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南海舰队接收,命名为“秦山”号和“琅琊山”号,它们每艘可搭载8艘登陆艇,有强劲的指挥系统。这些新锐两栖舰数量太少,这次也是实战练兵性质参战,以利对它们的进一步改进。而且专家们指出,以电动直升机的长航程而言,200-300公里宽的台湾海峡不一定需要两栖舰作平台,由大陆一侧的洞库基地出击或得到补给也是可以的。
我军为了满足两栖作战的需求,早自1955年便开始发展新的登陆舰艇,建造大量的中小型登陆艇、战车登陆舰或两栖突击舰,到本世纪初两栖突击舰艇超过500艘组成的约240艘的登陆艇群。
当然预备役登陆舰艇的数量也很庞大,除了自己建造的上述舰艇老旧退役的,居然还有13艘美制山;可能是世界上硕果槿存的此类美制两栖舰艇。
令国际战略家不解的是,自从宣布了统一的截至日期后我军并未大规模制造此类舰艇,仅仅增加了2艘072II和一些榆海级。要知道台海登陆战可能是二战后最大的两栖战啊,完全会超过朝战时仁川登陆战的强度。我军上层意识到此类登陆舰艇不久将退出两栖战的主流,决定以最高效的改造手法来突击提升我军的两栖输送能力。近年来东南沿海的几十家中小型造船厂被军方征用,对所有的登陆舰艇,包括部分适用的预备役舰艇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改造。首先是动力部分全部换上了全电推进的系统,全部加装有三防能力的半导体空调系统,此举化钱不多,效益极大。
舰艇用的电动机重量不用讲究,电机的防水问题也不难解决,就是金龙电池贵一些。改造后危险的噪音和红外特征消失了,舰员可减少,他们和搭载的突击队员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速度还有了不小的提高,大中型的可提高2节,小型的则可提高3-4节。小登陆艇群的改善最明显,原来机声震耳、潮湿、闷热的舱室,变得安静、明亮、空气清新,那些小艇还增加了载重量。由此还“挽救”了大批退役的舰艇,因为它们绝大多数的问题是因为复杂的动力系统故障太多,现在反正是要拆除的,也就无所谓了。
其次是加装“北斗”卫星导航装置和数据链,并为9艘琼沙级和8艘072型加装了瓷钢制作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可以起降CH-47D等型直升机。
自卫、压制武器系统也作了重大改进,25艘大型登陆舰装备了防空和登陆指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链统一指挥舰队的防空武器,航渡时在中低空构建有效的防空网络。也能在抢滩登陆时协调舰队的压制火力。而中小型登陆舰艇则有一半换装了大口径火箭炮如83式273毫米火箭炮、A-100式300毫米火箭炮等,大大加强了压制火力;另一半则换装了“雷霆30”超级速射高炮,在协同指挥下多艘艇的集射火力在3000米低空有很高的命中率。
我军只化了很少的经费就把登陆舰艇的吨位提高到近10万吨,而且是旧貌换新颜大幅度提升了舰艇的性能,成为一支活力四射两栖舰队。当然它们只能用于近海的两栖战役。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把那些不再适用的200多艘登陆舰艇,包括那11艘美制“山字”级坦克登陆舰,全部拆除了发动机改装了电动推进系统,尽量简化操纵系统,下层舱室尽量填充了泡沫塑料。舱面上安装了“微波炉雷达”和程控/遥控发报机,还有能逼真地模拟炮火和导弹发射的焰火弹装置。一艘小艇只要2-3人即可驾驶,大中型的也只要5-6人,救生装置当然非常齐全。它们属于伪装部队控制,在台海战役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只是陆航兵团和登陆舰艇越海也是需要掌握海峡制空权的,那么我空军的战力能达成这一目标吗?
空军司令员连祈星大将斩钉截铁地说:“在第二炮兵的支持下,我们空军有绝对的把握在前期掌握海峡的制空权,在2天后可以把制空范围扩大到全台湾岛。美军的3百多架舰载机救不了台独,由于我军已经控制了巴坦群岛,美军特混舰队被迫把阵位向东偏北移,航母都在台湾岛以东350公里处。舰载机离开海峡中线至少有5百多公里,超级大黄蜂的空战作战半径约1千公里,在战区的活动时间就不会太多了。我军可以在战区调集240架包括苏-35、苏-34在内的歼-11系列战机,80架包括歼-8Z、歼-8M在内的歼-8系列,500架包括歼-7Z在内的歼-7系列战机,700架歼-12M。我军不仅在战机的数量上占压倒优势,而且可以及时补充战损的战机。这些制空战机的性能也不弱于对手,大批飞行员又是经受过实战考验的。
“我军的预警机可以在大陆上空监视战区,而且只要监控180度的空域,岸基大功率预警和指挥雷达同样可以指挥海峡上空的空战。而美军的舰载预警机必须要全向监视空域,留空时间也无法与陆基预警机相比。至于台军的E-2T就不知道能否升空了,升空后还有没有机场再着降更是大问题。我们的歼-17隐形小飞机更是美军舰载机飞行员的恶梦…”
我军的这支空中劲旅二年来横扫印度、中南半岛、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建下了不朽功业,台军的那些在演练场上练出来的菜鸟只够给他们填牙缝的。美军的舰载机联队也不能改变力量对比,320架舰载机至少要40架担负舰队警戒,美国人至今也没有把握对付隐形小飞机的偷袭;那么受弹射条件的限制,一波能出动120架也就不错了。现在美军使用冲绳基地也受到了限制,一波能出动的F-16、F-15、F-22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更主要的是美军也没有多少王牌飞行员,朝鲜战争后他们从来没有找到过象样的对手。双方将有得一拼了。
至于空中压制火力那更是我方大占优势,根据第二次中印战争的经验。在导弹和远程火箭炮对台军防空系统和机场的首轮打击后,我军隐伏在福建沿海崖岸后的12架“逆火C”、120架“飞豹”和更大数量的Q-6、EQ-6机群只要10-20分钟就可以在超低空掠过海峡,再次猛击残余的目标,台军要作出反应是相当困难的。而台军或美军的对地打击力量欲通过我由预警机、地面预警雷达和侦察机组成的预警网,对我沿海或纵深目标实施有效打击,不说不可能也是极为困难的。
连司令员提到了二炮的支持,那么台海两岸的导弹战前景又是如何呢?不但台军的那些“天戟”导弹没戏,而且美国人弄的***根本也发挥不了作用。倒不全是我军的M9、M11、DF21之类的导弹厉害。首先台独是名不正言不顺,迫使台军以及协防的美军都不可能搞先发制人的主动进攻,而只能被动挨打。当然,如果美军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也可以来个后发制人。可惜,我军伪装部的高手部署了如此多的假目标,让美军无从下手。那么像海湾战争那样把特种兵投送到我军的后方,为被动制导的导弹指示目标行不行呢?作者本人估计五角大楼大概想都不会想这种自杀的计划。
二炮的战役任务就是摧毁台军的防空系统:爱国者导弹阵地,还有那些复仇者防空导弹、天弓导弹、鹰式导弹、天剑与雄风导弹的阵地、预警雷达、机场、野战机场。一旦抑制了台湾空军,那么我海空雄鹰就可以稳当地收拾残余的台军战机了。那么台军的E-2预警机呢?那指定是特种兵部队的任务了。二炮在此战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试验以DF-21K摧毁美军舰载预警机E-2、鹰眼2000和E-3的技术。后文有详述。
不过二炮还有一支强力的同盟军:超远程火箭炮部队。说起来火箭炮的老家就是我国,只是到了近代我国在该项技术上远远地落在了西方的后面。前苏联在火箭炮一道上造诣很深,一款“喀秋莎”火箭炮震撼全球军界。当美军等西方国家热衷于发展导弹――精确打击武器时,前苏联和俄国仍在发展火箭炮武器。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钱的问题。俄国的1枚300毫米火箭弹售价1万美元,同等威力的“飞毛腿”25万美元。美军的火箭弹与同等威力的导弹的价差为1:30。
我军受前苏联的影响十分重视火箭炮的研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研制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十分轻便,它们在越南战场上大显威风。由于我国广泛援赠亚非国家,被誉外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火箭炮。为不少国家仿制,甚至南非都自行仿制,我军知识产权遭受最大侵害的大概就是此款武器了。
其后我军还研制了几款122、130毫米火箭炮,但不久就落后于前苏联和西方。主要是射程和命中精度,前苏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