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北郊的守备2团报告看到大批中国的重型运输机在空军基地降落,因为那是电动飞机。司令部与机场的电讯联系已经被切断。
“西郊的直升机基地呢?”准将赶紧问道。
参谋长的回答再次如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准将阁下,那里也联系不上了。我们已经紧急调动了守备3团到西郊布防,防止敌军从背后向城内突击。并已请求战区司令部尽快把23师撤回来,还要派遣精锐部队来协助把机场和直升机基地夺回来。”
准将命令立即征召城里的预备役军人以加强防守兵力。参谋长告诉他,已经发出了通知,不过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符合参军标准的只有2000多人,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机场已被敌军占领,战区司令部也无法突击空运部队了。
准将只好命令收缩防线,不再向东边作战区域派巡逻队了。现在司令部内到处是求救的电话和各处遭空袭损失的报告,参谋人员十分沮丧,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战局的变化这么快。看来中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收复”失地了,竟然跨出了“传统习惯线”打到这里来了。
6:00北部战区司令部指令他们立即派出精干的传令兵到23师阵地,命令他们立即撤回楚舒勒加强城防,因为无线电通讯受到了强烈的干扰。同时电告他们已经派遣第37装甲步兵师和137步兵师前来增援。
参谋部刚松了一口气,兴奋的情绪很快又被扑灭。
6:10一位参谋把23师派出的传令兵带到准将面前,准将见他十分的疲惫让他坐着报告,那个传令兵虽然十分不自在――他从来没有在一位将军的面前坐过,不过体力不允许他遵守条令了。他报告道,23师已经遭到严密的包围,敌军在不断地收缩包围圈。师长正在组织突围。请求基地派遣武装直升机给予火力支持。准将心中苦笑,我还不知道到那里去找武装直升机支持呢?
准将让参谋把他带下去好好休息,并命令派遣的传令兵从他那里了解通道的情况,以便安全地把命令传送到23师。我军的强大电子干扰迫使印军倒退到使用传令兵来传递命令的地步。
7:20派往西郊的守备3团急报,通往后方的道路已经在去直升机基地的三叉路口被敌军切断。前锋营试图打通通道时与敌军展开了激战,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敌军已经在路口周边的高地上架设了重炮。不过公路没有遭到破坏。
准将感到不寒而栗,看来增援部队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突破敌军的阻截。可是他的手上只有4个守备团,3个残缺不全的重炮团。不但没有了陆航大队,他们的装备反而落入了敌军的手中。只能祈求大神的保佑了,但愿23师能顺利地撤回楚舒勒。
北京国务院新闻发布会6月12日19:00
我军的这一波攻势在全世界引起震撼,后来才知道是由察隅河东岸的142师率先从陆地越过了所谓的“传统习惯线”,时间是6月12日北京时间9:00时分。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已经超越了前辈。既然印度人半个多世纪来根本不承认这条“传统习惯线”,我们为什么要受它的束缚呢。我军以强大的空军和陆航兵团为前锋,展开了连续高强度的攻势作战,开战18天后,就对印度最东北角的一组城市:萨地亚、利多、廷苏基斯这个三角形地带构成了初步的包围态势。绕到利多后部的部队已经从这条“传统习惯线”南下了将近100公里。这个地区的西边就是46集团军的坦克师,虽然坦克上的印军标记还没有来得及全部涂掉呢。东端是刚装备了全部电动主战坦克和重型自行榴弹炮的48集团军的坦克师。
西段边界,我军已经基本上收复了被占领土,并对印军的二大重镇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实施了包围和攻击。
我军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实施第二阶段的大反击,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军上下没有人认真研究过如何防御来自北方的进攻,似乎中国是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国家。多年来印度侵占了我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其中的一大部分命名为“阿鲁纳恰尔邦”,豢养了达赖叛乱集团,吞并我国的近邻锡金,肢解巴基斯坦,甚至跑到南中国海来搞军事演习,只闻中国的抗议声,丝毫不见实际行动。似乎中国只能等待他们再次肢解巴基斯坦,等待他们进一步扩展军力后去进攻西藏,以成立一个“独立”的西藏国,然后进攻新疆“收复”阿克赛钦地区。
这次中国的反击力度远远超出了印军高层的预料,令他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印度扩张主义者的行径早已摘走了他们“不结盟领袖”的桂冠,再次攻击巴基斯坦,占领巴基斯坦的领土,更令他们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王刚看准了这一点,采取断然行动以彻底扭转我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被动地位。由于战役战术部署得当,将士用命,越战越猛,真可以用“横扫千军如卷席”来形容。我军狂猛的攻势也震惊了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国家了。多年来国际上不少国家认为中国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搞好与美国的关系,对侵犯中国领海、岛屿和领土,对残杀我渔民的周边国家,也只能发表声明或“严正抗议”。这次的反击战让他们领悟到,中国的高层是在等待时机,时机一到,其反击力度是超乎想象的。
我军的攻势也引起了印度舆论的混乱,如果说中国“入侵”了印度,那么原来攻占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难道就不算“入侵”了吗?经过一阵混乱后,总算由政府发言人在“强烈抗议”的照会中,将此事定性为“深入侵略”印度的领土。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他们绝对不能对中国越过“传统习惯线”作什么明确的谴责,因为印度的国策连“麦克马洪线”都不认为是印中的边界线,尽管因此他们侵占了我国的九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深入侵略”云云,这简直是废话,侵略难道还能分为“深入”和“浅入”吗?关键是他们不能认可我国的“传统习惯线”的提法,一旦认可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那些部署在“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军岂不是侵略军了吗?印度的议会又怎么能把别国的领土命名为印度的邦呢?印度扩张主义者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西方国家的政府当然不能有什么强烈的表示啦,难道主人不急要旁观者瞎着急吗。英法美日等国政府也只能发表声明要求冲突双方克制,尽快结束冲突,之类无关痛痒的闲话而已。
印度领导集团已经认识到不但是他们要与中国一决高下,而且中国的新一代领导层已经抛弃了被动应对的战略。印中两国将迎头相撞,“中国军队还会主动后撤”的设想简直是妄想。他们开始对同时战胜巴、中两个强敌的目标产生了动摇。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政府发言人指出,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呼吁印度领导人通过谈判来确定中印边界线,可是印度政府顽固地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五十多年来侵占着我国的九万多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而且还声称要侵占更多的中国领土。我军被迫发起的自卫反击战消灭和驱逐了入侵印军,为确定一条永久和平的中印边界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记者提问中,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问道:“中国军队越过了贵国自己认可的‘传统习惯线’,对这种明显的侵略行径,发言人有什么解释呢?”
发言人义正词严地回答道:“在这位日本记者的眼中‘传统习惯线’成了一条魔线。印度军队越过此线已有五十多年――半个多世纪啊!我并未看到你们发布一条新闻报道印度入侵了中国,而中国一越过此线就成了侵略。这倒使人想起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理论,他们称入侵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惨杀无辜民众是‘进入’。请你们从今天的事例中记住,在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面前,对中国的侵略和占领一定会付出代价的。中印两国的正式边界将在彻底清算了印度扩张主义者的侵略罪行后,由中印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任何企图为中印两国划定边界线的势力,都必须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为两个拥有五千年历史,加起来有将近24亿人口的两个大国划定一条边界线。”
发言人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撼了全世界,那些仍然侵占着中国岛屿和领海的国家,他们的领导集团要化些时间了理解这一声明中包含的信息。
华盛顿6月13日
华盛顿邮报刊登的美国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托马斯教授的评论文章相当程度地代表了美国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