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限于国力和观念的限制,似乎对这块贴近我国,并与我国有很深历史渊源的地区无所作为。至多只是利用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对我国的领土扩张,通过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遏制印度的“收复”行动。现在这一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我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甚至美军也不敢到这里来作一较量,我国当然不能让克什米尔落入巴基斯坦的手中。巴基斯坦曾经有一段时间加入了美国拼凑的“中央条约组织”,白沙瓦基地成了美军高空侦察机的活动基地,美机不断深入我国西部地区和前苏联进行侦察活动。一旦巴基斯坦国内形势变化,我国岂不是又要受到美军的直接威胁。国家安全战略最忌讳的就是被动。
几十年来的形势变迁也改变了这一地区人民的观念。巴基斯坦国内暴烈的种族纷争和极端恶劣的经济状况,以及他们支持的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残暴统治,令印占区的绝大多数伊斯兰组织和民众望而生畏早已放弃了归并到巴基斯坦的念头。至于20%的印度教徒知道逃回印度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他们组织了“自卫民团”,准备以武力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但是他们都知道由于印军的衰落,单凭自己是无力抗拒巴军和“自由战士”的入侵行动的。即使是巴控区的民众大多数也是不愿意动乱的,内心也不想并入巴基斯坦,现在他们凭借特殊地位,税负要远低于巴基斯坦各省,一旦失去了这个地位成了一个普通的省,日子将更难过。
我军在去年的边境战争中展示的强大实力让印占区民众看到了希望,“查谟克什米尔解放阵线”主席齐亚·霍提德、“克什米尔自治同盟”主席库尔迪格·辛格、“自卫民团”首领马利克·拉吉先后派遣代表与我国接触。我国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绝对不会允许外来势力以武力改变克什米尔的现状,支持南部克什米尔地区人民团结起来取得高度自治或独立地位,我国有能力制止在这里搞种族或宗教的灭绝暴行。这一表态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得到了各派的认同。这次会议才得以召开,而且2天内就能达成协议。
印度纳亚拉瓦承接的是一副烂摊子,印军已没有撒手锏,已经难以阻挡巴军全力以赴的攻击。一旦巴基斯坦吞并克什米尔,那绝对是印度的恶梦。按理说,印度陆军还有相当的实力,可惜他们有一条腿陷进了斯里兰卡不能自拔。
中印海上停火协议中没有涉及斯里兰卡的战事。因为斯会战事不仅是印军入侵,还牵涉到激烈的内战、种族冲突,我国不宜介入其中。况且斯共在领导人民抗击外敌入侵时,能独立领导人民军作战,壮大为斯国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党也不能搞包办代替。斯共主席阿尔维斯完全理解这一决策。
布赫曼和他的智囊正在为印度洋地区找不到盟友而苦恼,认为这是他们的机会来了,斯里兰卡怎么也比行将沉没的马尔代夫强多了。于是联合英国出面斡旋印斯两国,要求印度体面地撤军,两国将联合西方、日本给予8亿美元的援助作补偿。普雷马卡吉总统恢复行使职权后,立即让中国志愿军撤走,斯共则解散人民军。为了平衡中国的卫星测控中心和加勒港的联合渔业公司,将允许美军使用亭可马里基地。西方、日本则提供斯国重建的资金。
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屡屡得手的伎俩,当时法共和意共等都控制着庞大的武装,他们交出了武装,头面人物当了几天官就被搞下去了。希腊共产党则是被西方联手镇压下去的,那时的斯大林只想喘息一下,根本没有敢动手。不过这些伎俩在中国、越南、朝鲜没有能得手。那么这次在斯里兰卡能得手吗?
普雷马卡吉的班子,尤其是与美英代表接触的外长萨胡拉尔和承受着沉重压力的国防部长加亚米达当然愿意接受这些条件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一旦拖延下去,斯共的力量日益坐大很可能会夺取政权。现在北部泰米尔地区和东北部亭可马里的周边地区几乎全部为斯共控制,政府方面根本插不进手去。甚至在加勒港周边也是斯共的根据地,政府军还得通过那片地区得到中国的援助物资。由于中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的投资,斯共又主持了土地改革,大批难民向那里涌去,斯共根据地竟然成了经济上最有活力的地区。这些高官今后怎么还能过高高在上的富足日子呢?
可惜印度也不愿意撤军,这里似乎是唯一能发挥陆军优势的地方。我远征舰队撤离后,侵斯印军的压力减轻了。他们并把斯瓦希坦帕的“独立军”全部弄到贾夫纳地区以牵制斯共人民军。钱德勒的侵斯印军主力则驻守在科伦坡及周边的地区,这里原来是斯里兰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纳亚拉瓦还不肯放弃这个棋子,他在等待机会。
斯共人民军在与入侵印军及“独立军”的作战中积累实战经验,他们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政府军。斯共还在努力巩固根据地,派遣了大批的经济、军事干部来我国学习。在根据地的大批斯中合资企业或我国独资企业也有干部在学习,这些企业的税金和根据地政府分享的利润已经替代我国的援助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
可以相见,在这种形势下,印军根本无法集中兵力到克什米尔采取反击行动。
美国政府和舆论不顾历史事实大肆攻击中国强行插手克什米尔,但他们也是左右为难。既不可能支持巴基斯坦吞并克什米尔,又不能支持印度去抗击“自由战士”的攻击。美军更不敢贸然进入动乱的印度,只能空喊喊而已。那些地缘战略家只能感叹克什米尔就在中国的边上,在这场斗争中美国没有可能战胜中国。
当然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组织、特别是“自由克什米尔”措辞强硬地抗议中国介入,甚至再次祭起“东突”的破旗,还试图包围我大使馆。只是巴政府还算谨慎,暂时还不敢同我国决裂,美国的少量的、不稳定的援助根本不足以弥补动乱造成的损失。军方也清楚,对印军在核武器方面的优势是无效的,空军、海军方面略占优势,在陆军方面根本就不占优势,想主动进攻还差得远。当然更没有力量同时战胜印中两国,所以制止了这些过激的行动。派遣代表来北京交涉,我方代表义正词严地明确指出,不会允许外来势力夺取克什米尔,可以在中印巴三方的监督下举行公民投票,由民众自决。此时巴基斯坦已经不敢搞自决了。很怕自己的那块也独立出去。
三天后,在印度政府的默许下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印占克什米尔政府签订了“边境贸易协定”,内容十分惊人:大规模扩大双边贸易,开通拉萨-斯利那加、列城的民用航线,简化人员出入境的手续。我国的投资、商品、人员大规模涌入这一地区,并且有大批我国的旅游者进入这片神奇瑰丽土地游览。长期以来印度政府采取边境封锁政策,以阻碍西藏的经济发展,结果自己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克什米尔的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新德里还得支付巨额的资金支撑对这块土地的控制。现在终于打开了一扇小门。
不过伊斯兰堡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想同中国抗衡,他们的级数差得太远了。
北京中央电视台演播厅12月31日
第三次中国式的“炉边谈话”节目马上就要播出了,这似乎成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每年回顾和总结的讲台了。美国“时代”杂志罕见地连续第二年将王刚选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登上了明年的首期封面。日本、美国和西方媒体则断言王刚将借此机会,挟南海、印度洋海战接连完胜的势头,宣布“解放”台湾的方略,对台湾再次“文攻武吓”。而美国政府又誓言要“协防台湾”,王刚的措辞将影响美中关系的走向,云云。央视前些时候放风说,这次节目的样式会略有变动。
这种种的猜测和预言,极大地吊起了电视观众的胃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台湾民众此刻都在注视着这个节目。全球华人当然也在关注,尽管此刻是美国东部时间的6:30,华人众多的西部地区还是凌晨3:30,可是那里的华人也都在关心这个节目。
现在播出的场面果然令观众有新奇感,演播室多了个洋人。央视大牌主持邹国强介绍维克多·拉特是英国“资深电视节目主持”,国人在这二年对他倒是蛮熟悉的。拉特很有来历,他祖上有一位中国通,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拉特则在北京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史,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在牛津大学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