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醒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抓紧时机歼敌。印机被干掉了十几架,我军的优势越来越大了。现在都是采用优势兵力突击包围一小队印机,然后在外围发射导弹,取得先手后再逼近混乱的敌机小队,发起另一轮导弹攻击。这样的战法当然耗时间,但是能充分利用我方的优势。很多专家认为现代空战都是几分钟的事情,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就不同了。目前双方都无法立即得到支持,我方的目标是全歼印军的舰载机联队,当然就要慢慢地消化了。
    激烈的空战进行了45分钟剩下的28架印军米格机和海鹞都无法坚持了,只得向舰队的防空圈中退缩了。这就到了航母群的末日了,因为SA—N—17防空导弹的射程为38公里,最新改进型的也不过45公里。而空射型反舰导弹的射程无不超过50公里的。航母群的攻击力量是舰载机,最主要的防卫力量也是舰载机。即使是美军的航母群也不敢只依靠护卫战舰的防空系统来应对敌机的空中打击的,因为最新型的“标准”导弹的射程也不过150公里,而空射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的有好多种了。
    我军的主力反舰力量出动了,12架“海鹞”、12架Q-6共6个小队。1个海鹞小队、3个Q-6小队率先攻击印特混舰队东部的4艘护卫战舰,前方还有16架歼-10H再次以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前面的敌机,打乱它们的阵型迫使它们以机动飞行摆脱导弹攻击,并进一步逃进舰队的防空圈。4个攻击小队推进到距战舰120公里处就发射16枚C804反舰导弹夹击这4艘敌舰,SA-N-17未能抵挡住导弹的密集攻击。每艘敌舰至少中了2枚导弹的打击,高爆战斗部使它们失去了战斗力。
    特混舰队的防空圈一下子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于是第二波的2个海鹞小队顺利地从这个方向直扑印航空母舰,在110公里开外就发射空射型C803反舰导弹了。甘地号和尼赫鲁号各受到4枚的攻击,它们的防空系统本来就不及德里级驱逐舰,更倒霉的是有几架米格机实在没有燃油了只好往航母上着降。这一来近防炮系统当然就不能开启了,此类点防御系统是无法搞什么敌我识别的,它们是只要发现冲着航母来的目标,到了够得着的地方就狂烈地开火。本来尼赫鲁号的前身前苏联的“戈尔什可夫”号有很强劲的防空装备,印度人为了更多地搭载舰载机把它们都拆除了。至于甘地号在设计时就是要多装飞机,把防空任务交给护卫战舰的。所以它们各中了3枚导弹,上层建筑和飞行甲板被炸得一塌糊涂。天空中剩余的米格机是死定了。
    歼-10H在空战中表现突出,与预警机的数据链十分通畅,紧密的协同能力让它们挂载的导弹得到了超常的发挥,高超的机动性让它们多次躲开了导弹的攻击。实战证明性能绝对不低于米格-29K,当然俄国人很不服气,认为是中国的飞行员技能太出众了,而且有预警机的支持。当我机战机全部返航时,掠过上空的美军侦察卫星看到的景象震惊了五角大楼的判读人员。印特混舰队全军覆没,3艘航母、12驱护舰都冒起了熊熊大火,4艘护卫艇则不见影踪。原来那些飞行员打光印机后,又把不少空空导弹射向敌舰。那么航母大战完了吗?从最狭义的角度说是完了,可是那支增援舰队还在往这里赶呢。
    龙目海峡附近的空战是从印增援机群进行空中加油时开始的,那里距特混舰队有2500公里,如果米格-31真的以2。3马赫的速度赶路的话,倒是能在空战结束时赶到,可是它们的油箱中不会剩下一滴油了,超音速飞行是极为耗油的。它们只能以1。7马赫的速度疾进,需要1小时25分赶到,如果双方仍在空战,它们可以依靠特殊的性能帮上一把;如果把敌机赶走了,那么可以由米格-29K挂载加油吊舱对它们进行空中加油。然后利用高空高速的优势向敌航母群发起空中打击。可是计划人员并没有告诉它们,“自己的舰载机统统被打光了”该怎么办?现在通过总部转来的消息令它们震惊:“舰载机联队被歼,航母群完全失去战斗力。敌机全部返航,敌航母群仍在全速向龙目海峡挺进,距海峡130公里”
    米格-31小队的燃油已不够穿越龙目海峡攻击敌舰队的了,更不够返航的。唯有着降到雅加达机场,还要恰巧不被印尼的防空导弹打下来。新德里总部的萨赖达斯和参谋人员正在愁肠百结的时候,突然从特混舰队传来“好消息”:1艘德里级驱逐舰的雷达恢复了功能,发现4架敌机在3万米超高空再次向特混舰队方向赶来,预警机与护航战机也随同出现了。
    萨赖达斯下令米格-31小队以亚音速飞行,尽量节省燃油,而且可以得到后续机群的支持。预计它们在1小时后能赶到。攻击的目标首先是预警机,其次是敌高空截击机。
    双方再次开始斗智。我军完全掌握米格-31的性能,它的最大油量、高速飞行时的油耗,知道它是垂死挣扎。一看它们减速到了亚音速,知道燃油快见底了,于是预警机出峡口后继续向南方全速飞行,歼-8也向南飞行。米格-31的机载雷达并不能探测到650公里开外的预警机,靠的也是雷达告警机指示的距离和方位,还有就是借助驱逐舰上的雷达和被动电磁目标跟踪系统的指示。此时米格-31小队已经与舰队取得了联系。他们只得跟着折向南方,离开爪哇岛更远了。我预警机上的指挥官看到米格机追了过来就继续南下,不断地推算它们的油量,并把航线再次折向了东南方。10分钟后,推算出米格机已经无法再着降到爪哇岛了。于是通过空中加油重新加满了燃油的歼-8Z再次出击,4架战机总共只有6枚远程导弹和8枚格斗导弹了,它们加速到3马赫的极速压向米格机。
    此时米格机小队长也孤注一掷了,它们各挂载了1枚俄制KH172远程反辐射导弹,现在距预警机480公里,他指令也加速到3马赫的极速,预计只要90秒钟就能逼近到400公里以内然后减速发射,以4枚导弹夹击1架庞大的预警机终归能成功的。可是他们一加速就发现不对了,预警机同时也转向加速,这样一来至少要120秒钟后才能追到400公里以内。可是对方的截击机也在以3马赫疾进啊。米格机为了省油已经降到了25000米,对方却在3万米高空逼近,到相距120公里时突然减速预示着已经发射了远程导弹。自己是处于仰攻状态只得到相距110公里时才减速发射了8枚R-77增程弹。
    等他们再加速后发现又不对了,对方继续保持亚音速状态,而自己却加速往对方先手发出的导弹上撞。如果不加速又不能尽快追上预警机。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还会有好的战果吗?结果当然是鸡飞蛋打。在极限射程是不可能打下预警机的,4枚KH172从下面穿过歼-8机群后突然找不到方向了,我预警机关闭雷达转向西北方向返回龙目海峡了。那4枚巨大的导弹燃料耗尽后,在空中的自我爆炸倒是把下面的2艘货轮吓了一大跳。至于米格机要在燃油即将耗尽的情况下抗击导弹和战机的追杀根本是没有可能的。
    最倒霉的是印军的30架苏-27、苏-30、苏-35组成的增援机群,本来是可以返航本土的。为了增援米格-31,他们在远处也跟着向南方飞行了一段时间。当米格-31被击落后,他们处于的位置已经无法返航了,唯有迫降爪哇岛或与重新出动的中国舰载机联队一决高下。印军的大队长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也是悲壮的决策。他们面对的是由28架歼-10H和64架歼-11H的强大对手。更大的差距是印方已经没有预警系统了,而且战机的燃油也不多了,飞行员得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军的策略照旧,发挥数量优势把敌机群撕开来,然后发现敌机薄弱的地方,集中优势力量从外围以导弹围攻印机。二轮导弹对攻下来我军的优势更大了,战术动作发挥得越来越顺手。机多势众,自然就容易发挥。苏-35本来是很强悍的一款战机,可是哪里敌得过优势机群的导弹攻击呢?不到半个小时空战就结束了。由于预警机的指挥,没有让1架印机逃到爪哇岛上,全部葬身印度洋。跳伞的飞行员倒是不用担心,都被我军的营救队捞了回去。
    至此航母大战算是彻底告终。不过最后的收场也很精彩,所以还得交待几句。空战一结束,我军的大批直升机在空中战机的保护下逼近印特混舰队。Q-6再次发射C803导弹摧毁了唯一尚能运转的印军雷达。然后向古纳特下达了最后通谍:“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