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与会的专家全都明白当今国家在全力增强军力以应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势力的挑战,三峡大坝的军事安全措施不当的话,等于给敌人一柄克制我军的利剑。在有关的工程措施上对军事安全的考量是非常欠缺的,可以说95%的投资都用来创造利益。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心情十分沉重。有关地方政府也认识到外部势力是绝对不会容忍中国的崛起,战争终有一天会爆发,大坝的军事安全问题不解决,他们所在的地区将首当其冲,因此强烈要求研究实施军事安全措施。这次会议事涉不少军事秘密,讨论的内容是保密的,但是会议本身召集了大批的专家,是无法保密也并不刻意封锁消息。湖北省的舆论极为关注这次论证会,一些激烈的极端人士甚至认为应该铲除这座大坝。国外的舆论都极为关注这次会议,台独势力甚至幸灾乐祸地预言王刚将会指令大坝工程始终在130-145米的低水位运行,以避免大坝被摧毁时的灾难性的打击,狂言大陆将永远不敢对台湾分离势力动武。
在论证会上,王刚的主持发言消除了与会专家的顾虑,他指出三峡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些年来已经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然而这么大的工程难免有不足之处,我们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将使这项工程更伟大,全国人民也可以更安心地享用这项成果。
会议的第一项议题是大坝的溃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评估。溃决带来的损失那当然是惊人的,先看一下有关数据数据。
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水位是175米,洪水时的蓄水位可高至180.4米,此时水库总库容为450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位于中原的腹地,众所周知,长江中下游是大陆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济最为发达。有人把中国大陆的经济分布比作是弓箭,沿海地区为弓,沿长江为箭。长江中下游一旦蒙受三峡大坝溃坝的灾难,这弓箭就成了有弓无箭,经济体系必然瘫痪,在此区域部署的重兵将陷于难以机动的状态。在华中,华南和华东三大军区,驻有陆军十个集团军,二个装甲师,二十八个步兵师,三个空降师。这部分兵力占大陆陆军空降师的百分之百,集团军的百分之四十五,步兵师的百分之三十八,装甲师的百分之二十。这批部队是战略预备和战略机动力量。
溃坝洪水的破坏作用,在河南省板桥水库溃坝事件中表现最为明显。1975年8月8日凌晨一时许,河南省南部驻马店地区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及竹沟、田岗等六十二座中型水库相续溃坝,死亡人数达23万。位于水库下游,与洪水流向垂直的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也被冲毁一百多公里,一些区段铁路线被冲得荡然无存,一些区段的铁路线成了麻花形,京广线中断18天。最后不得不采取爆破开口分洪的手段,分别在淮河中下游多处采用水底爆破的手段,以增加受灾面积来减轻受灾程度。这次灾害涉及20多个县市,一千二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0亿元。
板桥水库大坝高25米,三峡大坝高185米;板桥水库库容为5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去除底库库容可形成水流的为395亿立方米;板桥最大溃坝流量高达78200立方米/秒,三峡大坝最大溃坝流量将高达300000立方米/秒;板桥水库溃坝造成23万人死亡,那么三峡大坝溃坝将造成的怎样的破坏呢?这些数据令人不寒而栗。
那么什么情况下三峡大坝会溃决呢?板桥水库是石砌重力坝,溃决是由于台风侵入大陆深部,造成突降暴雨几乎在瞬间摧毁了大坝而形成的。三峡大坝则不可能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被摧毁,它是由2800万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军方的专家论证以高爆炸弹或导弹也不可能让大坝在瞬间消失,即使把大坝炸成“千疮百孔”它仍将耸立水中成为阻水的物体。当然一颗氢弹可以让它瞬间消失,溃决水流造成的损失将比几十颗氢弹更大。也就是说只有在核战争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溃决的后果。
王刚指出制止核战争就不是靠工程措施了,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扔一颗氢弹能产生几十颗的作用而发动核战争的。只有发展我军的第二次打击力量以遏制敌军对我实施的核打击。
但是大坝上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槽,更是超过荆江段河道的行洪能力60000立方米/秒的一倍。这个威胁是客观存在的。
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关于军事安全问题的部分的另一设想是,“水库人防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临战前降低库水位进行运行。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径泄洪底孔,下游河道又有较大的泄水能力。根据军事部们专家的分析,现代战争有征候可察。临战前,最长只要七天即可将库水位下降到145米运行。此时水库的库容约为170亿立方米,即使大坝瞬时被毁,也只是从坝址到枝城100公里河谷灾情较重,枝城以下大部分水体将沿主河槽下泄,少量水体进入分洪区内。溃坝洪水可控制在沙市以上局部地区,对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和武汉地区无大影响,不会造成全流域性的灾难。如将库水位降到130米,此时库容只有103亿立方米米,溃坝洪水灾情将更加轻微。”。
为了防止对方突然袭击,只要出现双方军事对峙,三峡工程就始终处在威胁之下,于是就必须放水至低水位,或放空水库。而三峡水库放水至145米的低水位,其最直接的后果是三峡工程的发电量大为降低。三峡工程装机总量为1872万千瓦,这是水库在175米水位时的最大出力。如果水库处于145米的低水位,在11月到次年的3、4月间的可发电容量只有约250万千瓦左右,这对经济发展和民生国计都将产生严重的困难。
如果将三峡水库放水至130米的低水位,则发电量更少,同时长江航运将被迫中断。三峡建坝,建有五级船闸。水库水位处在130米,就是处在上游船闸的门槛之下,则轮船无法通过大坝。长江航运是大陆东西交通的大动脉,一旦这一交通大动脉中断,其打击也将是致命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七天能放掉三峡水库的水吗?其后果又是怎么样呢?
三峡工程论证报告认为,三峡水库可以在七天内将水位从175米降到145米或130米。他们的依据是:⒈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径泄洪底孔;⒉下游河道有较大的泄水能力。
先说三峡大坝下游河道有较大的泄水能力。众所周知,建设三峡工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洪。正因为是三峡大坝的下游河道、特别是荆江河道的泄水能力太小,才有人提出要建三峡大坝。如果下游河道又有较大的泄水能力,又有什么必要来建三峡大坝呢?当然现在并非论证是否建大坝,而是论证能否实施降水位的措施。根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荆江河道只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说,荆江河道只能保证安全通过6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超过这一流量,荆江河堤就有溢顶和溃堤的危险。
再说三峡大坝的大口径泄洪底孔的能力。三峡水库在正常蓄水位175米时,水库库容为395亿立方米;当水位在145米时,水库库容为170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的差为225亿立方米。要将这225亿立方米水在七天之内放完,除了要排泄长江的自然流量外,还需要另外排泄水库的蓄水每秒37202立方米:22500000000/=37202。
长江在每年6、7月分的平均流量为30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就大大超过了荆江河道的60000立方米/秒的安全通过流量,放水将为下游制造一个人为的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如果此时长江正处在平均年的洪水期,自然流量为52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总流量达89200立方米/秒,放水将为下游制造一个人为的超百年一遇的洪水。
如果此时长江正处在十年一遇的洪水期,自然流量为60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总流量达97200立方米/秒,放水将为下游制造一个人为的千年一遇。
如果要把水位从175米时降到130米,七天内要另外再放292亿立方米的水。除排放自然流量外,每秒还需要排泄48280立方米水,洪水灾难就更大。
如果三峡水库蓄水位至180.4米,水库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