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月余之前锁院之时,王诩交给他的尚未面世的《论语集注》究竟是何含义——王诩是在指名道姓地要这个状元!
蔡京好容易平复了心情,他没有被王诩挟持的感觉,却更有一番授人以渔,为人良师的体味。
既然你要,那我就给你,这个状元,王诩舍你其谁?蔡京打定了主意,他要给王诩足够大的恩惠,大到他难以偿还,大到他必须时时刻刻记住,谁才是他的引路人。谁才是他的伯乐。
就在章惇向赵煦深意暗含地推举自己儿子的试卷之时。蔡京悄然地扯了扯站在他前面的蔡卞。蔡京所站的位置,恰好挡住了殿中侍御史陈次升,所以谏官们没能看出蔡京的小动作。
蔡卞微微颔了颔首,以示明白。
蔡京心中有了底,待章惇刚一退下,蔡京立刻持笏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份试卷当为三甲头名。”说着,蔡京拿起了王诩写的那份卷子,继续说道,“此卷言不仅痛斥元佑奸党祸国乱政,更陈元佑党人罪恶滔天。其对变法之支持。对变革之看法,当得精辟二字,于兵事、民事更是有独到见解,不仅恰能契合殿试之题,更能做天子学子之表率,实乃我大宋栋梁股肱之才。”
赵煦点点头,他对那张卷子的印象也非常的深,原本也有所倾向。被蔡京一说。更是深以为然。
“陛下”蔡京退下之后,蔡卞继而站了出来。“贬斥元佑奸党此卷堪称是十卷之首,论及新学变法此卷更是称得上十卷之雄,文章不仅锦绣,更是雄浑,谈及边事,兵事,韬略中更有一份仁心。兵贵在仁,政贵更在仁。所以,臣以为此卷当为三甲头名。”
赵煦脸上的笑意此刻更浓,蔡卞兄弟一席话,更加坚决了他的决定。
章惇却是没有多想,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三甲头名的状元,他是不会奢望的,自然对于蔡卞和蔡京的推举没有什么异议,而且就文章而言,蔡卞兄弟推举的文章一则很是符合新党的政策,二则文采确实卓尔不群。
蔡卞说完,李清臣和许将亦是站出来,力挺了王诩的文章,站在门外的王诩此刻并不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得逞,自己此刻已经篡改了历史,成为了北宋朝绍圣三年的进士科状元。
定下了状元,之后的三甲也按部就班地依次评定下来,不过不同于状元卷的一致认可。后几名的卷子出现了些许争议,原因就是章惇想要举荐自己的儿子,而赵煦看着那份章持的试卷气就不打一处来,最终把没有抨击元佑党人但唯才斐然的胡安国试卷定在了第四名的位置上,章持的试卷最终也只得了个第六。
商定好名次,就开始了殿试唱名,编排官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以以试卷列御座之西,对号以次拆封,转送中书侍郎李清臣,李清臣即与宰相章惇对展进呈,以姓名呼之。军头司立殿下,以次传唱。
“王诩!”军头司高声唱道。
站在集英殿门口的王诩依照童贯所教的礼节,略整衣冠,应声出列,低头小步前趋,走入集英殿中。
“赐三甲头名,进士及第!”军头再次高唱。
王诩随即躬身谢恩。
“何昌言!”
随着军头司喊出,何昌言也小步趋进殿中,立在王诩身旁。
“赐三甲二名,进士及第!”
何昌言闻言亦是躬身谢恩。
随着军头司的高唱,绍圣四年的三甲依次出炉,一甲三名,均赐进士及第,状元王诩,榜眼何昌言,探花方天若。二甲三人,赐进士出身,二甲头名,胡安国,二甲二名李元膺,二甲三名,章持。三甲数人,赐同进士出身。
随着军头司唱毕,即要授予头甲三名官职。
赵煦看着站在集英殿中的进士们,心里欣喜不已,这些人不仅是将来大宋的官员,更是自己变革意志的延续,变法的忠实守护者,“众位爱卿,头甲三名,众卿以为当除何等官职。”赵煦又再一次地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殿下群臣。
蔡京闻言,立刻站出了队列,他已经将王诩成功地送上了状元的宝座,自然不能让他外放为官,经受三年的勘磨,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他留在京城,以为助力,“陛下,臣以为,当依照惯例,当除承事郎,授大理评事。”
赵煦点了点头,当他知道状元是闻名已久的王诩之时,心中的喜悦之情已不是心花怒放四个字能形容得了的了。早在省试之前,他就默默地在想,以王诩之名之才,留在京城,不出多时,必为他的王介甫。今日点了王诩状元,笃信佛教的赵家天子心中更有了一种上天安排似的认定。
“陛下,臣以为不妥。”
蔡京闻言看去。却是林希。他不知道枢密院插手此番科举究竟是有何意图,难道是曾布想对付章惇,虽然满怀疑问,心中恼火林希横插一手,但既然话已经说完了,也就只能退下。
“陛下,除授京官虽有先例。但已是熙宁之事,如今京城一阙难求,数百士人等候一阙职,迟迟不得授官。若再以今科进士为京官,恐怕不妥。所以,臣以为。当除今科进士,地方官职。”林希自然是为曾布打前哨的,今科的状元原本就是他们用以对抗吕惠卿的目标,而当知道了是王诩的时候,两人的心中更加笃定了要把他弄到西北去制衡吕惠卿,王诩的名声在外,加上个状元的头衔,外放地方。即便吕惠卿在西北战功累累。呈报到了枢密院,也得被分划给王诩一份。
站在殿中的王诩起初听得蔡京推荐的官职。自然很是高兴,能留在京城中,不仅对于之前在京城中所做的一起能有帮助,还能借此拉拢各方的关系和势力,保持着和他们的联系,尽快地往上爬。而当林希站出来说话之后,王诩的心即刻凉了半截。
此刻赵煦的热情也被浇灭了不少,林希的话不无道理,自从神宗元丰年后,由于官员冗滥,所以很少直接授予进士京官,面对两难的问题,他还是希望王诩能留在京城,于是又将询问的目光看向了殿中。
“陛下,臣不以为然。虽然如林枢密所言,熙宁后少有进士直接除授京官之先例,但是臣以为要因才而用。京城候阙者甚多,但却不会因一人两人而有更大的影响,何况这一人两人乃是奇才良才,不能等同于其他一般人才。是故,臣以为,今科三甲头名,当除授京官。”蔡卞出列,反驳林希的言论,他自然是认为,蔡京选用的人才,当然是依附于他兄弟二人,何况是王诩其人,他当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用以加强自己的势力,对抗章惇。
赵煦眉头微微展,他需要有人来说服自己内心的另一个声音。
“陛下,此例万不可开。若今次除授状元京官,明日就可除授榜眼探花,则冗官之弊,至上而下,由小而大,弊端生弊,何日才能解决。”李清臣出列,反对蔡卞的说辞,这次科举,他可以算得上是最大的赢家,作为中间派并无党羽势力的他,只能竭尽所能地在赵煦心里占据位置,多多表现,才能保住自己在朝堂上立足。
不过这一次,李清臣显然是猜错了赵煦的意图,赵煦双唇动了动,却依旧没能说出口。
“陛下,李侍郎为社稷为朝廷所虑,乃是秉承神宗变法之意志,此番除授官职虽是小事,但是此口不可开,此例不可开。”许将也站了出来,和李清臣同处尴尬地位的他,亦有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心理,但其考虑得更多的则是朝廷。
赵煦一听许将把神宗皇帝都抬了出来,心头的鼓就打得更响了,犹豫也同样更加重了。
眼见情势如此,章惇缓缓地移步而出,众人的眼光都投到了他的身上,不仅是因为他身为宰相,位高权重,深的赵煦的信任,更是因为集英殿上的人要看看他究竟是要走哪一步棋,是想将死李清臣还是先将死蔡卞。
“禀陛下,臣同样以为不可授予状元郎京官。”章惇此言一出,众人心头皆有了答案,当然蔡卞对于章惇的选择也不感到意外,若是换做他,他也会这样做。对于章惇来说李清臣的手段远远不及他蔡卞。
赵煦听章惇也都如是说,心头的执着已经被瓦解得七零八落了,甚至开始在想,也许王诩外放磨砺几年,再返回朝中,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少资历上不会受人诟病。
章惇一出列,影附于他的尚书右丞黄履等人,也纷纷出列支持章惇。
面对朝臣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状元外放为官,赵煦只得将目光投向唯一没有开口的宰执,知枢密院事曾布。
曾布当然知道这时候该是自己说话的时刻了,他走出西班首位,持笏道,“陛下,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