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烈熠,以无言的抗议,阻断了滟昊泠原本早已准备好的一切计划。亲眼见到他在同昌城医馆中穿梭忙碌,组织医者们为深受血吸虫折磨的病人们治疗,滟昊泠如何还能下达“大肆屠杀”的命令?
所以滟昊泠宁可留下无数的祸害,即使那些来不及清剿的力量会成为汐蓝治世下最大的隐患,如同今时今日。
宰相烈贤的苍老的声音还在耳畔响着,隔了许久,神思早已走远的烈熠才勉强听清他在说些什么——
“认为这封信函可信的理由之二,是皇上的仁慈。”一双经历无数风霜,反而更显智慧的眼眸牢牢锁定在烈熠脸上。尽管在某些做法上,老宰相认为这位年轻的皇帝离经叛道,但是关于这一点,他是真心的激赏与赞同。
烈熠浅浅的笑了笑,清冷的表情在这一刻不单单是性情使然,还有些许不好说出的理由,方才他的思绪渐行渐远,彻底错过了老人所说的一切。
对此烈贤却是不知晓的,他只顾按照分内职责对这一场诡谲莫辨的情势做出分析。“皇上亲手所建的平乐镇,对于各国无家可归的难民一视同仁,给予一方安居乐业的土地,这件事早已在七界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座并不大的城镇,带来的效果是复数的,是不断叠加的,最终演变成为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在平乐镇的做法中,焰族皇室代表整个焰赤做出了一种令世人为之感动的姿态。无论曾经来自何方,无论此人属于何族,在焰赤的土地上,都能够获得真正平等的对待。
在焰赤朝内,所有官员都清楚他们的宰相从不会轻易夸赞旁人。即便是在两朝皇帝面前,对于推行的政令也多半抱有质疑或者评判的态度。因为烈贤本人也具有皇室血脉,他的态度才没有被划入犯上的范畴。
对于老宰相的夸赞,烈熠并没有感到欣喜。在这些伟大行径的背后,他也有着自己的私心——不过是想要替那人偿还罪孽,或多或少,说不定就能避过有朝一日终会来临的天劫。
做法并没有过错,但是良心担不起过多的赞美。是否这就是父皇所说的,在私心与大义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烈熠没有感觉好过多少,越是努力去做,越是发现要找到一个令自己不后悔的平衡点,是那样的艰难与渺茫。
烈贤没有注意到新皇的不妥,为人父的烈炽却不可能注意不到。从来都不是以父亲的身份,而是完全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观察着自己的继承人,于是更加了解烈熠的心志是何等坚定。不过再如何坚定的心志,在经历今日接连不断的震荡之后,只怕多少还是有了动摇或者裂痕。
“看来宰相的意思是认为这封信函值得相信。”烈炽已从最高的权力巅峰上隐退多年,况且有烈熠在场,他本来更是难得主动说什么。今日一再的违反这个原则,多多少少还是忧心孩子的状况,希望他少费几丝心力。
“景阳权贵没有受到清剿额而存活下来,感佩于皇上的仁念前来投靠也实属合情合理。”烈贤做了总结。严格说来老宰相的判断基本都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综合了许多因素才得到的结论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然而,在国家大事上,并非是具有可信度就能够决定一切的。
老宰相说完了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全部说辞,也尽到了他的职责。最终的决定权到底还是在另两个人手中,更确切的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更迭之后,这个权力已经落到烈熠一个人手中。
耗费半晌的功夫,所有的真假利弊都已经做出了斟酌权衡,眼下已到了做出决断的时候——对这封来自景阳“民间”的求救信函,是置之不理还是冒险一试?
这绝非一个容易做出的结论,即使在两种可能之间已然有了十分明显的倾斜,但距离完全的确定还有着不小的差别。况且这件事本就棘手,这个差别即使只剩一分,也会令人心存疑虑。
烈熠的表情算不上如何明显,只是那一双英挺好看的眉毛略微蹙起一个弧度,即使如此,也足以昭显他的内心如何动摇。没有人说话,实际上这场思索也仅仅只是几次呼吸的功夫,不过这种须臾的功夫放在在场之人的感觉里,竟像是经年累月般的漫长。
终于,烈熠缓缓说出一句话,“这件事如何处理,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前去同昌城亲眼看了情况再定,否则再多的揣摩都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是说老宰相迄今为止的分析都是无用功,烈熠只是合情合理的指出症结所在。真或者假,只要亲自看了就会一目了然,好过在千里之外往复纠结。没有人反对这个意见,更迫切的问题在于——到底谁去走这一趟?
说不定,就是一去不返。
“就让老臣去罢。”既然这条消息最先经由他手,老宰相认为自己在此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便是汐蓝的陷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老臣都是快入土的年龄,也不怕什么卑鄙的手段。”
烈熠先是一怔,旋即设法打消老人的念头,“如今的七界早已不是太平盛世,各国往来之间最起码的安全都难以保障。若是以往的使节出访,宰相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如今的状况下,又怎能让你如此舟车劳顿?”
“老骨头,不中用了。”皇上措辞委婉,终究还是免不了烈贤生起这般无力的念头。英雄迟暮,大概便是世上最悲哀的事情。烈贤没有自诩为英雄,身上流着焰族皇室血液,却因为弃武从文而令武学彻底被荒废。只是烈贤还是忍不住感慨,如果放在二十年前,再危险的状况又如何,仗着年轻拼死也可以走这一趟。如今已是真正的有心无力,只能唏嘘不已。
第八卷 第三十一章 最佳人选
“那么又该派何人前去?”短暂的难过之后,老宰相想起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一代贤相心中,自身荣辱不过只是过眼云烟,放在国家大事之前完全不值一提。他的年迈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完成这趟旅程,但是总还需要一个人前往同昌城一趟。
“难道要从朝中选个年富力强的官员出来?”烈贤提出建议,但是苍老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老人自己也觉得这远非一条良策,实则是逼不得已之下才做出的抉择。
“只怕很难。”不是斩钉截铁的否定,在老宰相的面前,烈熠始终还是维持着最起码的以礼相待。“此人不仅需要敏锐的目光,能够一眼看清景阳的局势。同时更加重要的,是需要有决断的权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对方答复。”
这并非和平时期的邦交,景阳的旧势力前来求助,多半也带有几分赌博的心理。或许正是烈熠在平乐镇的做法令他们觉得这条路尚可一试,才试探着送来求救的信函。由此可以想见,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具有多少不确定的因素,以及左右摇摆的心态。
只怕,经不起丁点儿的刺激。
在当下的情势当中,超过时限的等待无疑就是最大的一种刺激。
所以前去同昌城的人选,不仅需要准确无误的判断出那里的形势,还要立刻给出答复才行。并不是正常状态下的出访,在对形势做出判断之后,将之传回国内等待最终决断也就是了。
烈贤何尝不知这些道理,也清楚自己提出的建议只能沦为空谈。所谓年富力强的官员,其自身也具有难以弥补的缺点,不仅多半官位不高,更致命的是做事毛躁,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全权委托给他们办理。
烈熠淡淡一笑,清冷的笑意奇迹般的具有安抚人心的力量。在这样的笑容之下,再难的事情似乎都存有转机。“宰相也不用担心,合适的人选也不算难找,朕亲自走这一趟也就是了。”
皇上说的轻描淡写,臣子却不得不为之大惊失色。“皇上,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老人陷入语无伦次,除了重复这个意义空泛的词语之外,全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烈贤也清楚这位新皇说一不二的性格,明白但凭自己想要劝说他改变主意是绝不可能的事,只得求助的看了太上皇一眼,期待他能说上一句管用的话。在这样危机重重的状况下,怎能让皇帝亲赴敌国,倘若这真是陷阱,他只怕以死谢罪都是远远不够的。
“宰相不用担心,要说合适的人选,倒也不止一个。”烈炽也不是盲目的提出这一点,至少他认为比起烈熠亲自冒险去这一趟,他所说的人选绝对要适宜的多。
倒也怪不得烈贤一时之间没能反应过来,老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