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肃容道:“不过太子有一个长处,会用人,更会用人之所长。象这一次的铸币之事,听说是泰西那个汤若望的建议。泰西诸国,都是铸成金币银币来用,铸币之权,全在其国的国王之手。”
“钱息?”
“正是!”
倒也不愧是领国的大臣,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最为关键之处。铸币的好处太多太多,关系到一个国家对自己经济命脉和贵金属的控制与掌握。
而最简单最直接的反应,就在于这钱息上头了。
高弘图向着史可法道:“据清江的财税司的人说,今天清江铸币在一千万到千五万元左右,钱息最少有二百万左右的数目。”
“这么多?”
史可法也是悚然动容,但眼前高弘图久掌户部,对这些财会之事倒并不是完全内行,见史可法惊问,当下也只是笑而点头。
“好主张,好算计,好计较。”
史可法此时,心中也就只有佩服二字可说。
提起此事,高弘图倒还有不少话可说,他看向史可法,微笑道:“太子善用人,果真是不假。他们的财税司,其中起用了好几个泰西人,算帐盘点,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建的帐目,一眼看过去就知端底,对我户部来说,量入为出,十分方便合宜。自万历之后,户部没有帐簿已经数十年,有清江财税司之后,我想,中央总不能叫地方太瞧不起,我已经打算户部再雇佣一些泰西和苏州的帐目高手,把部库的帐簿给建起来。”
此是好事,也是经济国用的理所应该的事情,对高弘图的这一番计较,史可法也唯有点头赞同而已。
但心中的苦味,也就更加的浓郁起来。
高弘图却仍是兴致勃勃的:“南直隶好多矿脉,开采不得其法,产量太低。太子派到马鞍山数十人,皆是此中高手,年前左右,产量最少增加两到三倍。到那时,铜铁充足,国用自然就更充裕了。至于南直隶,户部打算今冬明春,亦试行收取本色,不必叫百姓硬交折色的法子。最少在两三年后,太子说的铜矿开采充足,一年能铸数十亿铜币的时候,百姓手中有充实的铜钱,不必担心交赋税时没有钱交,那时在交本色或是折色,听从其便就是。”
其实清江行营施行交纳本色,不必由百姓上交折色银子的事成功之后,江南一带,就已经知道此事势不可免了。
虽然在这件事上,粮商钱庄还有当铺都有大生意买卖,此政一行,将要得罪不少人。但身为国家理财机关的首脑,还有当政秉国的那些人,绝不能把事做的太难看,吃相也不能太凶太丑了。
此等事,方便百姓之处太多,以国家而言是绝不能照顾一小群商人,而忽略数十万,数百万百姓的想法和呼声。
若江北没有交本色的事,百姓也无话可说,仍如旧例便是。现在江北有先例在,再想叫百姓上交折色,那就容易激起愤怒,甚至是民变。
以本色改折色,原本只是为了方便收税,也是方便漕运罢了。毕竟收取太多粮食,京师用不了太多,各地方也不能留太多的粮食,变成强枝弱干。
最好的法子,就是以粮折银,至于百姓损失,也只好听这任之。
百年之下,所谓的一条鞭后,其实还是有大量杂税,倒是收取田赋用折色,不知道苦害了多少农人百姓。
现在京师已经失去,不需要北漕运粮,而南方近年贸易大行,百姓不肯种米,只愿种桑种棉,甚至江南一带,以银买米来吃,国家本源渐渐虚弱,这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再加上兑换不便,银两容易熔铸和兑换散失,在目前阶段,以粮交税,十分合宜。
最多施行三年,各地沸腾的物价,非被打下去不可。
而物价平稳,以银币流种,充实铜钱,国计民生,也就只会越来越富裕,绝无冻饿交迫的可能。
这是一个无形之中充裕国用,更也是涮新吏治的大文章!
而史可法直欲吐血的原因也是十分简单,这一篇大文章非自己想到,亦非内阁诸臣牵头,相反,从高弘图的态度来看,这一件事,又是只能追随在皇太子的身后了!
“此事由得户部吧。”
半响过后,史可法喟然长叹,只道:“铸币之事,到底有益于国计民生,吾不能阻矣。”
“宪之,难道只见于此乎?”
史可法的态度当然并不会叫高弘图奇怪,但,也不尽止于此。
皇太子的清江铸币局的铸币工艺高超,易于流通。这只是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内涵,却并不是在铸币之上。
什么国家掌握铸币和贵金属流通权,什么钱息收入,这只是区区小数。
对高弘图等人来说,这其中真正得要的,史可法倒并没有看的出来!
第254章 转折(34)
看到史可法的脸色,自是十分的郁郁不欢。
高弘图却是微微一笑,向着史可法道:“皇太子危矣。”
一句话却是说的史可法一征。
现在看来,皇太子样样事做的顺手,就是使团一事有点犯忌,但理在太子这边,就算是史可法自己虽然碰的灰头土脸,但私意并不曾有怨恨太子的地方。
要是真的派了个奸细往北京去,那才是真的误国误民,也误了自己一生的清誉。
后世人当然是知道陈洪范投降与暗中与唐起龙勾结的经过,但当时的人可不会清楚,众口烁金,万一人人都传言是他史阁部暗中纵使降敌,这一盆污水在身上,可怎么解释的清楚?
所以史可法的郁闷,只是感觉内阁权力被侵削而皇太子太过咄咄逼人之故。
若是万事可以商量,并且太子渐渐老成,而不是现在这样动辄就改祖宗先制成法,并且完全叫人跟不上趟,其实史可法倒是很敬佩太子在各种政务和军事上所展露的才干。
而高弘图一语,在他看来,自是有故作大言,危言耸听之感。
他不以为然的样子,自然也是完全落入高弘图的眼中。当下高弘图只是摇头,见史可法面露不解之色,高弘图只得苦笑道:“火耗!”
“火耗……”
史可法眼神之中还有一点迷茫,不过,毕竟是当国秉政的人,浑身一震之后,便是也恍然大悟。
当下便是连连点头,长叹道:“我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高弘图的神色也渐渐冷峻:“于国而言,是大好事,天大的好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做这件事而不能成功,就算以张江陵之才,也只看到一条鞭的好处而不见弊端,现今全天下人已经仰赖这件事发了多少年的财?一下子就彻底掐了,皇太子这是与天下九成的官员士绅还有炉房银商过不去,原本厘金之事已经得罪了太多人了!”
就算皇太子有崇祯的信任和庇护,但那又如何?
时间久了,三人尚且成虎,况且是天下人都与之为敌。
而今之势,除非皇太子有绝对撼动的威望,并且直接手握天下大权,掌天下劲兵,有不可动摇之势才能免祸。
就算如此,恐怕身后还会有小人一直造谣生事,当年神宗皇帝殷鉴尚且不远!
“吾等此时不能持门户之见,此大有益国计民生之事!”史可法的神色也是从迷茫再到坚定,向着高弘图,他一字一顿的道:“户部也要成立铸币司,此事内阁会向皇帝奏议,一力支持太子殿下的做法。”
有此铸币一事,不仅是方便了百姓交税或是用钱,对市场流通,商业繁荣,都有强大的积极意义。
史可法秉持国政,这一层是一早就想到了。
而最要关键和要紧的,也是高弘图论断太子危急的地方,便是因铸币之后各布政司,府、州、县,各级官府和与之相紧密相关的钱庄,炉房等一批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铸币之后,从此再无火耗!
虽然在铸币之时肯定会有相当的火耗,但这个火耗在中央,在户部或清江的铸币局,已经与各地无关。
而等银币通行天下,辅之以少量的金币和大量的铜币,不论是大宗交易还是民间的小额交易都可以满足需要,到那个时候,炉房和兑换货币的钱庄当铺,无形之中就会受到重创。
这并不是关键,因为产业可以转轨或是升级,而真正蒙受惨重损失的,便是那些向来指着火耗发财的各级官员们。
收一万两白银的赋税,有的官儿能加到五分甚至更高的火耗。每年收税之时,就是这些龌龊官儿大发其财的时候。
火耗情弊由来已经非一日,自然也有不少雄才大志的想要改革,但这潭水太深太深,深的足以把任何人给淹死。
而且,各地情形不一,散碎银子的质量不一,火耗确实没有办法制定一个可以放之全国的标准。
于是,只能是看各官的良心与良知。在一定范围内的,包括自己收入,养师爷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