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记和省长都看向自己,便说:“这个事情必须抓紧,由于以前组织部门没把一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一到这样关键的时候就有些手忙脚乱,工作的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当然正因为如此,工作就应该做得更为充分一些,把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同志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才会对我们要奋斗的事情有更大的作用,贝湖才能更有所作……总体来说还是考虑得不错的,不过还是有些人选需要斟酌……”
话说到这个样子,祁玉民就住嘴了,没有明确地说,可是意思却露出来了——对组织部提交的酝酿名单不满意。
周书明和陆政东都已经熟悉了祁玉民的风格,可却没料到他第一句话就是对组织部工作不满意,这不是当众扇兰超华耳光吗?这是个什么状况?
兰超华被祁玉民这话弄得相当尴尬,没法辩解,更不好道歉,因为人家祁副书记说的是他没来之时的问题呢,可她现在又是组织部长,这批评还是得他生受着,而且从周书明的角度讲,他就是替书明书记挡子弹的,也不便反驳。
于是,就有了点冷场。
第142章 哑巴吃黄连(三)
祁玉民的心里并没因此好受,原本他对于能够从搞经济方向脱身而出并且一下到省委从事党务人事工作相当期待的,觉得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可真正走到这一步,他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地方上干工作的困难。
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还没来得及烧火,却就有火烧到自己脚边了。
如果说领导的压力令祁玉民很难受,那他分管的这一块的不统一就更让她怒火中烧,组织部几个副部长都各有各的心思,对他这个空降而来的副书记都是敬而远之,竟然没一个前来表示亲近的。他隐隐有些明白,他们肯定也对他这个空降兵的能力相当怀疑。毕竟,组织部门,党务部门都是各自方面的各自老手,而他祁玉民别说老组工老党工,在此之前,他都没有干过这些工作!
这很容易让人不由自主就想起一句话来:外行领导内行。
分管主官不配合,下面的副职,眼里只有他们的分管领导。
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想开展工作,真的有种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常理他需要做出妥协和让步和一把手处好关系,争取支持,但组织部长兰超华和分管党建党校的干部和周书明关系亲密,他继续妥协也难以达到那些人和周的那种亲密关系,反而还只能被人认为是软弱可欺,成为一个摆设,他的前任马新忠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他必须要让对方明白,他需要突破这种局面,但从一般的事情一般的人上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也只有这样重要的换届人事调整,也只有像兰超华这样实权在握的人物上突破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周书明没看祁玉民,目光从兰超华脸上扫过,和陆政东对望了一眼,道:“政东同志,你怎么看?”
陆政东自然也清楚周书明的心思,周书明这是想借他来压祁玉民一头,沉吟了一下说道:“政府那边讨论一下,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贝湖这样发展势头出现之后,还是需要继续跟进,需要把一些懂经济的干部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组织部可以考察一下。”
周书明听完陆政东的话这才转头对兰超华道:“超华部长,你这边呢?”
组织部部务会原本是讨论了几个尚未确定的人选,以备领导查问的,可听了陆政东话,兰超华自然不会再把人选说出来,原因很简单,书明书记的目的是让陆政东和祁玉民之间去争夺,可陆政东却是不上套,采取的策略是既不和祁玉民发生直接冲突,却又坚持自己在用人上的主张,便道:“这个事情拖这么久,身为组织部长,我是有责任的,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误,我先要向几位领导道歉……几位领导把人选敲定,组织部这边一定把考察工作做到位……”
陆政东淡淡的看了兰超华一眼,兰超华这个话,那就是耍滑头了,实际还是置身事外,表示在他和祁玉民之间哪一方都不帮,表示不垂涎这些个职位,让陆政东、祁玉民做领导的自己商量讨论,等协商好了,他这边无条件配合。
这实际上还是想把矛盾往他和祁玉民之间引,让周书明坐收渔翁之利。
对于兰超华这个反应,陆政东自然没有意外,想让周书明的嫡系站在自己一方,那也未必太天真了一点。
周书明对于这一次人事调整有自己的底线,也不介意做出一些妥协,只不过祁玉民和陆政东表现让他很不满,特别是祁玉民才到没多久就迫不及待跳出来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不端正的态度是不能容忍的!可就在此时,詹继东清了清嗓子,说道:“超华部长刚上任不久,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情况。啊,在干部任用方面,要慎之又慎,不能掉以轻心,组织部的考察要细致,要详实……我们一惯的用人方针,是既要能力过硬,更要思想上过得硬……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但要真正了解一个干部更不容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思想问题不仅仅只是干部任用的一个标准,更是我们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超华部长呐,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平时开会,詹继东是很少会一次性说这么长的话的,但今天他很想说,这段时间他太压抑了,周书明虽然表面上对他还过得去吗,但实际的态度值得玩味。
詹继东当然不清楚他和周书明秘书梁先学的事情已经被周书明洞悉,还以为是因为他一直谋求调离贝湖让周书明心生不满,不管是因为什么,其结果是他现在差不多完全被架空,在调出贝湖无望的情况下,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存在,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他很希望自己能够如同省纪委书记洪志路那般独立特行坚持立场,不在周书明的阴影下生存,可他知道自己没洪志路那么强大的背山和底气,在贝湖这边她如果想玩那种走钢丝的游戏,那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而眼下,他又有了一个重新赢得周书明的机会。
在可眼下这样的局面下,周书明离开他的支持,应对陆政东和祁玉民也是非常吃力的,同理,祁玉民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支援也很难争取到更多实质性的东西,他不论偏向哪一方,哪一方都能受惠,这是他的筹码,有了这个,他也就能够在人事上也取得一定的话语权。
周书明面无表情,詹继东话一出来他就明白詹继东心里想的就是待价而沽,对于詹继东如此他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这一次书记碰头会事实上他也没有想着统一思想,没有打算出结果,而是为了摸清楚各方的态度,这个目的他已经达到了,对于如何对待詹继东,周书明也是早有思量,詹继东现在是一步步按照他的步调走着,就让詹继东先心里保留一些希望,到时候再……
书记碰头会就在没有任何结果下结束,会是周书记决定召开的,现在又是他决定把这个问题下次再说,这也是他的权力。
兰超华在会议结束之后也是凝神苦思着。
兰超华很喜欢看书,小时候就曾看到说书中自有千钟粟,就是说读书长大后去做官;这也是千古以来的影响,古代的文人是文而优则仕,为了做官,范进中举之类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再看看现在每年的国考,公务员考试比硕士博士考试竞争还要激烈,仿佛做官成了众人不二的选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的进入之后,才觉得官场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党外无党,凭空妄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省委班子是这样,市委、县委班子照样如此,跟对了人,一荣俱荣,跟错了人,倒不见得一损俱损。
詹继东开始和周书明是过密之交,但是后来看到周书明已经到了天花板,于是改旗易帜,詹继东这个人能煽动群众抬着棺材集体上访,也可以组织群众给领导送锦旗;他既可以当面和你称兄道弟尊重有加,又可以暗中调查,收集证据,置你于死地,而同样,周书明也是如此,眼下就让他秘密的盯着詹继东,其实目的就是一个,为了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之间明争暗斗的较量和斗争。
兰超华听说过一句话,团以下要靠干,团以上靠路线,如今细细分析,看到的,听到的,思考到的,果真就是如此。路线是什么?就是要跟对人,也许现实生活中科级干部就要琢磨着站队了,是和县长走得近些,还是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