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皇万万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国有方养民有策,那分明就是天下的明君,可惜,遇到相卿那个千年老妖,再如何也定挡不住青春回驻的美梦。
    魏西溏开口:“传令,继续拟旨发往大豫,若使团完成朕的旨意了,便让他们回来。去了多久了?再如何大的事,也该说完了。”
    季统率领的大军都候在共恭之地,共恭的百姓都被暂时转移,如今共恭满是驻兵,就等陛下旨意传来大军进发。
    几地之间书信频繁,魏西溏虽身居朝堂,却对多地战况了如指掌,每日不同信使往来奔波,一刻不敢停留,生怕耽误了军情。
    两个月后,使团回朝,却独独少了左相大人,天禹女帝勃然大怒,对于大豫扣留天禹左相为人质大为恼火,认定大豫帝王东方长青居心叵测意图挑起两国战事,当即下令出兵大豫,讨要被扣押在大豫燕州的左相大人,完全无事大豫帝王的多番求和。
    大豫内忧,如今天禹趁火打劫,造成外患,内外受击。
    好在东方长青在相卿入大豫之后就有此考量,东庞军败北之后重新调整人马,多方调兵,用以抵抗天禹军。
    金陵城被叛军占领,南宫宇命心腹之人镇守金陵,自己亲自率兵,直逼东庞,兵临城下。
    东庞大军被跳出,如今瘦东庞的兵力只有五千人,几番浴血对抗之后,南宫宇顺利拿下东庞。叛军接连拿下金陵和东庞两座城池,大豫一片哗然,各方一时人心惶惶,不知这大豫的天究竟是要变,还是要维持原状,各地官员惶惶然之下,大多处于观望之态。
    不过很快东方长青的旨意传到,顿时兵马召集随时候命,只等大豫帝王一声令下来调兵遣将。
    魏西溏自己摆了个棋局,每天都过来跟自己走上两步,她就想看看,东方长青怎样赢这盘棋。
    她是东方长青的弟子,这棋局看似她自己在和自己下,可她知道,实际上她是在和东方长青下棋。
    他现在一定不担心,毕竟他的心里,天禹远征,兵力不如大豫,又觉得南宫宇前朝遗臣,不成气候,可她就是要一点一点的吞噬,就是要一点一点的把大豫分成两半,上半截她要天禹的明王军去攻下燕州城,下半截她要南宫宇守好大豫的天下。
    战事本就是她挑起,若是可以,她也不愿伤及无辜百姓,可一旦有人挡了她的道,也怪不得她不折手段。
    金陵和东庞分割了大豫,如今明王只要顺利入境便会朝北,而南宫宇拿下金陵和东庞之后朝南,两拨大军各自有猛将,同为一主。
    天禹和大豫起了战事,大言也在宫变易主之后,重新和西阐开战,季统领兵进入大豫境地的时候,那两国也打的难舍难分。
    边境地两国将士一触即发,大豫的守边将士拼死抵抗天禹的入住,可惜明王殿下憋闷多日,如今陛下突然给了旨意委以重任,正是明王殿下表忠心的大好时机,哪里会让人久困在共恭之地?
    东方长青知道共恭地有不得安生,早已布下兵阵,如今果真遇到了突然被放出笼的猛虎季统,顿时打的不可开交。
    一个死守,一个强攻,消耗多番战力,僵持在边境地。
    两国大战倒是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天禹的百姓,只不过招募将士的通告一直不断更新罢了,天禹女帝对于有将士人家的政策十分优待,以致很多家中不富足的人家若是有壮丁的,便会为前去应征。
    高湛在周游山的时候就觉得陛下愈发注重将士了,年年都招募,也不知道陛下国库里的银子是不是都花在养兵上了,反正跟监国初期比,陛下似乎有钱多了。
    为了弄清付铮当年的死因,高湛就自己一个人,只带了两个贴身护卫,把周围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都挨家挨户问了一遍,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那人家的人看了他一眼,道:“怎么又来问?这位公子,不是老汉说,那位王爷的事,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过来问。不是不告诉你们,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您想啊,当年王爷被人逼上周游山的时候,可是发了大水下了大雨,谁没事往外跑啊?都窝家里!”
    高湛伸手擦了下额头的汗:“多谢老汉,我也知道,只不过我还是想多打听打听,”他嘿嘿一笑,“我是玉河那边专门写话本子的,想把这事写到话本子里,所以特地过来打听,若是不知道也没办法,若是能打听到什么的新鲜的东西,那自然是好的。”
    一听高湛说是写话本子的,那老汉的警惕性倒是没那么强了:“这样啊?自己随便编编吧。不过那是女帝陛下的王夫,也不能叫你随便写吧,你还是写点好话得了。”
    高湛叹口气:“话是这么说,我这也混口饭吃,总的有些讲究,要不然客官也不卖帐,我就是想打听打听,那位王爷会不会没死啊,会不会死里逃生啊,会不会让人给救了?这样的事说起来,不是很有些传奇吗?如今的客人刁钻着呢,就喜欢听这些事,要好事才成。”
    听了高湛这话,那老汉抬眸看了他一眼,这一眼让高湛突然突然有些激动,老汉这一眼意思分明啊,好似还有些不得了的事要说似得,高湛手脚麻利,赶紧从怀里掏了几锭碎银塞到老汉手里:“大爷,我这也是糊口饭吃,跟那些官差不一样,真假也没人追究,您就当给我讲个故事得了。”
    老汉的眼睛盯着那碎银,一双粗大的手伸手一摸,那碎银揣怀里了,“我就是给你讲个故事,可不保准啊,这话我可不敢跟官家的人讲,万一讲错了,还说欺君罔上,这罪名我可担当不起。”
    高湛摆手:“我可没那命,我就是想编个话本子,我又老实,只能出来找素材,这年头干啥都不容易啊,就快混不上饭吃了。”
    一番话说的老汉放松警惕,开始唾液乱飞的讲起来:“听说青王殿下出事那天,就是陛下把青王殿下的尸身带走之后的第三天,有人在周游山的挨着河边的一个石头和草缝里捡了个人,衣服破破烂烂,谈不上什么达官贵人的,不过怎么着也该是个大户人家看家守院那种的,那具,开始以为是死的,后来发现还有口气,全身是刀伤,脑袋被砍血糊糊的,脑子也不清醒,就剩口气了,没人敢管,谁都知道之前这里青王殿下遇刺身亡,谁敢管?后来还是个外地老头刚好路过,觉得可怜就捡走了……”
    “捡走了?”高湛问,“也没人问那是谁?是什么人?就这样捡走了?不应该报官吗?”
    “报什么官啊?”老汉小声说:“若是个死的,报官也就去了,可那是个活的,谁不怕惹祸上身?周游山可是有刺客出现的,万一那人是刺客,报官的人谁逃得了?”
    高湛点头:“也就是说,不但没人报官,官府的人来了,还要个个隐瞒,是吧?”
    老汉白了他一眼:“这不明摆着的吗?肯定啊!”
    高湛伸手抹了把脸,“当时发现的人是谁啊?”
    老汉撇嘴,摇头:“我也是道听途说的,看你这小子挺上道才告诉你的,这事就是道听途说,老汉我也不知是真是假。你看看你话本子能不能用上?”
    高湛这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是“咚咚咚”直跳,他一骨碌站起来,“老汉多谢,这话本子要是能赚到银子,也不枉我跑这一趟。”
    脑袋血糊糊的,他就朝在那于简身上想,是不是他脸上的那些刀伤就是血糊糊的原因?还有,于简于简,这“简”字同“捡”可是同音,那是不是意思就是说这个让是那姓于的老渔夫捡回去的?
    高湛心中有了这认定,突然间觉得干什么都有了动力,周游山的消息虽不确切,不过却是大有收获,毕竟打听了那么多,好容易从老汉这里听到这消息,他还是很激动,要知道旁人家里可没听到什么内容。
    他沿着周游山转了一圈,最后站到了山脚下,端详着周围的情况,刚好一个砍柴大哥路过,他拉住砍柴大哥追问:“大哥,请问这边这条小路是通往哪的?”
    砍柴小哥伸手一指,“这里绕过去,后面就是挑大河,那大河拐几个弯,过玉河通往溧水城方向的……”
    高湛一听,心跳再次加速,玉河,这边的路是通往玉河的,也就是说,当初那个捡走伤者的老汉,很可能就是去了玉河。
    他盘算着日期,也计算绕过周游山,计算多久会到玉河,而那个叫于简的人又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玉河的,如果时间能对得上,他就能大体知道那人究竟是不是付铮了。
    高湛又一路赶回玉河,像当地人打听于简究竟是什么时候到的玉河,虽然好几个人说的时间不一致,不过高湛大体算了下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