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元帅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走后,刘伯承立即派一个参谋去弄清情况。仅仅过了两三分钟,乒乓两声枪响,不见参谋转回。他更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快步转回司令部,三言两语把情况讲清后,立即命令警卫员去让中原局转移,然后自己率领村内野直机关镇静而勇敢地转移。由于发现及时,部队没有受到重大伤亡,安全转移后,与陈赓在平汉路胜利会师。
  据说,蒋介石在这次事件后曾像疯子一样臭骂他的国防部负责作战的人:“专门给你们安上四五十只现代化电眼睛,还斗不过刘伯承的一只眼睛!可耻!可恨!”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刘伯承一直是统领数十万大军的主帅,尽管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千方百计地了解敌情,亲自阅读从敌军手中邀获的报章、杂志、日记、公文和下级审讯俘虏,询问敌方逃兵的记录,因此,他对敌主要军官的脾气、秉性、所属派性、地位、出身、作战特点、行动规律等基本都能掌握,这就使他能够在制订作战方案时,把敌人高级将领的指挥特点、行动规律包含在其中,使整个战斗胜券在握。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元帅深知日军指挥官傲慢自负,目空一切,作战时呆板地按照条令、操典、战斗文书行事的特点,便相应地制定作战计划,打了许多胜仗。响堂铺一仗就是一例。抗战初期,蒋介石数百万大军在日军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所以日军也把八路军当做蒋军,不放在眼里。1938年3月31日,敌军有一百八十辆汽车将通过响堂铺前往涉县,刘伯承将军定下决心,要在响堂铺打日军的伏击,但是,日军会不会临时改变计划呢?这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出自对日军指挥官心理的分析,加上对敌情的了解,刘伯承指出,只要部队注意隐蔽,不过早暴露行动意图,敌人是不会改变行动计划的。果然不出所料,那天上午敌人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了我军的埋伏圈,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全歼了敌人的汽车和押车部队。这一仗使前来观战的国民党军东路将领不得不佩服刘伯承将军的智谋。
  刘伯承元帅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基本态势下,从游击战到运动战、阵地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到百万大军对阵的大会战;从单一兵种作战到诸兵种联合作战,他都经历过、指挥过。战争的对象、规模、样式和特点都在不断变化,但刘帅却能以不变应万变。
  无论什么局势,他都根据战争态势把握全局、灵活用兵,运用军事辩证法把战略、战役、战术统一起来。细心谨慎,再加上“包天胆略”,这就是他百战百胜的法宝。
  4 家庭婚恋之谜
  刘帅一生虽历经坎坷,却拥有真挚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然而,有谁知道,美满的家庭中也曾有过痛彻心肺的哀伤……
  4。1 蝇头小楷写成的情书
  1911年,刘伯承从戎,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便作主在家乡为他选定了一门亲事。由于军务繁忙,夫妻很少在一起。1921年,刘伯承驻防奉节时,为了孝敬母亲,便把母亲和妻子从开县老家接到奉节同住。但由于操劳一生的母亲过不惯远离故土、养尊处优的日子,没多久便又带着儿媳回到了开县的乡下家中。
  1924年,刘伯承在重庆养伤期间,结识了吴玉章、杨闇公等革命家,并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长期南北征战,与家中失去了联系。1936年他才又与红军战士汪荣华喜接良缘、并陪伴终生。
  汪荣华出生在安徽六安县郝家集一个普通农家。六安县地处大别山麓,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是个掀起反封建革命斗争热潮较早的地区。这里曾爆发过著名的六安、霍山起义,群众基础较好。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汪荣华的姑父冯先卓先生曾毕业于复旦大学,他在读书时接触了马列主义,并加入了共产党。受姑父和革命气氛的影响,汪荣华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她和男孩子一样,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干得十分起劲。1931年,独山区青年掀起了参加红军的热潮,村里的青年都踊跃参军。少妇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上战场,人们都以参加红军为光荣。
  “当红军去”——这个埋藏在汪荣华心底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于是,她毅然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她只有十四岁。
  参加红军后,汪荣华先是被分配到十二师政治部宣传部妇先队工作,后又调往英山区少共妇女部工作。1932年,蒋介石对鄂豫皖进行第四次“围剿”。反“围剿”失败后,汪荣华才撤离英山县转入十一师从事医务工作。1934年,又调任省委少共妇女部当巡视员。第二年春天,又调任省苏维埃邮政局副局长。
  1935年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刘伯承与汪荣华就是在会师中相识的。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党中央派中央代表团慰问广大指战员。一大早,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部队的战士就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街头,欢迎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一位戴着眼镜、富有军人气质的人引起了汪荣华的注意,她急忙问站在身边的陈明义同志说:“那个戴眼镜的人是谁呀?”陈明义告诉她:“他是刘伯承总参谋长。”从此,刘伯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汪荣华调到了总参谋部四局工作,与刘伯承在一起的机会多了。这段时间,他们在一起加深了相互了解。
  刘伯承常常在繁忙的军务之后,教汪荣华学政治、学文化,给她讲历史,在行军过程中鼓励她前进。虽然当时刘伯承正遭受张国焘的迫害,但他对革命仍然充满了信心。刘伯承的诚实朴素、平易近人、办事严谨、知识渊博以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使汪荣华更加敬重他,并由此产生了感情。
  一天晚上部队宿营后,刘伯承处理完公事,就磨了一盘墨,提起气,工工整整写起蝇头小楷来。他一连写了好几篇,叠起来、装在信封里,让通讯员当面交给汪荣华。汪荣华看过信后,又是激动,又是害羞。与刘伯承相识后,她的确钦佩刘伯承的才华学识和高尚品德,在万里征途中,能有这么一位知己,她从心里欢喜。然而,她也有些顾虑,自己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只读了一年私塾,两年洋学堂,十四岁就当了红军。参加红军后,经过实际工作和斗争和锻炼,虽然有所提高,但比起刘伯承来,不论资历和学识都相差很远,和他结成伴侣合适吗?因此,他俩第一次相约在河边散步时,她把心里话掏了出来。刘伯承听了以后,爽朗地笑着说:“这有啥子关系嘛!我家也是贫穷农民,祖父还当过吹鼓手。为此,我考秀才被县官赶出了考场。正因为我们穷,活不下去,才起来革命,才走到一起来了。只要我们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就能结成革命伴侣,永远战斗在一起,白头到老!至于文化知识水平低一点,可以学习嘛。你自己努力,我尽力帮助你。”
  听了这样推心置腹的话,汪荣华心头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了。
  从河边散步回来时,汪荣华对刘伯承关切地说:“你眼睛不好,给我写信还用毛笔写那么工整的小楷,多费眼睛呀!”
  刘伯承诚恳地说:“生平第一次写这样的信,当然要认真啰!”
  汪荣华不仅在生活上关怀体贴刘伯承,而且在刘伯承遭受政治上的打击时,也勇敢地和他站在一起,真心实意地支持他、鼓舞他。
  1936年中秋前后,全军沉浸在三大主力军即将会师的喜悦之中,在曲子镇这个靠近清沅河的甘南小镇上,刘伯承和汪荣华结成了终生伴侣,婚礼极为简朴,没有鲜花和丰盛的洒宴,没有崭新的被褥,更没有红烛新房,但他们即感到是那样的幸福。他俩的爱情,就像天上皎洁的月亮,穿过长征路上万里风云,闪射出耀眼的光芒。
  婚后不到一周,刘伯承接到党中央的指示与汪荣华一起前往保安接受新的任务。
  拂晓,正当他们沿山沟向保安疾进时,突然,一架敌机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接着一声轰响,炸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顿时浓烟滚滚,弹片横飞,当汪荣华极力从硝烟中抬起头来时,她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刘伯承倒在地上,身边流着一摊血。她心里一紧:“伯承负伤了。”她赶忙跑过去,拨开刘伯承和警卫员身上的黄土,含泪为他们包扎伤口。刘伯承擦着镜片上的尘土安慰她说:“不要紧,打仗挂彩,乃兵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