为晚辈的田路就主动的自我介绍道。
“旧金山医学中心?好地方!”
先是赞叹了一下田路现在工作的地方,中年人这才笑着介绍道:“我叫冯远,就职于长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其他的几位,我就不越俎代庖了,还是请他们自己来吧。”
另一位白发早生的中年人笑着说道:“我叫刘明奇,川都大学医学院附一院神经内科,这位是我们科里的小郑,郑辰。”
“我姓费,费左,江南大学医学院附二院神内,这是我们医院的刘晔。”最后做自我介绍的,是年龄最大的一位,看样子足有六十出头了,看着田路的眼神也是一直笑眯眯的,让他突然有了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
每介绍一个,田路都要认真的观察一下对方,并且点头示意。等到五个人自我介绍完之后,他心里一动,突然笑着问道:“冯老师,咱们长征医院神外的主任还是莫远老师吗?”
“莫远?他去年刚退二线了。怎么,你认识他?”冯远有些惊奇地问道。
田路挠了挠下巴,呵呵一笑道:“不认识,不过我听过他的名字,十年前我曾经顶替他做过一次翻译。”
“啊?!你就是当年岭南医学院那个大三本科生?!”
这下子,冯远这次是真的愣住了。当年莫远突发急病而不能去岭南,差点儿因此误了廖胜奇的大会,一直觉得比较愧疚,偶然间曾和冯远提过这件事情。而当时的冯远同样惊奇于一个本科生能够顶替莫远的工作,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看到冯远的表情,其他四人对当年之事很是好奇,连声催问之下,冯远就大致的讲了一下,顿时引的四人讶声连连,惊叹不已。
本来就是异国他乡的同胞,有了这层关系之后,大家忽然间好像变得又亲近了许多。
接下来众人谈话的主题,自然是集中在田路发表的三篇文章和刚刚完成的演讲上面。作为神经医学的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都是集中在具体疾病的临床诊治上,但是由于田路的研究与神经疾病的关联太深,所以组委会才特邀他来进行了一次报告。几位都是临床的医师,对基础研究的了解确实不够深入,但是无论是谁,也都听出了田路报告的价值所在。
“小田,你实在是太慷慨了。”
刘明奇摇了摇头,轻轻地叹道。其他几人也是频频点头,对于田路报告的内容,五位同胞不约而同给出了同一个评价。
“呵呵,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我一个人完成不了的。”
田路摇了摇头笑道:“再说了,我马上就要回国,短时间内恐怕也没办法继续下去,所以把工作抛给大家做也是一种办法。”
“你要回国?!”
冯远的手一颤,咖啡顿时洒出了不少,不过他顾不得擦拭,连忙放下杯子讶声问道:“不打算继续申请fellow了?而且就算不想继续干临床,凭你的研究成果,想必也有大把的公司和研究机构聘请吧?怎么想着回国了?”
“是啊,国内的环境比起外面可是差不少的,回去干吗?”刘明奇也是面色愕然地说道。
田路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外面是好,不过我还是喜欢回去发展,至少大家都是黄皮肤,看着也舒服嘛!”
这个不算是理由的理由,让几位年长者有些不以为然,倒是郑辰颇有些年轻气盛,大声的喝彩道:“对!说的太好了!这帮老外,看咱们的时候眼睛总是朝着天的。再说了,国内这些年发展多快?回去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与阅历不足的郑辰不同,冯远明显了解的更加深入一些,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不由得再次劝道:“小田,你可要想清楚,不说收入的巨大差距,单就工作条件来说,可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没关系。”
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田路笑着解释道:“国内并不是没有好的条件,只不过是资源都集中在那些重点机构罢了。至于收入,呵呵,说句实话,我倒不是特别的在意,够花就行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交情尚浅的众人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倒是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费左突然开口问道:“小田,既然打算明年回国,那有什么打算?想好去哪个城市了吗?”
费左的问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尤其是冯远更是眼前一亮!
“这个我还真没想好。”
田路摇了摇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出去六七年,国内的情况实在是不太了解。”
“那你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呢?医院?研究所?还是大学?”冯远急忙追问道。
“首选还是医院。”
犹豫了一下,田路坚定地说道:“我学的是神经外科,所以还是不想脱离临床。不过呢,必须是大学的附属医院,而且最好大学本身的基础医学或者生命科学的实力强悍一些,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和他们合作,继续进行一些基础方面的研究。”
“这个要求可不低啊!”
听了田路的话,冯远的脸上隐隐地露出了一丝笑意,重新端起桌上的咖啡,悠然地说道:“国内能符合你条件的地方可是屈指可数的……”
“我们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冯远的话还没说完,费左突然抢着说道:“江南大学的名头你肯定是知道的吧?医学院这些年发展的非常快,研究经费也是有充足保障的!”
江南省的经济之发达,在国内确实是位于顶尖之列,这一点对大学的发展极为重要,尤其是对极为耗费金钱的基础研究而言,往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决定学校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